第八章血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作者:餘雲飛金戈、鐵馬、狂劍、怒刀。
浩然的天地間,剩下的,似乎只有無窮的戰意。
但無窮的戰意,又是否能夠扭轉殘酷的現實呢?似乎,是做不到的。看著同僚的部隊,被昔的戰友那厚實的雙手,一點一滴地磨碎,阿洛斯托爾開始後悔了。
時間,回到三個小時前,那剛好是殺手鎮被毀後的第五天清晨。
無論是希曼人還是謝爾斯達人,都沒有想到,看似浩浩蕩蕩的大軍團,昨天傍晚剛完成了勝利會師,今天早上就來可怕的潰滅。他們更沒有想到,杰特竟會用這麼冒險、這麼瘋狂的戰術,擊敗了他們。
然而,杰特做到了。
五天前的晚上,在得知成功毀滅殺手鎮、而且沒有留下痕跡之後,杰特開始致力於準備對希曼、謝爾斯達聯軍的備戰。畢竟,卡奧羅和希亞洛兩人的明爭暗鬥,對於此刻的杰特來說,已經告一段落。反正,現在他們兩幫人,都會以為是對方消滅了自己的部隊。
大概,在希亞洛看來,是他的部下在毀滅殺手鎮後,被龐勒斯的餘部反殲了。而卡奧羅則認為,是希亞洛暗伏的奇兵殲滅了他整支殺手隊。所以,雙方都低調地掩飾著自己的失敗。
同時,雙方都把關注的目光,放在了杰特和兩國聯軍的會戰上。只不過,對於希亞洛來說,杰特勝,會平添他手上的勝利籌碼。對卡奧羅來說,杰特勝,意味著他要兵行險著,單獨發動叛亂了。然而,雙方都在期待著在這場戰役中,出現有利己方的戰果。所以,他們都在等。
這邊,杰特同樣負擔沉重,如果他不擊敗兩國聯軍,那麼王位爭奪戰的發展將會完全超出他的預計。所以,戰略戰術的制定,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雖然,杰特此刻手上掌握著七個軍團,四十八萬大軍,但即使如此,要用這些良莠不齊的部隊,去打敗兩國聯軍,依然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
瑞普曾經提議,在兩國聯軍會師之前,盡全力攻打其中一國部隊,但這個提案,被杰特否決了。很簡單,各個擊破,自己想得到,敵人更想得到。他們本來就預算,其中首先受襲的一國採取穩守策略,然後另一國繞到利卡納軍背後,發動兩面夾擊的。
所以,杰特最終決定,在兩國會合的時候發動總攻。總將領原來也不理解的,不過在杰特的耐心解釋下,終於明瞭到是怎麼一回事:希曼、謝爾斯達,暫且不管他們是否齊心,光是兩軍不配合,就足以致命了。兩國,一個在北、一個在南,中間隔了個土之王國,本不存在軍事演習、增加兩軍配合度的可能。
也是這個原因,兩國軍隊即使會師,也必定不敢把營地紮在一塊。畢竟,誰都害怕對方突然從背後捅刀子。即使沒有刀子,一旦對方受到襲擊,己方也不想對方的混亂,就這樣波及到己方的營地。總之,他們的聯動,一定有問題。
因此,杰特得出結論:兩國軍隊會師,彼此的營地起碼相隔一公里。
結果最終定案是:由瑞普帶領以年輕人為主力的新軍,用五個軍團的兵力,在兩國會師的第二天清晨,對謝爾斯達軍發動總攻。而杰特和哥亞魯軍團,則負責頂住希曼的反襲。
沒有人問,杰特和哥亞魯能否頂住希曼鐵騎的狂攻,因為,在萊卡一役中,他們已充分證明了他們的實力。
於是,在四天後的清晨,戰役,打響了。
初生牛犢不怕虎,這句話,從來都沒錯。而杰特利用的,就是這一點。他就是要讓這些愛國心強烈、從未見過戰爭殘酷的年輕人,在拋棄理智的情況下,沖垮遠涉而來,跟利卡納戰甚少的謝爾斯達人。
並不需要耐,也不需要戰術,有的,只是單純的、半狂亂的衝鋒。在國家榮譽、騎士勳章、金錢等一系列的誘惑底下,這些臨時編成的部隊,發揮了水準之上的破壞力。
一個年輕人,冒著謝爾斯達人的箭雨,衝到了木柵欄前面。但他並不像正常打仗那樣,想辦法穿過去,或者集合其他同伴,一起用器具撞倒柵欄,他非常瘋狂地用手中的劍,不斷猛砍在及大腿的柵欄上。
雖然效果並不好,可是他那歇斯底里的氣氛立刻染給周圍的同伴,於是便引發了一場瘋狂的亂攻。
然而,在半狂亂的利卡納軍無秩序但高密度的衝撞、亂砍之下,謝爾斯達的柵欄出現了斷裂現象。對兩軍而言,在攻城道具還沒到達之前,就出現防禦網破壞,這都是意想不到的事情。而那些年輕人又繼續意氣用事地瘋狂突進,對已經損壞的部分柵欄繼續予以重擊,擴大了破。
結果,開戰不到十五分鐘,戰火就燒進了謝爾斯達的中營。
放火、砍殺、破壞,血與火的亂,以超乎尋常的速度,迅速波及到整個謝爾斯達營區。在兵力上,進攻方的利卡納有五個軍團,而謝爾斯達頂多有三個軍團。利卡納軍本來就人多。但更妙的是,謝爾斯達的真正主力是魔法師而不是步兵,結果魔法師的威力,在這場意料之外的戰鬥中,完全得不到施展。少數飛上天空,企圖放閃電魔法的法師,也被人像野鴨似的了下來。
最終,出現了一面倒的現象:謝爾斯達軍,在開戰不到半個小時,開始潰敗了。
另一方面,看到利卡納只用兩個軍團擋在自己的面前,阿洛斯托爾沉了。
兩個軍團,十五萬人,用馬車突進到兩國軍營之間的空地佈防。怎麼說,要守住這長四公里,寬500米的防區,這點人,也太單薄了點。
但阿洛斯托爾卻從這單薄但嚴謹連綿的陣勢中,看出了端倪。
這陣勢、這佈置、這種聯動的結構…難道指揮的人是——尼亞哥夫!心中的驚歎,宛如巨石墮湖。他那原本平靜的心湖上,頓時掀起了滔天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