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兗州鄄城,曹軍大本營議事廳。
曹手中拿著剛剛送到的軍報對身邊的郭嘉說道:“奉孝,文遠已經率軍進駐費城了。”郭嘉此時正在翻閱著近期的情報,聽到曹
的話他抬起頭說:“嗯,
據文遠一貫的作風,這時候他的確應該到達費城了。主公,按照原定的計劃,北邊的三萬人就由文遠單獨指揮了,無論是南下還是北上,都由文遠決定。文遠是主公任命的我軍的第一個方面統帥,如今強敵四面環顧,不會有什麼問題吧?”曹
略帶些驚訝的看著郭嘉,然後他
出了了然的神情。
“奉孝,我知道你和文遠關係好,現在不過是想給我潑點兒冷水,若文遠方面戰局真的不利也好有個轉寰的餘地。”郭嘉此時可一點沒有小心思被人看穿的尷尬,他反而笑嘻嘻的說:“主公就是主公,屬下這點小心思都瞞不住。嘉確實擔心文遠那裡,不過不是擔心他的指揮,而是擔心青州方向。”曹呵呵一笑說:“奉孝,你有些過慮了。曹某麾下戰將,除了身邊的典韋不會帶兵只能做某的護衛外,其他的將領之中,元讓、妙才、子孝皆可做到一方統兵大將,子廉、文則、文謙、曼成將來也能獨鎮一地。而文遠卻文武皆能、心思縝密,若非他是曹某的部下,即使是一方諸侯也是輕而易舉之事。”
“主公!這…”郭嘉一聽曹如是說,急忙開口想為張遼分辯。
“奉孝不必著急。”曹手一抬,止住了郭嘉的話,他說:“文遠確有大才,然為人卻太過懶散,若非適逢亂世,他必是馬邑城中的一個善良的‘紈絝’子弟。”聽曹
如此說話郭嘉方才一手撫
,長出一口氣,他那時真的擔心曹
對張遼的疑心,所以才急急的出聲要為張遼分辯,這不但是為了幫朋友,也是為了曹
部下中的和諧。
看到郭嘉如此,曹笑道:“奉孝,某知道前時曾有人散佈
言,意
離間某家和文遠。說實話,當時曹某確實有些疑心,然再度看到文遠後,卻現自己的那些疑心竟然完全是毫無來由的。呵呵,那時某才知道,這是因為文遠的才華讓曹某嫉妒啊!想明白後,自然不會再被
言所惑,何況如今文遠已是曹某的妹夫,曹某又豈會做那讓親者痛、仇者快之事。”郭嘉向著曹
深深一鞠道:“主公英明!嘉佩服。”
“好啦,不要再吹捧了。南方可有什麼消息?”曹問道。
“南方?”郭嘉沒想到曹會在大戰在即時將注意力轉移到南方,他目前的重點是兗州四周的敵人,以及北方的袁紹,對南方還沒又過多的關注,倒不是他不想關注,而是因為手頭的力量不足。
本就沒有將情報觸角伸到江東和荊州之地。
看到郭嘉愣在當場,曹立刻就現自己的錯誤,他說:“奉孝,是某的話不夠準確,不是江東之地,而是南面的袁術有何動靜?”曹
的話讓郭嘉放鬆下來,袁術是曹
的大敵,也是郭嘉情報工作的重點,對於曹
的問題郭嘉回答道:“袁術此時已經穩定了九江郡,正派人進攻臨近的廬江郡。想必他此時對我軍的行動是無力干涉的。”
“嗯!好。既如此,我軍進攻之時就不虞袁公路為別人出頭了。”曹呵呵笑著說。
此時的曹和郭嘉還不曾想到,一個年輕人即將崛起,成為統一天下道路上的障礙。
在九江郡壽城中的一套大宅裡,一個英武的年輕人正在慷慨
昂的想另一個英俊帥氣的年輕人說著什麼,那個英武的年輕人手臂不斷的揮舞著,以增強他話語的說服力,而那個英俊帥氣的年輕人只是在微笑著傾聽,時不時的頷示意,一派名士風範。
這兩個年輕人就是孫策和周瑜,此時的孫策正因為袁術的背信棄義而憤怒。
“公瑾,袁公路欺人太甚,當初說好我為九江太守,如今卻改用陳紀,出爾反爾,氣煞我也!”孫策氣憤的說道。
此時的孫策已經不是當年孫堅陣亡後痛哭涕的孫策了。當年孫堅在和荊州的戰爭中陣亡後,孫策就將孫堅的靈柩運回,葬於曲阿縣(今江蘇丹陽縣)。隨後,孫策渡過長江,居留在江都(今江蘇揚州),結納豪俊之士,待養成羽翼,為父報仇。
當時名士張紘也因為喪母而留居江都,在和張紘的中,孫策終於定下了
併江東,建立基業,以待天時,統一天下的志向,並獲得了張紘的忠心。
於是孫策留下老母弱弟,趕赴壽去見袁術,想從袁術之處獲得助力。雖然他淚
滿面的表演打動了袁術,但袁術卻不願將已經被他
併的孫堅的舊部
給孫策。因為這些人雖然數量不多,卻都是百戰老兵,
銳異常,袁術十分倚重他們的戰鬥力。
思前想後,袁術決定讓孫策到丹陽去,因為孫策的舅父吳景是丹陽太守,堂兄孫賁為丹陽都尉,袁術讓孫策到丹陽親戚處募兵。
孫策無奈,便接了自己的母親,帶著此時已經投奔他麾下的汝南人呂範和同宗孫河,到了丹陽曲阿。依靠舅父吳景身為太守的力量,不久後,孫策便召募到兵勇數百人。但是不幸在涇縣遭到當地越人大帥祖郎的襲擊,差一點丟了命,數百兵勇也所剩無幾。
於是孫策又回到壽去見袁術,袁術看到孫策到慘樣,又想起自己已經從他母親吳氏那裡得到的孫堅秘藏的傳國玉璽,一時不忍,終於將孫堅的舊部一千餘人
給了孫策。
在孫堅舊將程普、黃蓋、韓當的輔佐下,孫策漸漸出英雄本
,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當長安的朝廷太傅馬碑持節安撫關東之時,在路過壽
時也以禮徵召孫策,並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懷義校尉。袁術和他的幾位大將橋蕤、張勳也都愛慕孫策的風采。袁術見孫策少年英雄,常嘆息說:“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又一次,孫策軍中有一個騎兵在犯罪後為逃避責罰,逃進袁術的軍營,藏到馬棚裡面。孫策派人追捕,直入袁術軍營中,將罪犯搜出,當場斬。等到事情結束後,孫策才去拜見袁術,說明情況,並向他道歉。袁術此時本就極為欣賞孫策,
本就不顧及孫策此舉對他的冒犯,他對孫策說:“兵人好叛,當共疾之,何為謝也?”於是這件事就此揭過。
但這件事情在孫堅舊將程普、黃蓋、韓當的縱下傳遍軍營,進一步提高了孫策在軍中的聲譽,軍中對孫策也更加敬畏,再也無人敢因他年輕而輕視於他。
這時孫策幼時的好友也前來相助,周瑜年輕和孫策相當,但卻多謀善斷,孫策如虎添翼,為袁術屢立戰功。此時的孫策已經沉浸於戰鬥的快樂之中,漸漸忘記了和張紘的約定。但在不久前,袁術出爾反爾,將原本許給孫策的九江太守一職予自己的部將陳紀,引起了孫策的憤怒,於是在自己的好友周瑜面前洩著怒火。
待到孫策怒氣稍歇時,周瑜平靜的說道:“伯符兄,袁公路為人如何難道你原本不知道嗎?何況伯符兄你是立下併江東、統一天下的志向的人,又怎能在這裡
連?”聽到周瑜的話,孫策如醍醐灌頂般清醒過來,他這才想起自己曾經和張紘的約定,以及他那偉大的理想。
“哎呀呀!是某家的錯,多謝公瑾啦!”孫策向周瑜深深的行了一禮,以表示自己的謝。
周瑜並沒有躲開,在孫策行禮後,周瑜說道:“能讓伯符兄重拾雄心壯志,是周瑜之幸也!瑜自幼讀書,見亂世興起,時局不靖,烽火連延,戰端四起,於是總想廓清天下,換百姓一個太平子。然身孤力單,有心殺賊,無力迴天。難得伯符兄亦有蕩平四海,一統天下之志,瑜當盡心竭力,助兄成就大業。”
“唉!前時是某家過於沉溺戰鬥而忘卻了大業,德謀叔他們必然生氣了吧?”
“哎!伯符何出此言。兄雖前時茫,如今卻已清醒,正是奮起之時。程將軍他們是烏程侯舊部,視兄如自己的子侄,又豈會生氣。”周瑜安
孫策道。
“不錯!”這時就聽得屋外有人說話,接著就又三人推開屋門走了進來。
“德謀叔,公覆叔,義公叔。”孫策抬眼一看,正是程普、黃蓋和韓當三人。
“我等三人確是為大公子擔心,但公瑾卻說大公子必然會自己醒悟過來。於是我等就一直等著,大公子果然不負我等所望。”程普有些動的說道。孫堅三員舊將中隱隱以他為,當孫策沉
於戰鬥之時,
情火爆的黃蓋和韓當早就不耐煩了,正是程普的壓制,才讓他們沒有爆,一直等待著孫策自己的迴歸。
孫策愧疚的對三人說:“小侄年幼無知,讓三位叔叔擔心了。”
“大公子,人非聖賢,孰能無錯。如今大公子依然醒悟,我等三把老骨頭還等著追隨大公子建功立業呢!”程普說。黃蓋、韓當也隨聲附和。
周瑜也走到孫策身邊說:“伯符兄,士氣可用啊!”
“公瑾!三位叔叔!”孫策緊緊地握住周瑜的手,眼睛動的看著程普三人。
“大公子!”程普三人也動的圍住了孫策和周瑜。
“孫策在此誓,必要併江東,建立霸業!”
“我等願追隨大公子(伯符兄)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