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楔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她今年邁入三字頭。

大學畢業、工作、生活…一直以為三十歲是很久以後的事;可,怎麼轉眼間就三十歲了呢?

依阿嬤的說法,她們那一代的女人到了三十歲,孩子都快小學畢業;哪像她們這一代,三十歲了還像個長不大的查某囝啊。

她當然想結婚,也想成為母親…可是,男人在哪裡?如果真有命中註定的那個人,怎麼她都三十歲了,人還沒出現呢?

父親向來疼她,每每在阿嬤叨唸時會為她說上幾句。

“我們小安這麼優秀,總得揀個好男人才放心把她嫁出去。”早年北上做工、現今務農的父親外表憨,卻有顆溫柔無比的心;在父親心中,女兒永遠是最好的。

“就是就是。”她點頭如搗蒜,其實心裡清楚知道,自己與優秀還有一大段距離。她打小到大唸書成績平平、工作運平平,就連戀愛運也是平平…忘了一點,她的長相也算平平。

“三揀四揀就怕揀一個賣龍眼仔…”阿嬤不認同地搖搖頭。

倒也不能怪阿嬤過於擔憂,誰讓鄉下老家隔壁與她同屆的阿芬小孩都三個了,最大的今年上小四;而村頭那個阿祥,當年著兩行鼻涕的小子,如今懷裡抱一個,老婆肚子裡還有一個。

她三十未婚,這事兒打村頭至村尾怕是無人不知曉吧?誰讓花米村就那麼丁點大呢。

村裡許多婆婆看著她長大,對她的婚事很是熱心,打她大學畢業,婆婆們就經常來串門子,總要提一下她的婚事。

“就怕連賣龍眼仔也嘸。”嘴賤的是小她四歲的弟弟,姊弟倆打小鬥嘴慣了。

“章宜康,你惦惦啦!也不看看你自己,女朋友咧?怎麼不帶一個回來給阿嬤看看?”章宜安朝坐在對面的弟弟橫了一眼。

果然此話一出,阿嬤的念功立即轉向章家長孫。見章宜康殺過來的眼神,她忍不住抿嘴輕笑。

宜安、宜康--是母親為他們娶的名。

聽父親說,母親當年可是他們工廠裡的大美女。弟弟眉形來自父親,其他五官則像母親,身材獷卻有張俊俏的麵皮;她呢,母親清麗的面貌、嬌柔的氣質…在她身上統統看不到--宜安和媽媽笑起來最像了。爸爸常常這麼說。她和母親有著同樣溫暖人心的笑容。

六歲那年母親過世,父親帶著她和弟弟回到中南部老家。姊弟倆可說是阿嬤一手帶大的,阿嬤雖有著老人家“重男輕女”的觀念,不過對她這孫女兒亦是疼愛,唯獨對她還沒婚嫁一事很有意見。

“你金水嬸婆在臺北有個親戚,說是開包子店,生意做很大,人家有個兒子,聽說也三十嘍,有房有車,她說要幫你介紹一下,反正你人在臺北,剛剛好。”年夜飯圍爐時,阿嬤照例提起村中某某熱心老人家,說是很想幫她作媒。

“阿嬤,我結婚了就不能常常回家看你跟爸爸欸。”她起身幫阿嬤盛了碗燉烏骨雞湯。

“當然嘍!阿嬤會嘸甘啦!阿可是不能因為捨不得就不讓你嫁人,女孩家終究要有個好歸宿。”阿嬤心疼一笑。孫女打小就體貼勤快,嘴巴也甜,很得村裡老人家的緣。

“金水嬸婆那個親戚的兒子學什麼的?做什麼工作?是自己有事業還是幫家裡賣包子?這樣嫁過去會不會很辛苦?有房有車?是誰的房誰的車?長得高或矮?胖還是瘦?個如何?好相處嗎?”發出一連串質問的是章宜康。

見阿嬤愣住,沒一個問題答得上來,章宜安忍著笑,眼一瞪,讓他閉嘴。章宜康聳肩,回以“你不知好歹”的眼神。

“阿母,過年時歡喜喜,這件事以後再說啦。”最後仍是最疼她的老爸幫忙解圍。

打她六歲之後,她的家便是這樣一家四口的成員組合,雖然她偶爾會想念媽媽,卻不至於傷心難過;因為這個家有個像大樹般的爸爸守護著,也有個堅韌辛勤的阿嬤照料大家,讓他們得以如母親所願--安康地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