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路遇西門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天傍晚。在江南和楊瀾等人用過膳之後。祝無雙和秀兒主僕便告辭離開了。說是前去投靠範縣城中的親人。
這是擒故縱麼?
楊瀾本不相信祝無雙真的是無路可走。方才前來範縣投靠親人。這才與自己在途中偶遇。世界上。沒有這麼巧合的事情。對方靠近自己身邊。必定抱著某種目的而來。
雖然離開了。後必定還會見面。
楊瀾並未詢問祝無雙在範縣的親人的住址。祝無雙也沒有主動告訴楊瀾。兩人只是淡淡地道了聲再會。就此別離。
祝無雙和秀兒主僕二人離開之後。天尚早。太陽還未落山。孤零零地懸掛在西邊的城門樓上。整座城市沐浴在淡金的霞光之中。
楊瀾並沒有急著前去縣衙上任。
首先。蒙放帶著人出城到鄉間打探消息去了。楊瀾還未和蒙放見上面。從蒙放那裡。他才能瞭解範縣的具體情況。他不想在兩眼一抹黑的情況下魯莽地去接過官印上任。反正。上任的截止時間是七月底。如今。還有的是時間。
再加上。中午在河上遇襲的時候。楊凌雖然保住了和官身證明文書放在一起的官袍。官帽。但是。那兩件官袍和官帽全部被水打溼。雖然。已經晾曬起來。卻還沒有這麼快晾乾。楊瀾總不可能穿著一身溼衣服去上任。
按照慣例。他應該穿著官服上任。從前任手中接過官印。這是最起碼的禮儀。範縣的原任知縣雖然已經在三個月前便離開了。沒人與他辦理接儀式。但是。那官印還是保存在衙門裡面地。該走的手續還是要走。楊瀾不想穿著便服去接官印。以免被人所詬病。
所以。他決意先看一看這個縣城。微服私訪一番。隨後再去上任。
範縣的縣城不大。總的說來。面積還不如南城外的碼頭。那裡才是範縣最為繁華。最為熱鬧地地區。商鋪。客棧。酒肆。館都位於城外的碼頭區。城內只是住宅區。有著少量的商鋪。酒樓。
幾條大街縱橫叉。皆有黃土鋪成。晴天的時候。稍微一起風。或是有馬匹疾馳而過。便會漾起一股煙塵。下雨地時候。便四處都是水窪。淤泥。不管是人。還是馬。都難行。
範縣雖然是個小縣城。不過。和大明朝所有的城市一樣。這裡的窮人和富人的居住區仍然涇渭分明。
城東是富人區。基本上都是單人獨院。偶爾。還可以見到門口蹲著兩個石獅子。門前站著兩三個下人。門上塗著朱漆。門上掛著黑匾的大宅。這表明了一個道理。就算是窮鄉僻壤。也有富可敵國地人物。
楊瀾一副書生模樣。張落打扮成書童。兩人在城東的富人區緩緩而行。這裡地道路明顯有人專門打掃。地上的灰塵和落葉都少了許多。道路的兩旁。還植了不少樹木。有松。有柏。有楊柳…
是為了遮擋從北面而來的風沙麼?
楊瀾一邊向前慢慢走著。一邊搖頭晃腦。打量著四周。嘴裡還不時發出一聲嗟乎之類的嘆息。時而皺眉。時而微笑。那神態十足是一個正在尋幽探勝。尋覓佳句的風書生。
實際上。他是在查看那些高門大戶的門匾。作為一個父母官。自己治下有多少富戶。有多少豪族。他心中多少應該有個數。
一般地窮人。除非有急事。很少到城東來。那些看守宅院的惡奴可不是省油的燈。若是你穿著打扮寒酸。在宅門前探頭探腦。吃一頓打還是輕微的。更有可能被押送官府。被當做小偷或是強盜的眼線處理。
楊瀾和張落兩人行在東大街上。便顯得有些引人注目了。
只是。一看他的穿著打扮。那些看門的下人便知道他就是有功名在身的士子。對於讀書人。這些下人還是有所敬畏的。雖然。看到楊瀾在四處張望。到也沒有什麼人拿著大像對付那些窮鬼一樣衝上來。
在來城東以前。楊瀾和張落還去過城西。城北的貧民區。
那些古裝電視劇上都是這樣演地。那些好官上任前都會微服私訪。查探民情。瞭解了情況之後。再為民伸冤。打壓豪強。
然而。往貧民區去了一趟之後。楊瀾才發現自己又被那些古裝電視劇欺騙了。
肅寧和範縣雖然都地處北地。但是。一個在河北。一個在山東。兩者地口音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楊瀾和張落進入貧民區。沒有說上兩句。當地人便知道他們是外鄉人。當楊瀾旁敲側擊。向他們詢問當地地風土人情。官場瑣事時。那些本地人紛紛以微笑相應。一個個諱莫如深。然後做鳥獸散離開了。
不應該這樣啊!
範縣位於永濟渠邊。乃是東西的通要道。在這個地方。不乏外地人。為什麼。城內的這些當地人會對外鄉人如此提防呢?
這個疑問沉入楊瀾心中。藏了起來。
之後。楊瀾便來到了城東。在城東。他到也不是一無所獲。至少知道了範縣的富戶和豪族都有哪些?他們分別是什麼姓氏。不過。也僅此而已!這收穫可以說是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