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百零七章番外十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媽子見他鬆動,又緩言勸道:“媽媽這就讓人去做丸子好不好?老爺去了京郊的兵營,只怕要天黑才回得來呢。咱們先下來吃飯啊?”這位媽子此時急得不行,汗溼衣背。這小祖宗早上就沒吃幾口,在外玩了這大半天才回府,如今早過了午飯時間了。

這小祖宗犯起倔來,還真是非老爺出手不可。可老爺這一時半會的哪裡會回來。

而樹上掛著的男童聽了媽這一句話,一張小嘴頓時就癟了起來,哭喪著臉問道:“鄭媽媽,爹爹真的要天黑才回來嗎?”見鄭媽媽連連點頭,眼淚都快飈出來了。

眼睛轉了轉,又慘兮兮地問道:“那姐姐和哥哥呢?”那鄭媽媽見他願意說話,很是高興,忙回道:“小少爺忘了嗎,大小姐隨著兩位舅去城外的寶相寺去了,也要天黑才回來呢。大少爺在書院,只怕也沒那麼快回來。小少爺,我們先下來好不好?一會夫人要是來了,怕是小少爺要挨罰啊。”本來聽到家中無人救他的時候,正有些鬆動,想著要不要下來,肚子實在太餓啊。可又聽到夫人二字,小童又抱死了枝條。

“不下去!下去娘要打我股!我就要在樹上等爹爹回來!”鄭媽媽一聽,差點就跪下了。

一群人見勸不動小祖宗,又見勸不來夫人,無奈何,只好陪在樹底下當雕像。

天熱啊。

一群人在樹下無計可施。

而正房裡的喬明瑾聽得下人來回稟,卻是絲毫沒有心軟。

這孩子不給他一點苦頭吃,怕是不會長記

喬明瑾想到頑劣的小兒,頭又疼了起來。

一晃十年就過去了。想起前事,好像她不過才從益州出發來京…這一進京尋夫,就在京裡紮下來…

轉眼十年就過去了。

這十年裡,她為嶽仲堯生了兩個兒子。

大兒子嶽青瑛,今年九歲了。一生下來,這被嶽仲堯視為掌中珠。

喬明瑾還記得她生瑛兒時,嶽仲堯不顧下人的阻攔,硬是要闖進產房來陪她,定要看著孩子出生。最後還是喬明瑾把他勸了出去。

瑛兒還在她肚子裡時。嶽仲堯就在琢磨孩子的名字了。

嶽仲堯沒念過幾年書,肚子裡墨水有限,可他又非要自己取一個響亮的好名字。一有空瑕,便夜琢磨。

當初琬兒生下來時他不在家,青琬的名字還是喬父給取的。他既又有些耿耿於懷。這個兒子他可是盼了多年,好不容易等來,他可不願假他人之手。

連喬明瑾都不讓過問。

喬明瑾每每看到他咬著筆桿子在書案前擰眉沉思時,就覺得好笑。

每每要湊過去看他又劃拉了什麼好名字時,嶽仲堯總是在她來之前就趴到桌上捂住案上的宣紙,一臉通紅。死活不讓她看。

嫌自己的字寫得太難看。怕喬明瑾看了笑話。

其實自他進京以後,有閒暇時,他都在看一些書,認一些字。有空也會練練字。那些兵書也不再需要喬明瑾幫他解釋了。字也寫得越來越好看。起碼跟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兵營裡的同僚比起來有文化得多了。

如此便一直到了瑛兒生下來那天。

喬明瑾被送入產房後,他就在產房門外團團轉。事實上從喬明瑾產前幾天他就專門請了假在家裡陪著了。鬧得兵營裡一堆人笑話他。

那天他陪著喬明瑾在門外吃苦,到最後咬破了自己的手掌都不知道…待孩子生下來。便一臉歡喜的從穩婆手裡接過孩子,抱在懷裡,小心翼翼的,誰也不讓碰。

就喜滋滋地抱著,兀自笑得跟個傻子一樣,鬧得下人們偷偷笑話了好久。

最後這個兒子被他定了名字叫青瑛。

瑛兒生下來之後,因為喬明瑾要自己餵養孩子,嶽仲堯便與喬明瑾同吃同睡,在喬明瑾坐月子時也沒有分房另睡。

那時候孩子夜裡要起來吃,有時候喬明瑾困得實在起不來,就都是他起來抱了孩子放到喬明瑾的懷裡喂的。

待喂好了,又給孩子把屎把,有時候孩子吃飽了不睡,他還陪著兒子一起樂呵。兒子睡了,還一個晚上盯著兒子傻樂。對瑛兒實在疼愛。

如今瑛兒九歲了,嶽仲堯因為自己小時候家裡窮沒能上學堂,一直引以為憾。瑛兒才四歲就請了先生來家裡啟蒙了。教了兩年,又給孩子擇了書院,送瑛兒去了書院。

喬明瑾覺得孩子太小,要晚幾年才送去書院,他都沒同意。說兒子沒一個文采斐然的老爹,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喬明瑾最後也就隨了他。

瑛兒那孩子倒也明白父親對他的期望,很是懂事聽話,讀書也刻苦,也很能下功夫在功課上。書院的先生們也經常誇讚他。

嶽仲堯每每喜不自,跑到同僚中吹噓,引得一條街同住的武將家的孩子也棄武從文了起來。

嶽仲堯想著他一個人在京城打拼,也沒個姓岳的兄弟相幫,鑑於此,每晚苦苦造人…巴不得喬明瑾給他生十個八個兒子出來,以後好相扶相持,互為臂膀。

在瑛兒三歲時,喬明瑾生下了第二個兒子,後來起名“青琤。

嶽仲堯對這個小兒子同樣愛若掌珠。生下來時抱在懷裡不撒手。恨不得與小兒同吃同睡。

只是喬明瑾生下琤兒時,水不夠。而琤兒又太能吃,比他哥哥能吃得多了,而且才吃了不到一個時辰,又哇哇哭著要吃的。

當時喬明瑾吃了不少下的東西,嶽仲堯也親自跑到安郡王府,拜託郡王妃在太醫進府時幫忙問一問下的法子,不顧王府一眾人取笑他,愣是抄了滿滿一大篇下良策回來,讓下人給自個娘子好燉了吃。

可喬明瑾吃了許多,還是水不足。後來沒辦法,她只好停了,請了一位媽子專門給琤兒餵

嶽仲堯見她閒下來了,又是下苦心造人。只是這十年來,她也就得了瑛兒和琤兒兩個孩子。

不知是兒子太過稀少,還是嶽仲堯對孩子太過稀罕,待兩個兒子如珠似寶。

瑛兒還穩重些,琤兒卻活潑好動。從小就喜歡跟在他爹股後面看他耍。嶽仲堯覺得小兒像他,越發喜歡,縱慣著這小兒子。

琤兒時常騎在他肩上當馬騎,而嶽仲堯也絲毫不顧下人們詫異的目光,父子倆在一起樂呵得很。

別人家是慈母嚴父,而在他們家,卻完全相反。喬明瑾為了不讓兩個兒子被嶽仲堯養歪,只好扮起了嚴母的角

兩個兒子經常能和父親玩鬧在一起,撒嬌要這要那,但在喬明瑾面前,卻乖乖順順的像只綿羊。

而這小兒子此時還未上書院,還是請的先生在家裡教學,他很是羨慕哥哥能出府。便仗著父親寵愛,時常偷偷跑到外面去玩。

他們家住的這條街,一條街住的都是武將的府第。那武將家的孩子又不像文官家的孩子那樣拘得緊,於是時常能看到一條街上,一群孩子呼嘯著在一起玩鬧。

那嶽仲堯疼孩子,別人家可能給孩子玩的都只是一些木頭劍木頭槍這些,而他見小兒喜歡耍拳腳,高興不已。從小兒才會走路的時候,就親自到兵器鋪子給小兒訂做了一整套小一號的真刀真槍。

惹得小兒越發得意。時常拿到巷子裡顯擺,也越來越多的孩子喜歡跟他玩在一起。

這玩得多了,便總會有衝突,這不,今兒便又闖禍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