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章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就該出師北伐!”

“該舉哀發喪!”

“該起用賢能!”好幾個聲音搶著回答。

“不對!”有人忽然大聲反駁。大家回頭看去,發現原來是黃宗羲,也許因為初來乍到,對留都的情形還不太瞭解,所以這一陣子,他只是靜靜地坐著,沒有嘴;不過,此刻卻分明地動起來。

“不對!”他吵架似地重複說“新君即位之後,第一等要務,乃在於痛下決斷,力矯先朝積弊,博採良謨,頒行新政,以紓民困,固國本,如此,方能言圖存,方可言中興!”陳貞慧的目光閃亮了一下,讚許地點點頭:“正是如此!惟是先朝之弊,積重已深,非以絕大之毅力心智,不能有濟。如今雖有史、高、張、姜諸公,合力把持於上,恐猶未足當陳規腐說之扦格,須得我仁人君子,各展長才,群策群力,庶幾能收撥亂反正之效。所以,時至今,我輩若仍謹守既往,以主持清議為務,已不足以言應變,不足以言建功,必須更進一層,直預其事,方不致錯失良機,空負此一腔忠貞熱血!”復社歷來的行動方式是主持清議,量裁人物,除此之外,大家還從未想到過有別的干政辦法。所以忽然聽陳貞慧說還要“更進一層”大家都不瞪大了眼睛,隨即又你看我,我看你,現出惑的樣子。

“只是,以我輩一介布衣,又何從直預其事?”有人遲遲疑疑地冒出一句。

“唔,兄且聽弟說!”陳貞慧做了一個有力的手勢,不由自主興奮起來。他深深了一口氣,打算說出自己的計劃。然而,就在這時,一直沉默地坐在角落裡的顧杲,忽然站起身,拱一拱手說:“列位社兄且坐,小弟告退了!”說完,也不待大家答應,他就轉過身,頭也不回地向門外走去。

陳貞慧錯愕了一下,連忙追問:“哎,子方兄,你要上哪兒去?”顧呆卻不回答,轉眼間已經走出門外。陳貞慧急了,匆匆站起身,三步並作兩步地追了出去,跟著追出去的還有黃宗羲和梅朗中。

“子方、子方,別走啊!你這是做什麼?”他們朝顧杲的背影一齊叫喚。

顧杲站住了。他回過頭來,陰鬱而冰冷地望著朋友,嘴翕動了一下,彷彿想說什麼,但終於仍舊轉過頭,邁開大步,很快消失在通向書坊鋪面的那扇門內。

陳貞慧同黃、梅二人換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眼,拿不準是否要追他回來。黃宗羲因為同顧杲一向頂要好,自告奮勇地說:“我去!”隨即,他就三步並作兩步,匆匆跟了出去。

陳貞慧無可奈何地目送著,正打算同梅朗中返回西廂,忽然,傳來了一個興沖沖的聲音:“啊哈,小弟只道是誰,原來是二位社兄在此,幸會,幸會!”隨著話音,走過來一位衣飾考究的紳士。當那張胖胖的、長著一雙小眼睛的圓盤臉映人眼簾時,陳貞慧不由得一怔,認出那人原來是馬士英的妹夫——罷職知縣楊文驄。

本來,論親戚關係,楊文驄無疑屬於馬士英、阮大鋮一派。但由於他為人隨和,喜好結,而且早年參加過復社,所以同陳貞慧他們也時有來往,遇到個什麼消息也每每會透個風兒。譬如去年天,駐紮在武昌的左良玉藉口缺餉,曾一度打算擁兵東下,到江南來就食,把江南的臣民鬧得很緊張。當時,阮大鋮因為記著兩年前託人說情、請求侯方域代他向復社疏通、遭到拒絕的舊恨,競乘機散佈謠言,誣衊侯方域是左良玉東下的主謀和內應,企圖加以陷害。結果,是楊文驄得到消息,通知侯方域預先做好防備,阮大鋮的陰謀才沒有得逞。所以,對於這位好好先生,就連陳貞慧也不知拿他怎麼辦才對。倒是楊文驄本人,似乎絲毫也不為自己的立場到為難;相反,覺得這種兩邊討好的做人辦法有味兒,並且打算繼續做下去。現在,他一顛一顛地奔過來,朝陳貞慧和梅朗中挨個兒作著揖,喜孜孜地說:“適才,小弟在外間,請蔡老爸給瞧瞧他新收到的幾部宋版,見黃太沖、顧子方二位社兄匆匆走出。小弟喊也沒喊住,順腳進來瞧瞧,方知二位原來也在,甚是失敬!”又問:“幾位是一道來的,還是偶遇?怎麼這等巧?”鑑於對方是那樣一個人,陳、梅二人自然不肯以實情相告,於是各自還了禮,含糊地應了一聲。

“二位社兄都是忙人,難得一見,令小弟思之若渴,今得此巧遇,何妨就借蔡老爸的靜室小坐,一抒積悃,如何?”楊文驄顯然不知西廂裡還藏著好些人,所以熱情地提出邀請。

“多楊兄盛情,只是弟等眼下尚有他事,無法久留,祈請見諒!”陳貞慧彬彬有禮地推辭著。

“真的,定生兄的貴鄉來了個人,弟是特意來尋他回去的。”梅朗中幫著扯了一個謊。

楊文驄顯然有點惋惜。他沉說:“那麼,明兒晚上,小弟在媚香樓定一席酒,請二位賞光過去,還請上子方、太沖二兄,共謀一醉,如何?”

“嗬嗬,眼下是什麼時候,小弟豈有心思買醉尋歡!”陳貞慧不以為然地搖搖頭。停了停,他又緩和地一笑“仁兄厚意,貞慧心領,就此別過,改再圖答謝!”說完,他拱一拱手,向梅朗中使個眼,轉身就走,卻不回西廂,反向鋪面那邊走去。

楊文驄接連碰了兩次釘子,卻絲毫沒有著惱。他大約只為這一次討好未能成功,到頗為惋惜。他那一雙小眼睛不停地眨巴著,目送著陳、梅二人的背影,突然瞳仁一亮,揚聲招呼說:“哎,二位社兄,請留步!”等陳、梅二人遲疑著,轉過臉來,他就趕緊上去,瞅著對方的眼睛,壓低聲音說:“嗯,二位兄臺可知道,這立桂王之事,只怕未必能成呢!”看見陳、梅二人對望了一下,沒有做聲,他又急急地補充說:“前史公和馬瑤草雖然已經定策,惟是用心縱好,只怕遠水難敵近火!”

“你、你說什麼?”陳貞慧的眼睛不由得睜大了,臉上的淡漠表情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楊文驄遲疑了一下,似乎一時拿不準主意,到底該不該說。不過,討好的願望最終還是佔了上風。他左右張望了一下,隨即做了一個手勢,把陳、梅二人引到竹樹叢旁,這才神鄭重地說:“好教兄等得知,雖然史大司馬已定策立‘桂’,駕使臣亦打點法物乘輿,不前往廣西。惟是江劉誠意、司禮監韓贊周等勳臣大踏仍力主立‘福’,決計聯絡江北四鎮共襄其事。前,阮圓海已帶著他們的書信過江,到鳳陽去見守備太監盧九德商議。結果怎樣,還不知曉呢!”這消息實在過於駭人。陳貞慧情急之下,一把扯住對方的衣袖,緊張地問:“這、這事可是真的?”楊文驄不高興了。他鼓著腮幫子說:“小弟何曾誆騙兄來!”陳貞慧自知失態。他鬆開對方的袖子,擺一擺手,表示不是這個意思,同時緊皺眉,思索起來。末了,他喃喃地問:“那麼,鳳督馬公之意如何?”楊文驄搖搖頭:“馬瑤草尚未聞知此事。徒弟得知時,他已啟程回任,離開留都了。”三“子方,子方!”黃宗羲一邊招呼著,一邊從後面趕了上來。

這當兒,顧呆已經離開了蔡益所書坊,在三山街上走出好遠一段路了。聽見朋友叫喚,他沒有回頭,也沒有停住腳步,相反,卻咬緊牙關,走得更急。這種情形引起了街上行人的注意,紛紛向他們投來疑惑的目光。

“嗨,子方!”黃宗羲終於趕上了朋友,同他並肩走著,氣吁吁地追問“你這、這是做什麼?”顧杲仍舊一言不發,只管往前走。

黃宗羲急了,一把扯住對方的衣袖:“兄到底意何往?不說明白,那就別走!”顧杲轉過長鼻子,冷冷地瞅著朋友,隨即用了一個堅決的動作,把袖子掙脫,扭頭又走。

“嘿,站下!”黃宗羲跺著腳大嚷,一張臉氣得發白“兄這樣子不成!不該如此!知道麼!”然而,顧杲彷彿沒有聽見,他緊皺著墨黑的眉,咬緊嘴,像一匹情固執的驢子,頭也不回地向前走去。

黃宗羲不知所措地愕住了。誠然,從昨天彼此見面的一刻起,他就發現顧杲的情緒消沉得異常,儘管是久別重逢,顧呆卻似乎連話都不太願意同自己說,剛才在書坊裡那大半天,對方的神情也絲毫未變。這都使黃宗羲到納悶不解。眼下,他自告奮勇前來追趕,以為憑著彼此的親密誼,至少能把朋友挽留祝誰知顧呆竟冰冷決絕到不近情理的地步,這就使黃宗羲開始到不對頭了。

“嗯,莫非他因北都之變痛憤過度,打算去走那一條路?”這個不祥的猜測一閃現,黃宗羲頓時緊張起來。本來,他很想聽聽陳貞慧那個參預改革朝政的計劃,這時也顧不得了,只慌忙邁開大步,迅速跟上去,並在一條街巷的入口處又一次趕上了朋友。

“好,兄若不願明言,弟不追問便是。”他妥協說“不過,弟也不回書坊了。

在屋子裡窩了半天,此刻就陪兄走走,散散心也好。”說完,也不管對方同意與否,他只管緊緊相跟著,一起朝巷子深處走去。

南京雖說是江南地區首屈一指的大都會,而且有六朝金粉地之稱,繁華奢侈的景況,甚至連京師也比它不上,但是真正說到熱鬧擁擠,其實也就是城裡城外那一二十處主要的大街和市集。何況偌大一座城,只住著三四十萬居民,比起別的城鎮,自然算是多得不得了,其實到底並不過於稠密。所以一旦轉入普通的街巷,整個氣氛就冷清下來。只見一幢接一幢的木板平房,沿著巷子兩側向前延伸,上面覆蓋著清一的黑瓦頂。大多數人家的門前,都圍著一道竹籬笆。裡面的居民,照例是些尋常老百姓。境況稍好的,門面照例整齊些,大都會用紅綠油漆裝飾一下;那些家境貧寒的,房子也就難免東倒西歪,顯得破敗而灰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