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百九十七章佈局科技天才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百九十七章佈局科技天才(二)“曾所長,現在單排氣冷星形發動機多數都是七缸,缸數再多,則發動機長度過大,對飛機的體積和飛行能都會有較大影響。而缸數越多,發動機的功率也就越大,要研製更大功率的發動機,現在看來只有增加發動機的缸數。”

“我想,我們能不能改變現在的單排排列方式,改單排為雙排,甚至是四排。以現在比較成的七缸發動機為例,雙排排列,汽缸數就是十四個,四排就是二十八個…”見興奮的滿臉通紅的曾貽經,拿著草圖的手都已經動得有些發抖。

為了掩飾自己匪夷所思的“天才”想法,宋哲武故作不安地說:“曾所長,是不是我的這個想法不妥?”為了演得更真一些,宋哲武用略顯侷促的語氣說:“在發動機方面,我只是略知道一些,和你這個專家比起來,我可是個門外漢,如果我的想法不妥,你儘管說。而且,我只是建議我們要把研究重點放在氣冷多排星形發動機上,並不是說要全面放棄水冷發動機,畢竟水冷發動機在重型轟炸機和運輸機上,更具優勢。”

“不,妥不是…不妥。”曾貽經動的有些語無倫次。

巴玉藻、王助、王孝豐幾人雖然不是專攻發動機的專家,可是他們的專業和發動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對發動機他們也是很瞭解的。

宋哲武的這個方案,不僅可行,而且在設計理念和原理上還絕對十分先進,如果研製成功,發動機的功率絕對會成倍地提高的,這一點他們誰都看得出來。

包括其他一些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也都和曾貽經、巴玉藻等人一樣,不僅神情動,就連看著宋哲武的眼神,也無一不出極度的驚訝和敬佩。

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就這樣被一個高級軍事指揮官從從容容地畫了出來,這不能不讓所有人到無比的震驚稍微鎮靜下來的曾貽經興奮地,用無比崇敬的目光看著宋哲武說:“司令,您的這個設計我認為不是不妥,而是絕對可行,這臺發動機如果我們試製出來,絕對會是世界上最好的,同時也是可以把功率做到最大的一款航空發動機”努力平復一下動的心情,曾貽經有些不甘心地問:“司令,您說實話,您是否攻讀過航空發動機方面的專業技術?”宋哲武早就想到他一旦拿出這個設計方案後,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這是他最怕的,也是最無奈的。雖然編瞎話他現在已經習慣了,可以說,臉不紅,心不跳,可是心裡面忐忑總還是難免的。

因此,對於曾貽經的疑問,甚至也是眾人的疑問,宋哲武很“謙虛”也很從容地做了回答。

“哪裡談得上什麼攻讀,僅僅只是涉獵而已。”宋哲武用眼角掃了一眼簫國棟說:“我在柏林時,雖然學習軍事,可是也受老父影響,深知振興國家沒有強大的實業和科技是行不通的,所以對各方面的科技知識都很興趣,各方面的書籍都要拿來,因此,各方面的知識也都略知一些皮。”

“略知一些?”曾貽經苦笑著說:“如果司令僅僅是略知皮,那我們這些人也都稱不得什麼專家了,我們都應該回學校繼續學習。”宋哲武可不想在這個時候,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他還有幾個大幅提高發動機功率和能的“獨門先進技術”既然每一次都要引起這些人的驚歎長痛不如短痛,索一起給他們。

宋哲武暗暗咬咬牙,在眾人無比崇敬的目光中,又拿過來一張紙,在上面刷刷地又寫又畫了起來。

這一次宋哲武給出了廢氣渦輪增壓器、變距螺旋槳技術、金屬鈉的冷卻排氣門技術、汽缸內噴水和甲醇的混合技術、高辛烷值燃料特等,幾項現在還沒有出現的航空發動機技術。

廢氣渦輪增壓器,可以提高高空條件下的進氣壓力,改善發動機的高空能。

這個時候最好的飛機的飛行高度,也沒有超過萬米的,幾款最先進的飛機戰鬥高度,都被限制在8000米以下。原因就是發動機在8000米以上高空中,功率會大幅降低。

而安裝了廢氣渦輪增壓器的發動機,在8000米以上的能大幅改善。

在宋哲武的記憶中,安裝了廢氣渦輪增壓器的發動機,它的最大受限高度大概在15000米,幾乎比現今的世界上各種飛機的高度提高了一倍。這樣的高度,絕對是對方夠不著的高度。

想象一下吧,如果空戰中,一方的戰鬥機眼看著對方的飛機高高的飛在自己的上空,而自己的飛機卻無法飛到同等高度去攻擊對方,對方可以隨時打了就跑,這會是怎樣一種無奈的情景。

變距螺旋槳技術可增加螺旋槳的效率和發動機的功率輸出;內充金屬鈉的冷卻排氣門解決了排氣門的過熱問題;向汽缸內噴水和甲醇的混合可在短時內增加功率三分之一;高辛烷值燃料提高了燃油的抗爆,使汽缸內燃燒前壓力由2~3個,逐步增加到5~6個,甚至8~9個,既提高了升功率,又降低了耗油率…

對於這幾項技術,宋哲武可是真的只知道個大概,如果說他僅僅知道一些皮一點都不為過。

不過,宋哲武認為,他只提出這些想法就足夠了,剩下的實驗開發是需要逐步摸索的,他相信眼前的這些專家們是絕對可以解決的。

而且,即使他很清楚這些技術,他也不敢一下子都詳詳細細地拿出來,如果他真的拿出翔實的方案,那可真的是驚世駭俗了。

宋哲武認為,有了這些先進的獨家技術,如果保密技術做得好,在二戰中期以前這一段時間,他的飛機絕對會是全世界最先進的,也就是說,他的航空發動機技術,甚至也是飛機設計製造技術,至少要領先世界十年。

宋哲武決定不給曾貽經、巴玉藻、王助等人因為驚訝而提問的機會,繼續抖出猛料。

“這次我們從德國購買回來的,容克斯博士開發的航空柴油發動機技術,想必你們都看過了。”還沒有從震驚、興奮中恢復過來的曾貽經點點頭,沒有說話。

“雖然這項技術現在還不是很成,可是這種發動機是對置活發動機構型,二衝程循環方式,壓力燃油,並使用電火花發火,結構簡潔而高效,如果能夠得到改進,一定會得到比汽油發動機更大的功率。”

“特別是柴油發動機,它不僅比汽油發動機效率高、省油,柴油作為航空發動機還有一個最明顯的優點,那就是它在中彈後,不容易在空中著火,可以極大提高我們的飛機和飛行員的生存幾率。

巴玉藻這時話說:“容克設計的這種發動機,我在1926年的柏林國際航空展上見到過,的確非常優秀,那時他展示的型號是fo3,1,200轉分時能提供830馬力的功率。只不過由於尺寸太大、太重,並不適合安在飛機上。不過,在1928年出現的改進型fo4,是被重新設計為6個更小的氣缸,在容克斯f24型全金屬單翼機上進行了試飛。之後並沒有得到大範圍應用,應該還是存在過重的問題。”

“雖然如此,可是我完全同意司令的看法,航空柴油發動機在技術能上很有發展潛力,的確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研究開發。”巴玉藻看著王助。曾貽經、王孝豐等人,用徵詢的語氣問道:“我建議,我們航空研究院在第一個五年規劃中,把飛機的研究重點放在戰鬥機、強擊機、偵察機三種機型上的同時,在發動機方面重點研製氣冷多排星形大功率發動機,儘可能的研製出多種衍生型號。同時兼顧研製水冷發動機和以容克斯航空柴油發動機技術為藍本,研製新型柴油航空發動機。你們看怎樣?”幾人紛紛興奮地表示同意。

宋哲武點點頭說:“關於全金屬結構飛機上所用的高強度合金鋼材的問題,現在鋼鐵研究所正在據我們這次從歐美購買的合金專利技術在進行研究試製。雖然拿出領先於世界的優質合金鋼暫時還不可能,可是製造普通合金鋼應該不會用很長時間,短時間就會滿足我們研製飛機的需要。”

“我們這次購買回來的三臺5000噸模鍛壓機,除了給機械裝備研究院一臺用來研究仿製,另兩臺就給你們飛機制造廠和王動的特種車輛廠。你們要很好的利用它,不僅高強度鋼材可以用它壓制,鋁合金蒙皮也可以用它壓制成型…”見目的已經基本達到,宋哲武趁著曾貽經等人還在興奮地研究著宋哲武拋出的這些先進技術的機會,宋哲武匆匆的和巴玉藻等人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