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四十四章:意料之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徐直清點了點頭道:“我們和遼人在背面和西面打過數仗,但是敗多勝少,這遼國的騎兵兇猛就是一個主因,相信這個餘尚書應該省得的。”秦宇小心道:“如此就好。”徐直清微笑道:“沒想到,你對用兵一事也頗有研究。”秦宇道:“只是平裡和人聊的時候,自己瞎想的。”徐直清嘆道:“與遼人一戰,關係到我大楚的百年基業,不能有任何閃失啊,多考慮總比少考慮好。”徐直清接著道:“我今會去向皇上稟明,秦侍郎,你年紀尚輕,他前途不可限量,老夫為官多年,有幾個字想送給秦侍郎。”秦宇心中一動道:“請丞相賜教。”徐直清捻鬚笑道:“審時度勢,順勢而為。”秦宇躬身道:“多謝徐丞相指點,下官一定銘記在心。”暖閣,皇上一邊批閱奏摺,一邊在聽徐直清的講述。

徐直清講秦宇的朝廷向地主官紳借錢的想法一一講給李玉基聽,李玉基聽到後來,放下了手中的奏摺,開始仔細的聽徐直清,一直講到後面的賦稅改革,當然,秦宇所說的節一事,徐直清並未提及。

李玉基臉上出詫異的神情道:“你說的這些都是秦宇所說的?”徐直清點頭道:“正是,老臣也是有些不信,他如此年輕,卻有如此見識,實在是出乎老臣的預料。”李玉基沉思片刻道:“徐愛卿,你覺得他的建議是否可行。”徐直清肯定道:“秦侍郎所言,老臣也是相當贊同,只是如何實施,還需要和各部詳細商討方可,賦稅改革此事關係長遠,須得從長計議,但是這籌款一事,怕是耽擱不得啊。”李玉基點頭道:“那愛卿覺得,催款一事該如何開始。”徐直清道:“此事第一不可大舉聲張,而且籌款必須要去各地和當地富紳地主商議,爭取主要的富紳地主都同意才行,江浙一帶富甲天下,朝廷只需要派得力之人先去江浙一帶先籌集,如果江浙籌款之事可成,則全國可成也。”李玉基咳嗽了兩聲道:“徐愛卿所言甚是,那徐愛卿覺得派誰去更好。”徐直清道:“老臣以為既然是秦侍郎提出這個建議,想必更有理由說服當地富紳地主,所以老臣建議派秦侍郎去。”李玉基閉上眼睛,想了一會道:“這樣安排也好,你擬一道聖旨,讓秦宇以欽差的身份去一趟江浙。”徐直清連忙應是。

第二早朝,李玉基當庭宣旨派戶部侍郎秦宇為朝廷欽差大臣,奉命去江浙辦差,至於辦什麼差,別人都不知道,只是聖旨中賜予了秦宇尚方寶劍,有先斬後奏之權。

一時朝野議論紛紛,誰都不知道這從哪裡冒出一個小子叫秦宇的,居然不聲不響的當起了欽差大臣,還有尚方寶劍在手。

秦宇當時聽到這個消息也是一震,他將想了一晚的想法全盤託給徐直清聽,主要是要在朝中有一個自己主動的靠山,從而藉助徐直清之力一步一步向皇上靠攏,他原本以為自己這番想法,徐直清會以他自己的名義告訴皇上,但是沒想到徐直清一點沒有搶功的意思,全盤告訴了皇上,現在皇上雖然聖旨中語焉不詳,但是秦宇心知肚明,此去江浙就是一個任務-討錢。

秦宇早朝後居然被叫去了暖閣,能去暖閣的官員除了徐直清和三公之外,只有幾位王爺和尚書大人了。

秦宇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和皇上接觸,掌心全部是汗。

李玉基彷彿看出了秦宇比較緊張,微笑道:“此處只有我和徐丞相兩人,你不必拘謹。”秦宇低頭道:“謝皇上。”李玉基道:“聽說這個向富紳地主借錢的法子是你想出來的?”秦宇沒有客氣道:“是,皇上。”李玉基點了點頭道:“很好,朕這次派你去江浙,事關重大,江浙如果能成,則成功了一大半,你肩上的擔子不輕啊。”秦宇道:“臣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李玉基從旁邊拿出一張蓋了玉璽的信箋道:“你此去江浙,如需協助,拿這個去各州府,自當全力協助你。”秦宇恭敬的接過來道:“多謝皇上。”李玉基意味深長的道:“好好辦差,不要讓朕失望。”秦宇腦門上一粒汗珠險些滴了下來,恭敬道:“臣一定不會辜負皇上的期望。”李玉基閉上眼睛道:“你先下去吧,此行需早出發,早去早回,有其他需要,徐丞相自會安排,還有賦稅改革一事,事關重大,而江浙向來為我大楚的糧倉,你此去江浙,也可詢問當地農人和官吏,也好方便以後行事。”秦宇應了一聲跪叩後退了下去。

仁王府中仁王爺也正在對葉若兮安排著什麼。

仁王爺道:“今皇上讓秦宇以欽差的身份去江浙一帶辦差。”葉若兮驚道:“欽差,怎麼可能?”仁王爺苦笑道:“我也不知道這背後是何原因,實在是大大出乎我的預料之外。”葉若兮忙道:“皇上怎麼會認識秦宇,他才剛剛不過進京幾而已。”仁王爺臉上同樣是不解的神情道:“我也是很奇怪,這秦宇剛進京時明明是吳仁在安排一些,這怎麼一下子變成皇上的紅人了,難道明軒和皇上…”旋即仁王爺又搖了搖頭。

葉若兮聽到秦宇竄升如此之快,心中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除了驚奇之外竟有一絲歡喜。

葉若兮小心道:“那王爺叫我來的意思是?”仁王爺哼了一聲:“我不知道秦宇究竟和皇上如何搭上的,但是這秦宇確實是有一些本事,他秦家在豐縣就是一個富商而已,風堂也徹查過,家世並無可疑,沒想到居然在進京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從一個從六品升到了三品,還成了欽差,掌有先斬後奏之權,看來我當時的計劃不得不改一改了,你這次要跟隨秦宇去一趟江浙。”仁王爺和葉若兮在秘密代的時候,在京都的另一側,有三個同樣不解的人正湊在一起。

盧尚豐和吳仁分別坐在兩邊,中間的正是當朝的二殿下李明軒。

盧尚豐似乎有些妒忌的道:“二殿下,今這事透著詭異,這秦宇到戶部不足一月時間,居然以欽差的身份出去辦差,而我居然一點消息也沒有得到。”李明軒哼了一聲道:“我也沒有想到,居然會這樣,吳仁,當時你確定此人身世清白,和朝中大臣沒有關聯。”吳仁點了點頭道:“我查過,確實身世清白,只是豐縣一富商之子而已。”李明軒恨恨道:“當時威遠公找我的時候,我就覺得奇怪,堂堂威遠公怎麼會找我要我提這個人為戶部侍郎,當時也沒在意,就答應了,沒想到居然有了今的局面,他秦宇如何和威遠公有勾連的。”盧尚豐第一聽到,忙問道:“不是皇上嗎?怎麼是威遠公推薦的。”李明軒緩緩道:“如果是皇上,對秦宇我自然會加倍小心,也定會告訴你要加倍小心。”盧尚豐跟隨李明軒多年了,知道這其中定是李明軒和威遠公王仁偉之間有什麼易,所以連他也瞞著。

吳仁道:“我也不是很明白,為什麼威遠公會推薦秦宇,這秦宇和威遠公可是從無瓜葛的。”李明軒冷笑道:“不管他秦宇是和威遠公有什麼關係,對我們來說,不能讓他壞了我們的大事,如果能夠拉攏,就拉攏,不能拉攏,也不能讓他成為我們的障礙。”吳仁心中一凜,盧尚豐陰陰一笑道:“二殿下,這次他去江浙是領了皇上的命令的,但是這江蘇的知府李明才在江蘇當知府當了這麼多年,無論他要去江蘇辦什麼事,難道能繞的開這江蘇知府?”李明軒道:“這個讓吳仁去辦,加急通知李明才。”吳仁道:“是,二殿下。”京都秦府。

紅燭之下,劉秀芸的小臉通紅,在紅燭卜拉不拉的聲響中更顯得嬌豔。

秦宇想了一想,終於道:“芸兒,過幾我怕是要去一趟江浙了,此去要費不少時。”劉秀芸一驚道:“江浙,去那邊幹什麼?”秦宇於是將皇上賜他欽差的身份,秘密去江浙一帶籌款的事情詳細的講了一遍,雖然秦宇講得輕鬆無比,但是劉秀芸聽著臉越來越難看。

秦宇講完,劉秀芸怔怔的在那不說話,臉居然看起來有些蒼白。

秦宇心疼的道:“芸兒,朝廷中有規矩,欽差出去辦差是不能攜帶家眷的,因次還不能帶你前去,不過你放心,你相公一定不會有事的。”劉秀芸苦笑道:“相公,此去江浙,千里迢迢,你叫芸兒如何放得下心。”秦宇笑道:“我以欽差身份去辦差,各地州府都受我挾制,你怕什麼。”劉秀芸幽幽道:“這一個多月來,芸兒實在經歷太多了,芸兒沒有別的願望,只是希望和自己相公平平安安的,至於其他,芸兒一向不敢奢望太多。”秦宇心中動,將劉秀芸擁入懷中道:“芸兒,你放心,你相公答應過你,一定要陪你慢慢變老,等到我們子孫滿堂,老得都掉光了牙齒,我也要這般擁著你。”劉秀芸聽著秦宇這番話,心中不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