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大戰序曲劍指滿洲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巴爾虎左旗西北綿延不絕的山谷中,分散駐紮著第四路軍的十幾萬人的大軍,他們到這裡已經有一個多月了,這裡是山區,在這裡向北都是綿延的群山,不僅樹木茂密,人煙也極其稀少。可是,部隊外圍幾十裡的範圍內還是散佈著大量的便衣人員,防止蘇軍間諜滲透進來。
現在已經是11月上旬了,在淶源,這個時候樹葉都已經掉光了,可是在這裡雖然已是寒風怒號,夜裡氣溫已經是零下二十幾度,但放眼望去還是滿眼綠,這裡的山上到處都是針葉喬木,主要是蒙古櫟樹松和樟子松和低矮的偃松,他們的葉子在冬季是不拖落的。
第四路軍在一個月前就已經換上了冬裝,各個帳篷裡都升起了暖暖的火盆。因為需要保密,所以各個山谷中的部隊除了必要的早外,其它訓練一概免掉。這也使這一片掩藏著十多萬人的山區十分寧靜。
宋哲武的司令部設在一處向陽的山坳裡,幾十頂帳篷讓這個本就不大的山坳裡顯得有些擁擠。在中間一座最大的帳篷裡,四盆通紅的炭火讓帳篷裡溫暖如。宋哲武此刻正在召開軍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李文田、夢曦、張亞飛、徐放、趙鳳武、韓光、麥克,另外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高志航。
高志航雖然現在還不能算是第四路軍的人,不過宋哲武對於高志航是勢在必得,他現在就是一心把高志航當做他的空軍參謀長了,這樣做也是想把高志航早早和他的第四路軍栓在一起。
因為這次會議要商討即將開始的對蘇軍作戰計劃,所以先由作戰處長夢曦來介紹敵我雙方在在東線,特別是西線滿洲里一線的情況。
“據東北軍提供的情報,9月17,蘇軍遠東特別集團軍司令布留赫爾簽署了第14號命令,命令特別遠東軍必須在秋冬時節進駐國界地帶,做好充分的戰鬥準備,要趕在松花江封凍之前結束戰鬥。所以,他們在東線由特別遠東集團軍參謀長А。Я。拉平任總指揮,先佔領撫遠,以及撫遠轄地黑瞎子島,截斷中國船隻通過伯力附近的黑龍江主河道。”
“1o月11,蘇軍以“列寧”號為的4艘淺水重炮艦和幾艘炮船,3艘裝甲快艇,第第68水上飛機航空隊配合阿穆爾步兵師對同江起進攻。經兩戰,東北軍2艘炮艇和2艘武裝輪船被擊沉,輕型巡江艦江亨號、江平號、江安號、江泰號負傷,同江停泊場1座浮式炮臺和1艘拖船、5艘滿載軍事物資的駁船被蘇軍俘虜。蘇軍只有1艘軍艦受到重創。東北軍同江守軍沿河岸向上遊富錦撤退。當天下午1時,蘇軍佔領了同江。”
“蘇軍並沒有乘勝從東線繼續起大規模進攻,而是暫時又撤回佔領同江的部隊,司令認為這是蘇聯人想進一步觀察南京政府和東北當局的態度以及國際社會的反應;同時在外上試探南京是否軟化立場。”
“由於列強們僅僅表示一下關切,並沒有進一步舉動,1o月3o,蘇軍開始大舉進攻富錦,蘇軍飛機先轟炸了在富錦的中國松花江艦隊,東北軍守軍第九旅、第七旅怕被包圍,棄城撤走。11月1蘇軍入城。這次戰鬥東北軍隊的1艘巡江艦、1艘炮艇、3艘武裝輪船被炸燬,3oo名官兵戰死,幾百人負傷被俘;蘇軍方面6、水兵被打死3人,11人負傷。戰鬥結束之後,蘇軍炸燬了同江和富錦所有的軍事目標:堡壘、營房、倉庫和無線電臺,使東北軍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難以恢復在同江和富錦的戰鬥能力。”對於在這樣大規模的戰鬥中,蘇軍竟然僅僅傷亡不到二十人,這讓張亞飛、徐放、趙鳳武、麥克都吃驚不小。麥克把頭搖得像撥鼓似的連說:“no!no!蘇軍的戰鬥力絕沒有這麼強大,否則一戰時他們就不會在和同盟國的戰爭中吃那麼大的虧了。他們面對的是東北軍裝備良的兩個旅的軍隊,而且蘇軍是進攻的一方,幾萬人的大戰,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僅僅只有不到二十人的傷亡,這樣的傷亡甚至跟一場實彈演習差不多,這一定是戰報搞錯了。”宋哲武苦笑著對麥克說:“這是真的,東北軍對外公佈的戰報要比這個好看很多,不過那個是假的。這份電報是張學良親自給我的,我甚至還去電確認過。”對於東北軍如此弱的戰鬥力,讓高志航這個現在很是東北軍的人到很羞愧。雖然他不是6軍,甚至加入東北軍的時間也不久,可是他早就聽說東北軍雖然裝備良,可是戰鬥力卻不是很強。不過他還是信心不足地說:“這一定是那兩個旅消極避戰。”宋哲武意識到這個現在名義上還是東北軍的高志航有些難堪,對夢曦說:“夢處長,繼續介紹戰況。”
“佔領富錦的蘇軍已經於11月六撤回了伯力,暫時東線還沒有其它戰事。西線東北軍現在滿洲里、扎賚諾爾、海拉爾三地屯兵26ooo餘人,75mm山野炮8o餘門,3輛裝甲列車,5架飛機。此外,東北軍在滿洲里和扎賚諾爾構築了廣闊的工事帶,在工事帶建立了反擊點,各個反擊點都有許多火力點、永久的避彈所和掩體,又通過塹壕和信道把這些火力點、避彈所和掩體連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避彈所和掩體用鐵軌做頂架,上面加蓋土層或石塊,十分堅固。這些工事還輔助以寬4米的防坦克壕,還埋設地雷並附設障礙物。應該說防禦措施十分完備。”
“蘇軍西線部隊有遠東特別集團軍和外貝加爾湖軍區部隊混編組成外貝加爾軍隊集群,歸遠東特別集團軍司令加侖節制,由沃斯特列佐夫大將指揮,司令部和飛機場設在滿洲里對面的大烏里車站一帶,具體兵力包括:第第5**騎兵旅、**布里雅特—蒙古騎兵師、重炮師。此外還有第第9鐵道兵團的第第6、25航空中隊。總兵力約4萬餘人,能使用到一線的部隊約3萬2千人。1o5mm以上口徑重炮確切數量不詳,不過不會低於5o門,3輛裝甲列車,36輛坦克以及32架飛機。”夢曦介紹完情況,主持會議的李文田說:“情況就是這樣,現在蘇軍東西兩線的總兵力大概在1o萬人以上,分作東西兩個集群,其中東集群又分為綏芬河和伯力兩個小集群。在西線,我們雖然沒有飛機、坦克和重炮,可是我們的人數是蘇軍的三倍,要想擊潰他們並不是什麼難事,當然,付出大的傷亡也是在所難免的。可是要想全殲西線這4萬多的蘇軍,難度就相當大了。”
“蘇軍以大烏里車站為核心,修築了大量永久工事,如果我們主動進攻滿洲里對面的蘇軍,在他們的飛機和重炮打擊下,即使取勝,也必然是傷亡慘重。而且還必須要在四天內結束戰鬥。”
“蘇軍東西兩個集群相距2ooo公里,如果兩地需要相互救援,就是坐火車最快也要四天以上。如果我們要全殲西線蘇軍,給我們的時間只能有四天時間,這還沒有算我們取勝後的疲憊之師拖離戰鬥的時間。否則被來援的蘇軍咬住,我們可就得吃大虧了。甚至很有可能我們四天之內無法消滅西線蘇軍,最後被來援的蘇軍和西線蘇軍內外夾擊與滿洲里地區。”
“鑑於上述原因,我們不能主動進攻大烏里地區的蘇軍,這也是我們在這裡掩蔽待機了一個月的原因。我們的計劃是,要等到西線蘇軍開始進攻滿洲里時,再突然出擊,把蘇軍主力聚殲於野外。因此,據這一指導原則,我們制訂了了兩套作戰計劃。下面由作戰處夢處長給大家介紹作戰計劃。”夢曦從皮夾裡拿出作戰計劃走到掛起來的滿洲里地區軍用地圖前,指著地圖說:“第一套作戰計劃是假設蘇軍以主力大舉進攻滿洲里,一旦蘇軍起攻擊,我們即以補充一師第一、第二兩個團、炮兵團和補充一師師屬偵察營、警衛營、通訊營及騎兵旅一、二兩團組成第一集團,共二萬八千餘人。由補充一師師長徐放為第一集團總指揮,在兩天內沿呼倫湖以西越過國境,cha到大烏里後方,封鎖滿洲里至赤塔的鐵路,阻擊任何來援的蘇軍。同時以主力從背後卷擊大烏里地區的蘇軍指揮機構,摧毀其機場和後勤機構。”
“由補充二師、補充一師其餘部隊、騎兵旅其餘部隊組成第二集團,共六萬餘人。由李副參謀長任第二集團總指揮,在蘇軍開始進攻滿洲里兩天內,包圍進攻滿洲里的蘇軍;由第一師所有部隊組成第三集團,共三萬五千餘人,為主力打擊集團,在開戰後,即迅趕至伊,乘火車經海拉爾至滿洲里參戰。由於第二集團最大口徑的迫擊炮只有82mm,更沒有山炮,缺乏重武器攻堅,在包圍蘇軍主力後,可以不進行攻擊,只要圍住蘇軍即可,待一師到達後再行消滅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