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三六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韓暹已經初步品嚐到了權利帶給他的美妙體驗,若要他此時放棄這種覺實在是讓他痛苦不堪。最讓韓暹生氣的是李樂和胡才這兩個傢伙竟然不願意和他共同進退,這使得他的實力大減。

其實這也怪韓暹自己不好,當初進了雒陽後劉協封賞眾人,他韓暹不但全軍留在雒陽,還被封為大將軍、領司隸校尉,假節鉞。而李樂、胡才不過區區一個雜號將軍就打了,如此不對等的待遇,能讓原本在白波軍中和韓暹三足鼎立的李樂、胡才滿意嗎?今天他們的不配合也就在情理之中的。

除了韓暹他們,楊奉也沒閒著,這會兒正拉著好容易找來的董昭的說話。

“公仁先生,你上次所說的事情是否…”

“楊將軍,此事急不得。我已修書一封,派人送與曹公。至於成與不成,就非我可以掌握了。”楊奉一聽有些急了“公仁先生,你不是說可以為我聯絡曹,並且結盟的嘛!為何今卻變卦了!”董昭此時雖然尚未知曉曹已到雒陽,可楊奉不給張遼面子的事情已經被“有心”的董承傳遍了雒陽城,原本董昭就沒有真正為楊奉打算的想法,如今自是不會為此而得罪張遼。他既然看好了曹的前景想投靠曹,當然不能跟曹的大將和妹夫過不去。不過要投靠曹。他就要有拿得出手地功勞,而眼前的楊奉正好為他提供了這樣地機會。

“楊將軍。昭既然向你承諾了,自然不會食言,待曹公到雒陽後,昭會親自登門遊說。至於結果,昭卻不能給將軍明確的答覆。”董昭字斟句酌的說道。

楊奉聽董昭說完,想想也對,畢竟曹的想法是他們無法控制的,董昭能為他去遊說曹已經讓他很滿意了。

“那如此就勞煩公仁先生啦!”楊奉客氣的說道。

“太尉,曹軍的戰鬥力真的很強嗎?”皇宮之中。劉協也在和楊彪談論著城門口的“大戰”董承則在一旁作陪。

“陛下,臣得知此事後立刻派人前去打探,才得知曹軍不過三百人不到就打得胡才、李樂地一千餘人抱頭鼠竄,這高下已無需再言。至於曹軍的戰力。陛下還應該聽聽董將軍的意見。”楊彪說。

看到劉協的目光轉向自己,董承心中一喜,起身說道:“回稟陛下,鬥毆生後臣已經趕到附近,但為了真實瞭解曹軍的實力,臣並未阻止鬥毆地生,此時事還請陛下責罰。”

“董卿家也是為了朕和社稷著想,恕你無罪。”劉協談談的說。

“謝陛下恩典!”董承向劉協行禮道。

“陛下。臣今在附近觀察參與打架的曹軍士兵,現他們不但武藝,而且悍勇異常,單單在氣勢上就已經將對手死死壓住。最關鍵的是曹軍在打架時多為三、五人的小組合。有人進攻,有人防守。而這些小組合之間又有相互間的配合,總是能形成局部的以多打少的局面,讓敵手始終被他們牽著鼻子走。由此可見,曹軍在戰鬥時也必是如此。再加上良地裝備和優秀的將軍。曹軍銳的確不是吹噓的。”董承說。

“哦!那曹軍地實力與李、郭汜相比孰強孰弱?”劉協興致高昂的問道。

董承搖了搖頭。有些不甘心的說:“不要說是如今的西涼軍,就是當年呂布率領的銳飛熊軍也不是如今曹軍地對手。作為昔地西涼軍將領。臣雖然不甘心,卻也不得不承認曹軍的實力。”

“太好了!朕有了這支軍隊,就不用擔心李、郭汜,也不用擔心韓暹之了。”劉協興奮地說道。

“陛下!”楊彪頗有些擔憂的說:“若曹軍的實力真的如此強大,老臣此時卻有些擔心了。當年的董卓和之前的李、郭汜正是以手中的強兵挾持了陛下啊!”楊彪說著,還意味深長的看了董承一眼。董承被楊彪看的心裡直,他原本還心痛自己的部下那慘重的傷亡,如今他才覺得慶幸。若不是自己手中的實力損失殆盡,估計他此刻是沒有機會坐在這裡的。

翁失馬,焉知非福!”董承暗暗想道。

劉協被楊彪這麼一說也變得有些擔心起來,他雖然對曹的印象還算不錯,可楊彪推測也不是沒有依據,更關鍵的是他受夠了傀儡的子,不願意再回到這種生活中去。他是大漢的皇帝,自從他被稱為“董侯”的時候就被自己的祖母董太后灌輸了一腦袋的皇帝夢想。所以,當董卓廢黜了和自己情還算不錯的兄長劉辯時,他沒有說話;董卓扶植他登基時他也沒有說話。為的就是要達成祖母生前的願望。董卓死後,他以為能行使大權了,可卻沒想到再次被李、郭汜所挾持,直到如今歷經千辛萬苦回到雒陽。他再不願意做一個傀儡皇帝了。

“那太尉以為如今該當如何?”劉協問道。

“為今之計,老臣以為不如分化。”楊彪說:“這也是故去的大司農公偉公對諸侯各自為政的局勢做出的對策。”

“唉!可惜朱公卻在去年故去,不能親眼看到朕返回雒陽。可嘆!可惜啊!”劉協對這位毅然回到長安護衛著自己的老臣心中也有無限的惋惜。

劉協嘆息了一陣後恢復了平靜,他問楊彪:“太尉,對曹軍該如何分化才好?”

“可提升曹麾下官員,將其的官職提升至和曹平級,讓曹和這些人之間產生懷疑。在曹營的官員之中只有荀、荀攸和張遼有分化的價值。”楊彪答道。

“為何是這三人…”劉協有些疑惑。

楊彪知道劉協對這些人的情況不是很清楚,於是他向劉協解釋說:“陛下,這荀、荀攸皆是穎川荀氏的子弟。荀是已故司空荀慈明公的從子,少有才名,南陽名士何見到荀後,曾大為驚異的稱其有王佐才也。荀攸是荀之侄,曾在朝中任黃門侍郎,因密謀誅殺董卓而入獄。此二人皆為海內名士,若能分化出來,則可在天下士子中重新樹立朝廷的威信。而曹的武將中真正握有實權的(楊彪並不知道曹軍中的高級將領對軍隊的掌握力度還不如基層軍官,這皆是由曹軍特有的軍制決定的)將領大都是曹的親族,若要分化難度極大…”

“可這張遼不也是曹的妹夫嘛?論起來也算是曹的親族啊?”劉協打斷了楊彪的話問道。

“陛下明見。這張遼是曹自酸棗起兵時就跟隨曹的將領,為曹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雖然他此時也和曹聯姻,但他畢竟不姓曹,而且他還是鄭玄公的關門弟子,又改良了造紙術,明瞭印刷術,在士林之中也有了極大地影響力。只要我們的功夫做的到位,並不是不能讓曹對他起疑心的。”楊彪說。他其實對張遼也並不瞭解,尤其是對張遼慵懶的情一無所知,也不過只是想當然耳。

“那曹營中其他人就沒有可能了嗎?”劉協問。

“有!徐州的陳、陳登父子,青州的孔融皆有可能。剩餘之人的可能是有的,但影響不大。或許他們的才華不遜於二荀及張遼,但因名聲不彰,則影響力不足。故老臣以為當前應以這三人為主。”楊彪答道。

“嗯。老太尉見多識廣,此事當如何安排呢?”

“以老臣只見,可闢荀為光祿大夫;荀攸為少府;張遼為青州牧。此三人盡皆封侯。若曹對三人起了疑心,陛下就可乘機將他們收為臂助,有了這三人,就等若有了穎川荀氏和鄭玄公的支持,對陛下親政將有極大的幫助。”楊彪越說越興奮,說到最後連身體都直了起來。

楊彪的情緒也影響到了劉協和董承,董承還好,劉協卻眼睛越瞪越大,呼也漸漸變,等到楊彪將話說完後,劉協猛然直起身子叫道:“好!”這聲音大的在空曠的宮殿裡迴盪,讓楊彪到是被嚇了一跳。劉協話一出口也知道自己冒失了,舌頭一吐,身子一沉又做了回去。這時候他才有了一絲少年人的天

劉協雖然回覆了平時的樣子,但他的呼還是有些急促,他略微有些輕的說:“太尉,此事就由太尉去安排,若需要朕配合,太尉只管開口,朕無有不從。”

“陛下對老臣的信任,老臣唯有為大漢鞠躬盡瘁,以報先帝及陛下。”楊彪的聲音有些哽咽,他是三朝老臣,對漢室心懷忠誠,能得到當今皇帝如此無保留的信任也心中動。

“此事就如此定下了,而且只有朕和太尉及董卿家知曉,切不可讓第四人知道。”劉協說,此時他的話語中甚至還帶了一絲的嚴厲。

“諾!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