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浮生長恨歡愉少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臣李希見過陛下。”李希叩首在桂宮外的紫房複道上,接著劉徹的車駕歸來,雪花從他的肩頭飄落,他那英氣的眉亦被雪染成了白。
“起來吧。”劉徹的腳步沒有停留,飛快地走了過去。
李希便起身,亦步亦趨地跟在劉徹的身後,走進了宮中。
劉徹的臉還有些蒼白,畢竟是在病體未愈的情況下,急行趕路,就算他的意志力再強,也不可能強行控制自己的身體狀況。
“李希,這一次的事情,你做得很好。”劉徹說道,聲音平穩無波。
“臣不敢居功。”李希低首應道。
“朕只是想知道,你這麼做,到底是因為對朕的忠心,還是因為你和陳後的情?”李希的心微微咯噔了一下,立刻跪了下來,說道:“臣有罪。”
“不必請罪。”劉徹低聲說道。
李希跪在地上,冷汗爬上了額頭,呼亦難得的有些混亂。
“為何當命你為陳後講學時,不曾向朕道出你二人曾經相識?”劉徹詢問道。
“臣不知該如何向陛下開口…”李希穩住心神,開口說道“其時臣為議郎,而娘娘身在深宮,若被人發覺臣與娘娘在宮外曾有往,怕言蜚語會傷了娘娘的清譽。”
“並且陛下似乎也不讓人得知娘娘曾經外出之事,故而,臣只得閉口不言。我夫二人與娘娘相遇之時,娘娘並未將真實身份告知我等,事實上臣在宮中與娘娘再遇也是萬分驚訝。”
“所以,在彭城的時候,那麼多民得以離開,也完全與你無關?”劉徹的語氣中多了一股危險的意味。
李希雖然對於今的召見早就有了一些心理準備,但是劉徹這樣的問話方式還是令他有些承受不住,他深一口氣,說道:“臣不敢承認曾和娘娘相識,便是因為這一點。娘娘在彭城安置民之舉雖是善舉,但是遷徙戶籍,攜人出關這些舉動,卻無一不是觸犯國法的。臣當時只是一介商賈之身,見此亦到憂心,故而此後與娘娘保持了相當的距離。陛下會懷疑此事與臣有關,臣並不奇怪,因為臣自己也無法證明在這件事情中的清白。”劉徹聽完之後,並不說話,只是任由李希這樣跪著,他靠在軟榻之上,以掌托腮,眼光深沉地望著李希。李希雖然對外宣稱是西蜀人士,但是從聶勝上奏的奏摺中,早就可以看出他其實是東陽人,他家世代居於東陽,身份上並無疑點。所以這些年來,自己才能允許他步步高昇,甚至有意令他在不久的將來取代漸衰老的公孫弘。而這一次離京之時,甚至將足以調動長安南北軍的詔書留給了他,因為他想知道這個李希到底是不是像他表面上表現的那麼安分。只是,沒想到這麼個考驗在最後竟然救了自己一命。假如不是紀稹帶走了北軍駐守在外,衛青帶到甘泉宮的人將絕對不止八百,也絕對不會是便衣而行。所以按理,這個李希是應該賞賜的…
李希低眉俯首,看來十分溫順,但是腦子卻在不停地轉動著,他並不擔心自己的身份會被看破,他出府那年恰是吳楚之亂,整個天下的戶籍人口因為那一次內亂而混亂,所以,無論劉徹派什麼樣的人去查,李希都只是個自幼在東陽成長的普通行商之子。
事實上,阿嬌回宮之後,李希就預到,他和阿嬌曾經相識的事實是絕對無法掩蓋的。因為,官府之中有明確記載,阿嬌是從廣陵遷徙到茂陵的,劉徹只需派人去廣陵一查,立刻就會發現阿嬌被送到茂陵的那一年,江都王府曾經下令搜索過兩個女子。而劉建親自派人將阿嬌從他家拐走,亦肯定可以查到自己的姓名、家世,如此又怎麼瞞得住聶勝派出的密探呢。如此情況下,刻意掩飾反倒落了下成。
“臣並不否認在兩殿之間,臣會更傾向於陳娘娘,因為若皇后知道內子和娘娘有結拜之義,那麼臣只怕會被納入陳黨,從此萬劫不復。”李希見劉徹不說話,便又說道。面對劉徹這樣的君王,有時候將自己的難處和私心全部道出,反而更好說話。
“李卿。”劉徹終於開口說道“既然你子和阿嬌有結拜之義,過些子,等阿嬌從甘泉宮回來,就讓她來宮中陪伴阿嬌待產吧。”
“待產?!”李希被這句話打蒙了。
“不錯。”劉徹看得出李希明顯的驚訝,事實上,當他聽說陳嬌再度有孕時,亦是同樣覺得不可思議。畢竟在他們的眼中,阿嬌已經是三十七的高齡了。
“你退下吧。”劉徹說道。
“是,陛下。”李希恭敬地退下,他知道劉徹已經決定放過自己了。
等李希遠去,劉徹方才有些疲憊地靠在軟榻上,整個人亦放鬆了下來。
“…不是李希做的,姑姑,堂邑侯府竟然還有著如斯實力嗎?”
…
這一年的冬雪飄飄蕩蕩地下著,陳嬌身在保暖工作做得非常到位的甘泉宮中,亦不覺縮了縮身子。而在她身邊的緹縈則望著外間的大雪不住地皺眉。
“夫人,怎麼了?”陳嬌注意到了這一點,問道。
緹縈長嘆了一口氣,說道:“今年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命要葬送在這大雨雪之下。”陳嬌一怔,說道:“夫人是說?”
“這樣的雨雪天已經是十數年未曾有了,那些下吏小民只怕都會有些熬不住,那些貧民就更加…兼且元朔五年的那次大旱之後,民間的元氣一直未曾回覆過來,只怕…”緹縈憂心忡忡地說道。
陳嬌聽完之後,輕嘆了一口氣,說道:“原來我終究在宮中待得太久了,很多事情竟然都想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