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21杜光輝上樓,到林一達書記的辦公室,問道:“林書記,上午的茶葉會,你去參加吧?還等著你強調呢。”
“啊,啊,光輝書記啊!坐,坐。”林一達抬起頭,在手頭上的文件上批了一行字,然後簽上自己的名字,才道:“是茶葉會,是吧。啊,對,茶葉會,今天上午。不過,我另外有個接待任務啊,請書懷縣長強調吧。啊!”
“這…這可是安排好的。林書記,你看…”
“書懷同志是縣長,一樣嘛。好吧,光輝書記。”林一達說著,桌上的電話響了,他接起了電話。
杜光輝搖了搖頭,出來了。下樓梯時,他正好遇見李長。上次因為藍天木業的事,杜光輝和李長有一點小不愉快。當然,沒有破面子,所以見著面,還是互相點點頭,說說話的。李長笑道:“光輝書記這麼匆忙,有事吧?”
“是啊,是啊。上午開茶葉會。林書記說好參加的,現在卻又…”
“啊,林書記上午到藍天木業去調研。”
“啊!”杜光輝回到辦公室,又給琚書懷縣長打電話。琚書懷不在,杜光輝又打他的手機,沒人接。杜光輝心裡有點急了。會議議程安排上寫著縣主要領導指示的。而且,杜光輝也希望他們過去。主要負責人參加,是對事情的重視。開會就像宴席,主要領導就同酒一樣。宴席沒了酒,大家低著頭,風捲殘雲,了無生氣,兩十分鐘,就解決了問題。會議少了主要領導,檔次就上不上來,貫徹起來就差了一個層次。更重要的,沒有主要領導參加的會議,往往就帶有很強的部門,缺乏全局。也就是考慮這些,計劃茶葉會時,杜光輝特地強調要請書記或者縣長參加。為此,他專門向林一達作了彙報。林一達說這是好事,我參加。
林一達這麼一說,杜光輝就指望上了。哪知道…
不僅僅林一達,琚書懷也聯繫不上。會議定在九點,現在是八點三十,杜光輝只好往會場去了。
會場就設在縣委招待所的會議中心,杜光輝一進去,會議裡剛才還嘈雜的聲音,立即就小了下來。副縣長王雨平和兩辦的分管副主任都已經在旁邊的休息室等著了。
杜光輝問:“都來齊了吧?”黨辦的主任說:“下面的都到齊了。縣直還有個別單位沒到。”
“啊,還有五分鐘嘛,再等等吧。按時開會。”杜光輝問王雨平:“書懷縣長,你看見了嗎?”
“沒有。早晨好像到辦公室去過。聽說要下去吧。”王雨平答道。
“啊。”杜光輝望著王雨平,心事重重地應了聲。
九點到了,主任問杜光輝:“杜書記,是不是?林書記他?”
“林書記有事不能來了。開吧!”杜光輝道。
一行人從休息室到了會議室,主席臺上的席卡,還設著林一達的。杜光輝讓人拿了,他剛剛坐定,琚書懷電話來了,說不好意思,剛才沒有聽見。我到林山礦來了。是不是茶葉會的事啊?不是說好一達書記參加了嘛?
杜光輝拿著手機,到了休息室,說一達書記臨時有事。原來想請書懷縣長來強調的。可是…
琚書懷說那不好辦了。林山礦回到縣裡要一個多小時,我來回一跑,你的會也結束了。就你強調吧,你是副書記,又是主抓茶葉的,你強調最合適。
杜光輝說現在也只好這樣了。回到會議室,他調整了一下會議的議程,原來定的由杜光輝主持,王雨平作主報告,林一達最後指示;現在改成了主任主持,王雨平主報告,杜光輝最後作指示。王雨平主報告結束後,還穿了玉樹鄉的茶葉開發。
會議按照議程,一項一項地進行。王雨平主報告後,玉樹鄉的李開書記上臺來作。杜光輝聽著,卻總是想到高玉。會議通知山區鄉鎮是書記、鄉長同時參會的。杜光輝朝臺下看了看,沒有看到高玉。他問旁邊的主任:“玉樹的高鄉長呢?好像沒來。”
“是沒來。李書記說高鄉長身體不太舒服,請假了。”主任說。
杜光輝心裡咯咚一下,但嘴上卻沒說什麼。輪到他作指示了,他清了清嗓子,看了一下整個會場,然後道:“今天這個指示,本來是要由縣委的林書記作的。現在由我來作了。這其中的原因,我不想在這個地方說。但是,我很有些想法。茶葉工作也是全縣整體工作的一個方面,茶葉工作對山區經濟的發展,對山區老百姓的脫貧致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是我今天堅持要召開這樣一個全縣茶葉工作會議的目的所在,也是意義所在。”會場上有人在說話了,杜光輝繼續道:“窩兒山的茶葉開發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剛才玉樹鄉的李書記詳細介紹了有關情況,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了。茶葉開發雖然不可能像礦山開發那樣,立竿見影;但是,這是一項綠產業,環保產業,朝陽產業,更是惠及千家萬戶的產業。任何把這項產業當作應付、當作無意義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錯誤的。”杜光輝停了下,底下的聲音小了。他一開口,底下人說話的聲音也起來了。
“底下誰在說話呢?要不這樣,我們歡這位說話的同志到臺上來說話。大家鼓掌!”杜光輝突然提議道。
一片寂靜,接著是涮涮的掌聲。杜光輝笑著,說:“我也不是存心要讓這些同志為難。但是,會議得有會議的紀律。有話可以會後說,這樣,是對人的最起碼的不尊重,更是對茶葉工作的高度不重視。如果這樣,何必來呢?”杜光輝接著談到了即將開始的茶葉基地開發,談到了省裡已經定下來的項目。說著,說著,杜光輝自己到自己就像一個演員,在空空的臺上唱獨角戲。原來定好了的演員,臨時卻都有事了。只剩下他一個人,還得在臺子上,撐著場面。他不住有了一絲悲涼。
臺下很靜了,杜光輝道:“茶葉開發是個長期的工作,大家都知道,我是個掛職幹部。在桐山,我只呆一年。現在已經呆了一半了。我完全可以完另外一種生活。但是,我選擇了發展茶葉。我就是想:作為一個下派掛職幹部,雖然時間只有一年,也得紮紮實實地為老百姓做點事。我要做的事,就是茶葉開發。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通過大家的共同奮鬥,桐山的茶葉能夠打出品牌,做出名氣,闖開市場,獲得效益。若干年後,如果有人再提到桐山的茶葉時,會記得一個叫杜光輝的掛職副書記。我就足了!謝謝大家!”杜光輝說完最後的四個字時,眼角在些發酸了。會場上先是沉默,接著是掌聲,熱烈而真誠的掌聲。杜光輝想:人心總是人心,雖然都是掌聲,可是內容卻不是一樣的。
會後,幾個山區鄉鎮的領導找到杜光輝,要求將茶葉基地開發的任務,落到他們所在的地方。杜光輝說我謝你們,可是項目得一步步做。下半年,如果爭取得好的話,每個鄉鎮都會有一些的。這些主要是示範,至於大面積的發展,可能還得靠自力更生。
吃飯時,杜光輝找到李開,問高玉怎麼了?李開說:“杜書記這麼關心高鄉長啊。她要是聽到了,一定從上爬起來的。她重冒了,拖了下,現在在吊水。”
“你回去告訴她,馬上省農科院的專家要來,讓她準備下,到時要到窩兒山。這些專家,可都是茶葉方面的權威啊。”杜光輝叮囑李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