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我得不到的就讓別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蕭曇猜不透這個柳星竹究竟在打著什麼主意,主要是因為這件事和他的祖父雲王扯上了關係。
如果不是雲王叫他來到萬寶樓,來找柳星竹,而是他自己來到此處見到這個人,他可能只會覺得這個柳星竹是刻意討好他,其實是想要搭上雲王府這條線。
他其實從來都不相信那些賣藝不賣身的女子真的就有多清白。確實是有這樣的人的,但卻少的可憐。
大多敢說自己賣藝不賣身的,必定都是花魁級的人物。她們有著特別的魅力,即便不靠身體來引男人,也一樣能夠在這個風塵圈子裡混的風生水起。
這樣的人,從來不缺男人為她一擲千金。所以,那些賣藝不賣身的人大多都是些真正的有錢人。
這樣的人,到了一定的高度,其實想要為自己贖身已經不算多困難的事情了。哪怕老鴇子們不願放棄這顆搖錢樹,但是隻要稍稍動點腦子,或者請幾個人來配合她演一齣戲,付出多一點的金銀,就總能找到脫身的法子。
而她們若是甘願留在青樓,繼續以賣藝不賣身這樣的噱頭來勾住男人,就代表這些人本身其實並不是很在乎所謂的貞節是否有損,她們真正的目的其實還是待價而沽。
蕭曇一直不太理解那些戲臺上唱著的痴心女子負心郎。那些唱詞裡的女子大多都被賦予了青樓女子的身份。
她們不幸落風塵,她們心中充滿了被愛的渴望,她們遇上了自以為的真愛,甚至不惜散盡錢財,不惜付出一切,或飛蛾撲火撞個頭破血,或是在男子功成名就前傾囊相助,最後卻被始亂終棄嫌棄她青樓女子的身份,最後香消玉殞。
蕭曇一直對此嗤之以鼻。
嫌棄那不是當然的嗎?
就算那男子心中顧念舊情,可世俗的眼光卻也迫著他們無法兌現承諾。
考取功名是為了什麼?光宗耀祖光耀門楣啊。
可若是娶了一個青樓女子為,外人指指點點,世俗全不認同,要真是考上了科舉,恐怕還會有御史參你一本,說你私生活不夠檢點。
不是說男人始亂終棄就是對的,無需為此揹負罵名,無需對曾經痴心於他的女子負起責任。問題是,你一個痴心女子一開始將真心賦予一個去逛青樓的男人,這本身就是很大的問題。
真正痴心的男人誰會跑去逛青樓?
在青樓認識的女人,卻要接受她的幫助,說著甜如糖的情話,收了青樓女子的銀子,去追求未來的一片坦途…
蕭曇在聽那些戲臺上的戲子苦情的唱著薄情郎的戲碼時就很想說一句,正兒八經的男人誰會接受自己女人的給銀子時臉不紅心不跳的?
這不是歧不歧視的問題,這個時代就是男子為天的時代,有骨氣的男人若是要靠著女人賣身的銀子來壯大自己,這本就是一件很沒尊嚴的事情。
將自己的一片真心託付給一個賤男人,不是傻是什麼?
所以蕭曇一直對青樓女子有著很冷靜的區分。他不相信那些戲本里苦情的青樓女子會出現在他的生命裡。就比如這個柳星竹,她是萬寶樓的花魁,且還聽說她並沒有真正的賣身給萬寶樓,只是簽訂一份隨時可以自己贖身的條約,且這契約是受官府保護的。
這種契約本身並不違反規則,若是自己有能力賺夠了贖身的銀子,將自己贖出去從良也並無不可。只是,這個贖身錢的多少就要當事雙方自己認定,隨後雙方去官府備案,便可生效。
當然,朝廷之所以製造出了這樣的法度,其實是因為若是雙方要將契約在官府備案,無論是備案之初還是某一方有能力為自己贖身後都需要到官府繳納一筆不菲的銀子。
這其實是二十幾年前,大周發生過大災,國庫空虛時頒佈的一系列充盈國庫的提案之中的一種,一直沿襲至今。因為這個條例也給了那些為奴之人能看到未來光明的希望,所以倒也深受他們的擁戴。至於主人一方,協商多少銀子可以為自己贖身之事,就憑雙方自己定奪,官府不會手,所以若是不想放人的,大可將贖身錢定的高一些,所以對他們而言也沒有太大的衝擊。官府白得了銀子,但其實就影響上來說卻並不大,反倒沒有多少人提出反對,便輕鬆通過了這條法令。
柳星竹一開始就跟萬寶樓簽了這樣的契約。以她的姿,以她的才華,想要賺足了贖身銀子並不是難事。但是,她一直都安心的待在萬寶樓,遊走於各種男人之間,卻又堅守著賣藝不賣身的原則,輕鬆將這些男人玩於鼓掌之間。你若說她是個潔身自好的女子,蕭曇卻是不信的。
蕭曇想過,柳星竹的這種反應會不會是也想要入雲王府為妾。就如同綾清已經成了他的妾室一樣,進入王府,其實也是一個一步登天的機會。雖然以她青樓女子的身份只能做個小妾,還是那種不太入的妾室,可畢竟那也是入了貴人堆裡。將來不論他是否能成為皇帝,但至少也會是個王爺。身為王爺的妾室,那也是尋常人難得的幸運。
但是,若是如此,此人為何能夠驚動祖父?以祖父的身份,如何會對一個青樓女子這般在意?
蕭曇有些想不明白,卻隱隱察覺到此事可能跟蒙王府有關。
蒙王府那位,也不知道是吃錯了什麼藥,一開始就跟他不對付。當然,他遇上蕭遇時也是如此,雲王府和蒙王府鬥了大半輩子,長輩間的恩怨也就自然而言的繼到了小輩之中。
他們同為孫輩的人,都在盡力博得祖父的歡心,希望能夠接手王府,那麼最先要做的,就是要替長輩分憂解難,讓長輩對自己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