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心中狂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化做白汽升騰…葛老漢強了幾口氣,死死抱住早已嚇暈氣弱的小孫子,顫抖著雙手,老淚縱橫。
兒子,兒媳婦抱頭痛哭,如瘋如狂。火如雹般不斷的散落在方圓數千裡,火光沖天,頓成真正的人間煉獄。
葛老漢猶自望天喃語“我無罪啊,我無罪啊,平兒,平兒,別怕,別怕…爺爺在這兒,爺爺在這兒…”雙眼早被強光烈焰熾的失明。巨大的火球猛撞下來,大地劇震!神州震動!
“轟!
…
”天地巨響,猶如萬雷齊炸。其間卻隱隱傳來一聲嘶啞悽怨的沖天呼號,響徹天地人間!
“天道不公啊!”整個黑水鎮傾刻間化為烏有,方圓百里人獸俱滅,山崩地裂,河水暴漲沸騰,林木成灰,天地被無邊無際的大火噬。
武川,撫冥兩鎮同時房舍倒塌無數,處處火海,死傷不計其數,難民盈野,四散逃命。巨大的撞擊使整個神州都劇烈震顫起來。…祖沖之望著桌上受震動而墜落地上的蠟燭,燭火頓滅,屋中陷入一片黑暗。天劫已生,蒼生蒙難。心中忽念起寶誌大師來,不知大師是否能避過此天劫。
自己早在半年前就上報朝廷,預測有此天劫,可當時戰火如茶,戰事吃緊,況且如此驚人之語,又有誰信。又事關北魏之地,更是漠不關心,幸災樂社禍。…太武帝的美夢被巨震驚醒了,整個昭和宮,整個皇宮,整個皇城都被驚醒了,譁亂大起。一個五十多的老太監匆匆跑來,高呼萬歲。太武帝驚問何故。秋太監急道:“萬歲,請速離此地,以防殿宇垮塌。”太武帝久經風雨,驚而不亂,急行出殿,外面已經亂開了鍋,宮妃,太監,宮女人人驚慌答措,更有的嗚泣哭,彷彿未一般。
“住聲!就地站好,違令者斬!”太武帝大喝一聲,傳遍全宮,整個皇宮立時安靜下來。太武帝坐在椅上,等候知事來報。不多時,一名知事進來回報。
“吾皇萬歲。適才戍時三刻,先是從北方傳來悶響,接著皇城震動,現餘震未消。又有北城守衛來報,北際隱透紅光,疑為是大火所致。具體原因不明。皇城民眾驚恐混亂,百官齊聚殿外,恭聖安。”這時,太子拓跋晃及各宗親外戚趕來,見太武帝面沉重,都不敢豁然說話,站在一旁。
“升殿。”太武帝陰沉沉的坐在太武殿之上,看著底下班列默立的王公,大臣們。心中怒氣大盛。正值自己最輝煌的時候,卻捱了一悶,還不知是誰打的。
忽見群臣中有一位竟雙腳直打哆嗦,汗如雨下,仔細一看,正是太常監主理天時,星曆的太史令田維,心中一動,沉喝道:“田維!”田維渾身一抖,強自鎮定的跑伏出來,口呼:“萬歲。”
“田維,你主理天時,星曆,你對此事有何意見啊?”田維面如土,顫聲道:“萬歲,臣…臣懷疑這,這是天災。”
“天災?!”一時間太武帝及眾大臣俱都驚疑不定,接頭耳低聲議論。
“你有何論判?”田維暗一咬牙,道:“臣自半年前發現星宇間有一星,其大如鬥,芒烈而尾長,觀測後疑其會衝撞神州。當時就曾上報過朝廷。直至七前,才斷定此星會在近撞擊墜落。
據我及屬下夜測算,此星應落在大漠極北,不會對我國造成危害,且吾皇凱旋,更怕是驚怒萬歲,遂未上奏萬歲。”群臣心中俱是驚疑,這田維也太蠢了,此等大事,知而不報也就罷了,如何在這等緊要關頭自尋死路。其中更有一人暗中大罵田維,正是其頂頭上司中書令,太常仲尼道盛。
如此一來,自己必受牽連,可能還會害了大批人的身家命。平素自己待他不薄,何故害人害已,為官多年,這點道理都不懂嗎?莫非?
…
轉頭朝自己最大的政敵宗愛望去,只見宗愛臉上一副得意的神態,冰冷陰沉的目光如毒蛇一般盯著他,傳出一種嘲的意味,而後殺機一閃。仲尼道盛立時透身冰涼,猜到自己落入了他早已預備好的圈套陰謀,恐怕他還有後續的陰毒計劃。
自己安危事小,就怕牽涉到太子。看來自己與太子都低估了他。被他先發制人…太武帝面如寒冰,喝道:“大膽!知機不報,貽誤大事,來人,將田維拿下,推出去斬了。
抄沒全家,所有牽連之人,一個不留,殺!”登時有武士虎狼般撲上去,拖起田維。田維嚇的癱瘓在地,面青白,出奇的沒有出聲求饒。不多時,有武士捧了田維的血淋淋的頭上來。群臣噤不能言,知道又一場牽連甚廣的政治屠殺開始了。
其實也有人想到,也許另有原故,並非所謂的天災,事情還未有確論,但太武帝正在氣頭上,若不找人洩憤才怪。
只怨田維自尋死路,自己可不能犯傻。太武帝又命南督拓跋重率軍行抄殺田維親族之旨。並傳旨立時施行宵,凡聚眾過十即視為謀反,即時格殺勿論。
太武帝回宮後,餘怒尤熾,正在對一新進宋朝美女大施,折磨的美女痛苦不堪。秋太監忽在外面輕呼‘萬歲’。
太武帝鬆開緊抓著美女椒的手,白暫粉的峰上已經滿是青黑指痕。
“什麼事?”太武帝不耐地道。
“萬歲,侍中宗愛大人求見。”聽見是宗愛,太武帝原本陰雲密佈的臉上浮起了一絲笑容。宗愛面陰森,行步帶風,參見太武帝。
“宗卿,有何事啊?”太武帝有些睏倦,鬧了一晚,若非是宗愛,早就被趕走了“聖上,臣有一要事,關係重大,所以臣冒死亦要現在就稟報聖上,請聖上明斷。”
“喔?”太武帝雙目芒一閃,沉聲道:“宗愛卿何罪,朕素知卿忠心,你放心講吧。”宗愛前行一步,復拜下道:“聖上,臣前獲得一密報,知有人慾對聖上不利。”太武帝震怒道:“是誰!”宗愛道:“臣懷疑是西臺大人仲尼道盛。”太武帝心裡一驚,沉下臉道:“仲尼道盛?!你有何憑據。”誰都知道仲尼道盛是太子晃的老師和智囊,說他謀反,自是暗指太子晃了,此事非同小可。雖說古往今來,為爭皇權,子殺父,父殺子,兄弟相殘,並無稀奇,也屢見不鮮。
自己在位三十年,太子晃也年近三十,有篡位之心也是正常,但太武帝終不敢相信以太子晃軟弱的個真的膽敢弒父。
若真有此事,也定是有人在後撐壯膽,而這個人必定是仲尼道盛無疑。太武帝心生殺機,但仍要慎重。
畢竟仲尼道盛在朝黨羽眾多,且屬兩朝元老派,得到部族長老們的支持,沒有確鑿證據,自己也不能冒然殺了他,更何況牽涉到皇位的繼承,真殺了仲尼道盛,就意味著免去了太子晃繼承皇位的優先權。
宗愛對太武帝的心思甚是瞭解,從表情上已經看出他動了殺機。關鍵問題還是在太子身上,但只要拿出王牌,定可趁此良機,一舉除此政敵,徹底打倒太子,當下道:“前,臣見一人,此人是仲尼道盛的金蘭兄弟,名叫高賓。高賓目前在太子宮充任中庶子一職。
他家世代都對大魏吾皇忠心耿耿,在得知賊謀,竟是對皇上不軌,就冒死至我處告與我知,並獻上此冊,此冊是仲尼道盛賄賂百官的詳細記錄。
還有仲尼道盛與一些王公將領的往來書信。其中包括武周都督石風,左雲都督馮開,任城王拓跋真,定州刺史何裡,洛陽太守張覽,略陽王拓跋羯兒,高陽王拓跋那,等等近百人。
另外還有其密佈各地的黨羽名單…高賓更受命親自與東督拓跋烈密談兩次,一次是在將軍府,仲尼道盛送一美妾給拓跋烈,第二次是在翠釵樓,轉送了太子殿下的一件禮物…一顆‘元龍珠’…”太武帝越聽越怒,當下信了九分,忽聽到‘元龍珠’,更是怒不可遏,氣血衝冠,原來,這顆‘元龍珠’大有來歷。先皇拓跋嗣在位時,據傳西北邊地生有一上古異獸元龍。元龍有珠,天下至寶。先皇攜族中高手近百人去尋。當時拓跋燾也隨行歷煉,不想元龍兇猛無比,所去之人幾乎死絕,若非親衛拼死護住先皇,先皇必死無疑。
在最後關頭,拓跋燾死裡奪生,如拓跋車一樣悟出揮斥六極,一舉冰封元龍,才令餘人奮力擊殺取得‘元龍珠’。
最後只餘九人回來,除先皇及拓跋燾外,就是現在的護國三老,和疋,薛提,蘭廷。還有‘天子四聖’。‘見聖’潘見。‘聞聖’蘇聞(拔略力氏)。
‘識聖’於識(勿忸於什氏)。‘智聖’梁智(拔烈蘭沐氏)。先皇因此役重傷,回國後不久即病故。拓跋燾憑藉新練成的揮斥六極及眾部酋之助,登位稱帝。
這段舊事,除當九人外,其它人本不可能知道。護國三老,天子四聖絕不可能外洩,所以‘元龍珠’是北魏皇族的絕密之一。
若非拓跋燾年前密傳太子晃,令他頑劣之資亦可藉助‘元龍珠’修成揮斥五極,可能太子晃也不會知道宮裡有此重寶,尤其這‘元龍珠’還關係到另一個對大魏極為重要的機密,是萬能不可失的。
不想太子晃為攏重臣,竟私將此寶密贈出去,實在罪不可恕。太武帝終於下定決心,沉聲道:“高賓現在何處?”
“高賓臣已經帶來了。是否傳他進來?”宗愛見終於說動太武帝,心中大喜,卻沒有出一絲異象。太武帝沉思一下,狠下心道:“不用了。”
“秋總管,傳羽林中郎將拓跋暉。”回過頭來,對宗愛道:“愛卿辛苦了。
將密冊留下,你先回去吧,那個高賓就給你了,萬勿有失。”宗愛高呼萬歲,心中狂喜,志得意滿的退去。太武帝細閱所謂密冊,裡面果然涉及眾多,行賄甚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