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行獵爭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次一早,晨光初霽,冬狩宿營內便傳來隆隆鼓聲,各軍挑選出的五千名冬狩士兵開始準備了。
澠池縣以鹿多聞名,這裡生活著數十萬只肥鹿,既有崤山鹿鳴這樣的美景,也有京城內崤山鹿這樣的佳餚。
正因為鹿多,這裡也生活著為數眾多的虎、豹、狼、豺等食猛獸。
各軍將軍們早就商定下了比賽規矩,一虎抵三豹,一豹抵四狼,一狼抵十鹿,至於各種鳥雀,只算羽豔麗的山雉、錦雞,其餘皆不作數。
武則天的金頂寢帳內,韋團兒正細心地給武則天梳頭,同時笑道:“莫非聖上也要披掛出獵,打一頭虎回來?”武則天初試野趣,心情極好,她笑道:“朕年輕時倒過幾只鳥雀,現在哪裡還有那種體力,不過看到豐盛的獵物,朕還是會很高興。”她媚眼一瞥旁邊站著的薛懷義,又笑道:“不過薛大將軍今天可要試試弓馬,給朕獵一頭虎豹回來,不許讓朕失望。”薛懷義只是賣藥出身,連步都不會,哪裡還談得上騎,莫說虎豹,用彈弓打一隻麻雀他都辦不到,不過一頭死虎他倒可以做到,下面人自會奉承他。
他剛要答應,韋團兒卻給他使了個眼,無意地摸了摸頭,薛懷義頓時恍然,摸著自己得光頭笑道:“陛下若喜歡,微臣十隻虎都沒問題,只是和尚虎,聽起來好像有點怪異。”武則天哈哈大笑,“是朕疏忽了,你是得道高僧嘛!怎能讓你親虎,還是讓朕的子孫們辛苦一下,寬朕的爭功之心。”她隨即對上官婉兒道:“去傳朕口諭,皇族宗室,外戚諸王,每人皆須鹿兩隻,若不足,今晚罰酒十碗。”
“婉兒遵旨!”見上官婉兒離去了,韋團兒又迅速給薛懷義使個眼,薛懷義會意,上前躬身笑道:“微臣雖然不能殺生,不過可以監獵,微臣願出巡監督,不許皇族外戚行獵作弊。”武則天欣然點頭,“還是卿所慮周全,朕就封你為冬狩監,監督眾人行獵,去吧!”薛懷義不過是找個藉口暫時離開,他建議這次冬狩另有目的,哪有心思去監督眾人打獵,他出了大帳,立刻帶領數十名武僧騎馬向東北方向奔去。
曠野里人喊馬嘶,一隻只蒼鷹在頭頂盤旋,數千士兵和數百名王公大臣早已躍躍試。
千牛衛出動了兩千士兵,除了要保護出獵的親王和高官外,還有五百餘人是自己獵隊,五百人分為二十五隊,二十人為一隊,由一名直長統帥。
李臻雖不是直長,但武攸緒也讓他率領一隊,他是第十七隊,手下有二十名士卒,李林甫和杜進也在他手下。
“大家列好隊,跟緊我,不要走散了!”周圍十分吵嚷,人馬混雜,李臻對二十名手下高聲大喊,若不跟緊,隊伍出發時萬馬奔騰,很容易被衝散。
這還是他第一次統帥手下,心中未免有點緊張,不過他考慮得很周全,給每個手下士兵發了一鵝,在頭盔之上,在隊伍中格外顯眼,這樣就不容易被衝散。
就在這時,出獵的號角聲驟然響起,‘嗚——’千號齊鳴,在原野上回蕩,無數支行獵隊伍一起衝了出去,李臻的馬速雖快,但他要等待二十名手下,特地放慢了馬速。
一層薄薄白雪覆蓋的草地上萬馬齊奔,除了軍隊士兵,還有各個王府自己的侍衛,他們帶著獵鷹獵犬,準備得很充分。
行獵大軍剛開始很密集,隨著路程拉長,隊伍之間也漸漸散開了。
李臻率領二十名手下沿著一條小溪疾奔,他在敦煌過鹿,知道沿著溪水必能找到鹿群。
“老李,前面溪水有分岔,我們走哪一邊?”隨著李臻被武攸緒器重,命他統帥一隊,李林甫對他的稱呼也有了變化,從直呼其名變成了稱呼他老李。
李臻催馬上前細看,一條向東北去,另一條則向西北,他沉一下對眾人道:“向西北是崤水,這條小溪必然注入大河,而東北方向則是大隊人馬途徑,我想鹿群都會被驚入森林,不如向正北方向走。”他是首領,眾人自然聽他的意見,李臻一縱馬,離開了溪,率領手下向正北方向的森林內奔去。
奔出不到一里,面見大群鹿狂奔而至,足有數百頭之多,見前面有人,鹿群又調頭向西奔逃,李臻和手下大喜,紛紛張弓引箭,鹿群一片哀鳴,瞬間被倒了十幾頭,僅李臻一人便倒四頭。
手下們還想追趕鹿群,李臻一擺手止住了眾人,“噤聲,你們聽!”眾人紛紛勒住戰馬,豎耳細聽,隱隱聽見幾聲虎嘯,眾人頓時大驚失,最後一聲虎嘯分明就在他們附近。
“速退!”李臻大喊一聲,他喊聲剛落,只見一頭吊睛白額斑斕虎從一人高的灌木叢後一躍而出,他正好面對李林甫,李林甫下戰馬嚇得一聲嘶叫,前蹄高高躍起,將李林甫掀翻在地。
眾人的戰馬都嚇得調頭奔逃,幾匹戰馬甚至癱軟在地上,李臻的下寶馬雖然與眾不同,但也嚇得噠噠後退十幾步,而就在這時,李臻拉弓如滿月,一箭向虎頭,這一箭快如閃電,力量強勁,從猛虎左眼入,一支箭入大半,只剩箭尾在外。
猛虎痛得嘶聲大吼,虎嘯震林,李臻的戰馬也嚇得後腿不穩,半跪在地上,就在猛虎搖晃了兩下頭,準備奔逃的瞬間,李臻的第二支箭疾而至。
‘噗!’一聲,羽箭入了猛虎右眼,猛虎兩眼皆瞎,在空中失去平衡,一頭轟然撞在樹上,便趴在地上不動了。
這時,李臻才發現,猛虎的股上還著一支箭,原來有人先中了它。
他跳下戰馬,拔劍慢慢走到猛虎面前,只見眼中鮮血順著兩支箭汩汩出,他蹬了猛虎一下,虎身巍然不動,這隻體型龐大的猛虎已經死去了。
“老李,它死了嗎?”後面的李林甫爬起身,戰戰兢兢問道。
李臻點點頭,“它已經死了!”就在這時,不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有人大喊,“在那裡!”只見二十幾人騎馬向這邊快速奔來,片刻便奔至他們眼前,為首是一個頭戴金冠的年輕人,身穿一件紫袍,束玉帶,身材顯得略胖,看起來倒是滿臉溫和。
他後面還跟著一名少年,十二三歲左右,和年輕人打扮一樣,不過卻長得十分俊秀,一雙異常明亮的眼睛,充滿了興奮和動。
在後面是他們的侍衛,眾人都手執弓箭,個個威風凜凜。
李林甫卻認識這兩人,他上前單膝跪下行禮,“在下李林甫,參見壽郡王和臨淄郡王。”李臻卻微微一怔,他聽說過,壽郡王是李成器,臨淄郡王是李隆基,都是李旦之子,後面的少年應該就是後的唐明皇,不過他見識已多,對這種層出不窮的名人早有免疫力。
他立刻隱隱猜到,這隻猛虎股上的一箭,應該就是他們所,他不聲地望著他們兄弟二人,看他們怎麼處置此事。
李成器向李林甫微微欠身回禮,便催馬來到這頭猛虎前,兄弟李隆基也跟在身後,儘管他們也知道猛虎已死,但這頭猛虎撲在地上的威嚴還是讓他們心生畏懼,不敢靠近。
李成器看見了猛虎雙眼的兩支箭,心中十分震驚,要知道猛虎極為靈活,能瞬間躲避危險,要中它眼睛幾乎不可能辦到。
偏偏眼前這頭猛虎的兩隻眼睛都被瞎,箭矢幾乎入頭顱,這需要何等的速度和力量?
他又回頭打量李臻,只見他身著千牛備身的軍服,身材高大,儀表堂堂,正目光淡然地望著自己。
雖然他們之間地位相差懸殊,但李臻這兩箭給李成器帶來了極大的震撼,他不敢擺架子,拱手笑道:“請問這位軍士貴姓?”旁邊李林甫嚇了一跳,這兩位可都是郡王啊!李臻竟然立不拜,這…。這未免太不符合禮儀了。
他正要提醒李臻,李臻卻微微躬身行禮道:“在下敦煌李臻,參見兩位郡王殿下!”
“你就是李臻!”李成器大吃一驚,原來眼前這個年輕人就是李臻,李成器早就聽聞他的大名。
李成器的失態讓周圍所有人都到驚訝,李林甫本想提醒李臻要知禮,他卻發現自己還是閉嘴比較好。
李臻也心中奇怪,這個李成器怎麼會知道自己?他忽然想起上官婉兒給自己說過,彌勒舍利是李旦所獻,而李成器正是李旦的嫡長子。
李臻立刻明白過來,王元寶一定就是受這個李成器之託,去高昌爭奪舍利,那麼李成器知道自己也不奇怪了。
後面的李隆基卻一頭霧水,他上前小聲問道:“阿哥認識他嗎?”李成器點點頭,“我知道他!”他又對李臻笑道:“李老弟,我們應該打過道了。”李臻也淡淡笑道:“正是,不過那時我並不知道是殿下。”
“如果你知道是我,會怎麼樣?”李成器又追問道。
“應該沒有什麼變化,殿下應知道我當時身不由己。”這時,李臻的手下也紛紛歸來,聽著兩人猜謎似的對話,眾人皆面面相覷,不明所以,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二人打過道。
李成器看了眾人一眼,回頭對兄弟李隆基道:“我們走!”李隆基有點不捨望著那隻猛虎,猛虎股上的一箭就是他中,但他也明白,那遠遠不是致命傷,真正死這隻猛虎之人,是這名侍衛李臻,他嘆了口氣,轉身要跟兄長離去。
李臻卻笑道:“這隻猛虎不扛走嗎?”李成器回過頭,看了看猛虎笑道:“我可沒有這種本事,扛回去只會是欺君之罪,多謝你的美意。”李臻卻搖了搖頭,“我並不是說這頭猛虎是你所獵,我是送給臨淄郡王,沒有人會說他。”李隆基的心頓時熱了起來,滿懷期待地望著兄長,李成器沉一下,便笑道:“那就多謝了!”他吩咐侍衛幾句,五六名侍衛上前扛起了猛虎,李成器向李臻一抱拳,轉身便快步離去。
直到他們走遠了,李臻才回頭對眾侍衛們笑道:“我們再繼續搜尋,相信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穫。”眾侍衛皆答應一聲,上前收拾先前倒的肥鹿,李林甫走到李臻面前,暗暗向他豎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