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八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劉家也回送了好些東西過來,吃食點心、乾貨油米、布料尺頭等等。
喬明瑾自謝過一番,也收了下來。又在雲錦往雲家村去的時候,收拾了半車讓他捎回孃家去…
天氣越來越熱,晝長夜短。
傍晚吃過飯,何氏、夏氏、秀姐、蘇氏等人也經常會帶著一把大蒲扇相約到喬明瑾家裡納涼聊天。
喬明瑾再是懶怠出門,通過她們也對村裡的大事小事瞭解了不少。
聽說那呂氏的小兒媳馬氏,肚子已是老大了。
那馬氏家裡又沒什麼遭心事,相公愛敬,婆母疼寵,妯娌和氣,養得她珠圓玉潤。聽說懷相很好,鄉下有經驗的穩婆都說這胎必是男胎。喜得她在家吃好喝好的,被全家人供著。
喬明瑾聽說後,也讓秀姐領著明琦和琬兒帶了一些吃喝的去看過她。
兩個孩子又拿回了好些菜蔬及地裡的一些花生等物。
那花生是才從地裡摘下來的。
莊戶人家的孩子沒別個零食,偶爾有父母心疼孩子的,也會煮一兩次花生給孩子解饞。但這東西都是要曬乾了等著賣錢的,哪家又願意給孩子們多煮?
也只喬明瑾看明琦和琬兒愛吃,索掏錢跟呂氏他們家買了好些,
煮了給兩個孩子吃。
作坊那邊也送去不少。
就是周宴卿也是愛聽的,每回過來都吃進去不少。那石頭和那個姓周的車伕更是吃了不少。回回還連吃帶拿的。
就是雲錦往城裡去的時候,喬明瑾也讓他給明珏和明珩捎去不少。
每晚納涼的時候,喬明瑾便和秀姐等人邊吃著炒貨、水煮花生,邊聽她們說一些八卦。
岳家的事喬明瑾雖不想聽,也免不了聽了幾耳朵。
在她還在喬家的時候,嶽小滿對她還算帶著善意。對於她的婚事,喬明瑾也願意瞭解一番。
聽說吳氏自嶽仲堯給了她三個人選後,她就各種不滿意。
非要自己尋一個更好的。又非要找城裡的女婿,又是要高門大戶的又是要對方有錢有糧,有房有地的殷實人家。
她眼光高,等閒人家她哪裡看得上眼?
那城裡殷實的人家又哪裡瞧得上一個莊戶人家的柴火妞?
雖然喬明瑾覺得嶽小滿長得並不差,這些年又被吳氏嬌養得面白膚,十指蔥蔥的。只是像嶽小滿這樣的反而更不好找了些。
不說吳氏那邊,就說岳小滿自己。
那鄉下的有田有地的人家,也不願意找一個充大家閨秀養的女人回家供著。而那城裡的人家又瞧不上她的身份。
不是說你在家裡嬌養著,你就能脫了那層皮,變成大戶人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了。
不說持家,就說出門應酬際,人情往來,哪樣就不簡單了。這年頭說親最重門第。
不說說親的對象如何,就說你孃家是不是好的?你爹媽兄嫂又是不是勢力眼難纏的?有沒有一群窮親戚?以後會不會經常上門來打秋風?會不會讓女婿幫著解決各種麻煩事?
這年頭,娶個親,人家巴不得把祖上八代都扒一遍,哪裡就輕易許兩姓之好?
只吳氏看不清。
以為女人就要高嫁,定要給女兒找個殷實的最好是使奴喚婢的人家。
半個月時間一到,吳氏的這番奔波自然是毫無結果。
媒婆是看了不少,年輕人也見過不少。只是一是她條件高,二是她為人吝嗇勢力,媒婆上門也不願打賞幾個酒錢,人家要順兩粒果子炒貨,她還能追著人家幾里破口大罵。
哪個媒婆會好心好意的幫她找那好的人家?
人家不落井下石就算不錯了。
莊戶人家都說寧得罪小人,不可得罪媒婆。那媒婆豈是好得罪的?
那兩片嘴一張一合,四處給你說叨一遍,你家裡的兒子女兒也別崩想嫁人了。連帶嫁出去的女兒都落不著好。說親的時候,再給你隱瞞一些事實,你就等著哭吧。
只是誰人都懂的道理,只吳氏覺得她兒子還是衙門裡當過差的,雖然現在不在那裡了,但她有個兒子曾在縣太爺手底下做過事,她便覺得她在村裡還是頭一份的。
挑的那叫一個細緻,苛刻。
城裡媒婆不踩她,鄰近媒婆她又得罪了不少。那媒婆手裡哪怕有合適的人選這會也不願拿出來了。反正拿出來她吳氏也是瞧不上眼的,憑白讓人窺了先機,也怕被別個媒婆知道了搶去。
如此這般半個月後,吳氏哪裡能給嶽小滿找一個合適的人選?
吳氏在家裡鬧了一番,老嶽頭也由著她。如此又讓她找了半個月。還是無果。
最後聽說岳小滿自己定下了原先嶽仲堯的那個同僚,現在還在衙門裡當值的捕快。
那人姓顧,年輕也輕,只比嶽小滿大兩歲。有兄姐,但都各自嫁人娶了。父母在鄉下跟老大過,幾個兄弟也各自分了家。這姓顧的自己在城裡住著,偶爾回家一次。
雖然沒基沒業的,但在城裡賃一處房舍,養活嶽小滿還是不成問題的。
這些年嶽小滿跟著喬明瑾也學了不少刺繡的活計,哪怕不出門在家裡接些繡活做也能得幾個錢貼補家裡。
再說那姓顧的家裡分了家,他還是得了幾畝地的,給父母兄長幫著種,自也有他一份吃喝。
子並不難過。
以後子也就越過越好了。(未完待續。。)ps:後面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