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集爛尾樓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回到酒店時,把舒羽安排在了隔壁的房間,高洋也搬進了酒店。曹克還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我也暫時沒工夫得跟他解釋。累了一個晚上,一沾邊,我就倒在上面再不願動彈。

我們又在上海停留了三天。舒羽辭去了工作,只是這幾天因為連遇打擊,神情有些恍惚,還好有高洋陪著,已經漸漸有所好轉。他們兩人因為都是孤兒,頗有些同病相憐的意思。

我一直沒法把"孫女"這兩個字叫出口,舒羽也沒有叫我爺爺。雖然我活了一千多年,但是你仍然無法把一個看上去只比你小几歲的女孩當成自己的孫女,估計舒羽也是同樣的想法。

本來打算再多留兩天,臨時接到公司老李電話,事情十萬火急,不得不改簽後搭乘南航的飛機回到小城。臨走時,我本來打算把舒羽接到小城去一塊兒住的。只是看見她和高洋一副戀戀不捨的樣子,我就把她託付給了高洋。我相信,高洋肯定會對她很好的。而且她留在高洋身邊,也很安全。

在機場候機時,又接到了老李的電話,他吐吐地沒把事情說清楚,只是一再重複是小高出事了,而且很嚴重,讓我馬上回去。

一下飛機,我們便馬不停蹄地趕回公司。時間正是早上十點,老李已經在公司等了一個多小時。

老李用了快半個小時才把事情說清楚。原來,在我和曹克去上海的第二天,老李出門去了,小高揹著公司私自接洽了一個客戶。前天老李早上來到公司的時候,發現小高躺在門口。從表現上看,沒有外傷痕跡。任憑他使盡工夫也沒反應,只得送去鄰近的醫院。醫院做了相當詳細的檢查後,沒有發現什麼內外傷,但有了結論。就是小高處於深度昏中,具體什麼時候能醒過來,要看他自己,換句話說,小高已經變成了植物人。當時老李一直在醫院陪著小高,回到公司後,客戶找上門來,老李才知道小高接私單的事。

客戶是一家來自北京的房地產上市公司,盤下了市郊的幾棟爛尾樓進行改造工作。他們想知道除了市場原因外,還有沒有其它的問題導致形成了爛尾樓,於是找到我們公司委託調查。從客戶口裡得知,事發前一天晚上,小高曾和他們通過一個電話。電話里語焉不詳,只是說已經有了一些發現,明天早上再聯繫。第二天早上客戶並沒有等來小高的電話,打電話到公司也無人接聽,派人來到公司又是大門緊閉。直到第三天老李回到公司才知道小高已經深度昏,來人淡淡地叮囑了幾句,並表示以後每天都會派人來監督工作,不能再出一絲疏忽。老李再三考慮,不敢自作主張,把我們從上海叫了回來。

老李看了看錶,道:"還有兩個小時,每天中午一點,那家公司都會派人過來。"我點點頭,沒有表態。曹克和小高情不錯,忍不住道:"小高為他們做事,現在還在醫院裡。他們不但沒有對小高表示任何關心,還這樣咄咄人,算怎麼回事?"老李嘆了口氣,從屜裡拿出幾張紙,遞給曹克,道:"這是小高揹著我們與地產公司簽訂的業務合同。上面不但有小高的簽名,還蓋有公章。還有,這裡…"說著,翻開打開第三張紙,指著上面:"第七條,如果在十天內,我們無法調查出爛尾樓的成因,將會處以共計一百萬的違約金。"我覺得錢的事倒是小事,小高的情況才是大事。曹克一聽,倒了一口涼氣,道:"這不是打劫嗎?這樣的合同,小高怎麼會籤?如果那片爛尾樓的成因確實是銷售上的問題,那不是白白送人一百萬嗎?我看,這本就是一個圈套,小高也是讓那些人給的。"我沉默片刻,道:"形成那片爛尾樓的原因不是那麼簡單的。你不是本地人,可能不清楚。小高,老李都是本地人,應該知道一些有關那裡的傳言。"老李聽到我的話,點點頭,道:"據最新的消息,鄰近那裡的市民說,每到晚上都會聽到一些類似合唱團的誦聲傳出來。而早在樓盤搭城建的時候,開發商就遇到不少怪事。不時有工人無緣無故受傷和失蹤的事發生。但那時是十幾年前,在那些開發商眼裡這些工人的命比米賤,實在算不了什麼。"我皺著眉頭道:"小高也應該知道這些,至於為何會簽下這份不著調的合同,除了他自己,別人就不知道了。"曹克點點頭,好像要說些什麼,又突然把話了回去,嘆了口氣,一臉傷。

其實有關於那片爛尾樓的事,有些我並沒有說出來。爛尾樓是建於九十年代初,正是改革開放的第二次**期。全國各地一片欣欣向榮,形勢大好。各地的房地產開發商紛紛向政府"借地"蓋樓,特別是旅遊城市。聞名全國的三亞,北海爛尾樓群就是在這時興建的。小城是世界上著名的旅遊勝地,自然也捲進了這股裡。幸好無論是政府還是開發商,都還算比較理智,但依然留下了這七棟已經封頂的爛尾樓。政府後來打算解決這個問題,但當時的開發商早就不知所蹤,又因為各種原因便一直拖到現在。其實這部分還是表面現象,而且不是很重要的因素,還有更重要的問題。

前幾年,我去附近辦事,曾特地到小區逛了一圈。我發現,不論從風水角度,還是從房地產開發的角度來看,這裡都是一塊好地。背山、臨水,一條清澈的小河成s型環繞,周邊最近的小區也在五十米外,真是一片難得鬧中取靜的寶地。從風水上看,這裡算是"聚財孕物地"。而從房地產開發上看,這裡七棟樓房成菱形佈局,都只有六層高,每棟兩個單元,每層六戶,每戶建築面積在五十五個平方左右,都是兩室一廳。現在看來是有些小了,那時算是市面上免費的配置。整個小區的容積率並不高,樓房之間的空間恰到好處,保證每個房間都有充足的照。周邊配套也很完備,鄰近一百米範圍內,不但有菜市、銀行,還有兩家小學,一家中學,過路的公車也有三四輛。據說開發商還應承在小區內引入當地一家中型連鎖超市,以方便居民生活購物。小區的售價也並不高,相比附近的樓盤,低了大約一成左右。這樣的條件,怎麼會有人不動心。所以一上市,便受到了追捧。一期封頂房後,相繼住進了十戶人,但在一週後,紛紛要求退房。剛開始開發商並不同意,後來不知道為何,不但為這十戶辦理了退房,其餘納定金的都收到開發商的退款和致歉信。再後來,開發商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這些樓盤就全都空置了下來。

我沿著小河走到小區中心,那裡有一處回水灣,灣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桑樹,顯得很是突兀。我心念一動,淌過小河,想看個究竟。

站在樹林旁,雖然是大白天,太陽火辣辣的,仍然能到一陣陰寒之氣從裡面透過來。

費了一番工夫,終於到了密林的中間。那陣陰寒之氣不但沒有消減,反正更加強烈,幾乎能覺它一次次地往骨子裡衝。

樹林的中間是一片空地,寸草不生,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我一陣納悶,那陰寒之氣到底從哪兒來的呢?

正當我想退出密林時,無意間抬頭看了一眼天空,心裡一陣驚慌,失聲叫道:"陰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