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京師來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楊瀾到得范進房前,屋內,酒菜已經置上,擺得滿滿一桌,范進坐在桌前,一個下人站在一旁,執壺為其倒酒。
“賢弟!”瞧見楊瀾進來,范進起身行禮,楊瀾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起身,楊瀾坐下後,遞給了一旁的下人幾枚銅錢,讓他過一會送些飯菜到自己房間,隨後,將其打發下去了。
“賢弟家境也不寬裕,行事何必如此豪奢!”范進有些嗔怪地說道。
這次趕考,范進路上一應花費皆是楊瀾所出,從某方面來說,楊瀾出手大方對他也有好處,只是,范進家境貧寒,見不得楊瀾如此大手大腳,又害怕楊瀾花費過巨,致使兩人沒有回鄉的盤纏,所以,忍不住勸說了楊瀾兩句。
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范進發現楊瀾多了一些變化,以往的楊瀾,不過是同他一般。因為從未出過肅寧縣的緣故,一路上行事極其小心謹慎,甚而有些畏畏縮縮,在金錢方面,也非常節儉,絕不胡亂花費。
然而,到了保定府之後,他就像突然換了一個人似的,用錢大方了起來,整個人的眉眼也展開了,顯得極其自信和沉穩,平白無故地就像高人一等一般,這從他的舉止以及眼神中就可以看出來。
范進受到了楊瀾的這種變化,在他看來,這是楊瀾遠離了家人的束縛,因為年少氣盛的緣故,故而多了一些張揚。范進一向認為,君子以謙遜為美,因此,有些擔心楊瀾的這種變化,他自己比楊瀾年長三十歲,自認有把對方從歧路上拉回來的義務。
“無妨!”楊瀾笑了笑,淡淡應了一句。
范進原本還想就這件事說點什麼,見到楊瀾的笑容,不知怎地,後面的話就說不下去了,他怔忪了片刻,舉起酒杯。
“鳳梧賢弟,來,乾一杯!”
“乾杯!”兩隻酒杯在空中相碰,發出清脆的聲響。
酒過三巡,范進的話便多了起來,翻來覆去地講著他自己的故事,如何苦讀詩書,頭懸樑,錐刺股,種種滋味皆有品嚐,然而,天道不公,一直讓他遠離黃榜,直到快五十歲才中了秀才,這次一意孤行揹著岳丈前來參加鄉試,多半又要名落孫山,回到家,還不知怎的和岳丈代,家中的老母和娘子不知斷炊了沒有?真是天可憐見啊!
“鳳梧賢弟,在愚兄看來,以賢弟你的才華,今科必定高中!”范進面紅,看樣子喝得不少了,已經有些過了,他搖晃著身子,大著舌頭非要向楊瀾敬酒,祝賀楊瀾高中。
楊瀾沉默著,一飲而盡。
剛剛穿越到這裡的時候,為了瞭解這個世界,他沒有少聽范進的闊論高談,到了現在,居然形成了一個規律,凡是兩人相處,盡是范進說話,他偶爾才支應一聲。
“愚兄恐怕就要狼狽而歸了!”范進一聲長嘆,鬍鬚微微抖動,眼角甚至微微有些閃光。
“文山兄,何出此言?”范進抬起頭,將酒杯重重放下,高聲說道。
“範某不是自誇,拿下接下來的公文策論不過是手到擒來,可是,能否中舉看的是你的時文功底啊!天子重文章,何須論漢唐!今科時文七篇,範某好像已經犯了一個錯誤,首藝文章竟有一字出格,要想中舉,難啊!”楊瀾知道這個時候勸對方並沒有什麼用處,因而沉默不語。
“飽讀詩書,所為何事?”范進起身長,繼而抬頭望著身上的青衫。
“這衣裳乃是娘子親手所制,為了這件衣裳,連家中生蛋的幾個老母雞都賣去了市集,如今,這衣裳已經汙濁…”范進伸出雙手,拉扯衣衫。
“不如去也!不如去也!”瞧見范進發酒瘋,最初,楊瀾覺得有些好笑,後來就多少有些無味了,人活得像他那樣,確實不如去也!
這時,外面響起了敲門聲。
楊瀾站起身,打開房門,之前在范進屋內的那個下人站在門外。
“何事?”那人好奇地瞧了一眼在屋內來回走動發酒瘋的范進,隨後低下頭,躬身說道。
“楊相公,有客來訪!”
“有客?”眉頭微蹙隨即散開,楊瀾輕聲問道。
“什麼客人?”
“說是從京師而來,乃相公家老太爺所遣!”
“哦!”楊瀾點了點頭,他知道在這人嘴中問不出什麼來,至於對方是什麼人,還是見了方知,於是,他囑咐那個下人好生侍候范進,給了他幾枚銅錢,隨後徑自向前面的大堂行去。
到得大堂,有三個人已經侯在了那裡,一個人坐在左側的椅子上,另外兩個人則站立在他身後。
坐著的那人大概三十餘歲的樣子,面白無鬚,沃,眼睛狹長,沉思或是微笑的時候,就拉成了一條細線。在他身後的兩人,一個乃是四五十歲的老人,背微駝,花白鬍須,雙眼炯炯有神,瞧上去頗有神;另一人則是十五六歲的少年,面目清秀,瞧見楊瀾進來,目光微微有些忐忑。
坐著的那人瞧見楊瀾走進來,連忙站起身來,躬身向楊瀾行禮。
“可是楊瀾楊少爺當面?”楊瀾點了點頭,朝那人拱手還了一禮,在右側的椅子上坐下。楊瀾雖然坐下,那人卻仍然站立著,不曾坐下。
“坐吧!”楊瀾抬抬手。
“多謝少爺賜座!”那人躬身行了一禮,方才誠惶誠恐地坐下。
雖然不知道來人是誰?為何對自己如此恭敬?諸多疑問在心,楊瀾臉上的表情依然顯得格外鎮定,他平視對方,漫不經心地說道。
“閣下是?”那人的身子稍稍向前傾斜,正聲答道。
“小的名叫魏福,乃京城老太爺府上之人,老太爺知道少爺要參加鄉試,忙令小的前來侍候,收到訊媳有些晚了,雖然夜趕路,還是在第一場考完後方趕到保定府,沒能幫上少爺的忙,還請少爺多多包涵!”老太爺?
是自家這具身體的姥爺吧?姥爺的生平,這具身體原本的主人對此瞭解也不多,他只知道,在他母親年幼的時候,他的這個姥爺將母親賣給了楊家做童養媳,隨後,一個人離開了家鄉,不知所蹤,說起來,這已經是三十多年的事情了。
鄉間所傳,他的這個姥爺是個無賴子,喜愛玩樂賭博,不務正業,好好的一個家,被他硬生生搞垮了,得母親改嫁,子也遠走他方,最後,將女兒賣給他人,自己也被迫離開了肅寧,一段時間內,他這個姥爺還是肅寧的老少爺們教育後輩的反面教材。
後來,在楊瀾出生的時候,他這個姥爺有消息傳回肅寧了,說是在京城幫一個大官做事情,也算是發達了起來,間或還派人送些錢財回來,讓他的母親買房置地,楊家也因此而擺脫了貧困,楊瀾能夠讀書習字,也全賴於此。
只是,這個姥爺究竟在京城做什麼?謠言滿天飛,卻沒有一個符合情理。
一直到現在,楊瀾對此也一無所知,只不過,今見到姥爺府上的下人,見對方的言行舉止,隱隱可知,他那個姥爺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
隨著魏福前來的那兩個人,年老的叫楊慶,聽魏福說,這個老人曾經在某位尚書門下當差,那尚書因事獲罪,家產被充公,奴僕皆備變賣,楊瀾的姥爺將楊慶買了下來。那楊慶曾是尚書年輕時候的伴讀,學問極好,只是因為身份的關係,無法出頭。既然,自家外孫要參加鄉試,有這麼一個學問極好的人在一旁輔助,好處總會是有的。至於那個少年人,他叫楊凌,乃楊慶之孫,是準備給楊瀾做書童所用。
魏福已經在保定府最大的客棧龍門客棧租下了一間偏院,這次前來,是想請楊瀾移步搬到客棧去,在他看來,肅寧會館的環境也太差了點,不利於備考。
楊瀾也想從這個魏福口中多瞭解一下自家的姥爺,不管以後做什麼,有個財雄勢大的親戚總是好事,再說,有一個獨立的院子對他晚上練功也有好處,因而,他並沒有拒絕魏福,只不過,今天已晚,再加上屋內還有一個小女孩,楊瀾並沒有馬上動身。
魏福想要將楊慶和楊凌兩爺孫留下侍候楊瀾,會館沒有地方可住,楊瀾沒有同意,而是讓他們隨魏福一起離去了。
將魏福一行送走後,楊瀾緩緩走回後院。
不知什麼時候,雨已經停了,楊瀾來到自己那間屋前,屋內,一片漆黑,那個小女孩此時多半已經上睡覺了吧?
他在屋外站了一陣,眯著眼睛,似乎在想著什麼,過了一會,徑自離去了。
(嗯!如果覺得可以的話,請收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