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萬里行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手機裡孫海寧的聲音斷斷續續,顯示那邊的信號並不太好,卻能聽出教授的心情不錯:“小李,我在喀則,你猜我吃到什麼了?”孫海寧教授一直在做陶然魚的人工養殖技術研究,前段時間他改變方向,打算尋找合適的天然水體,想看看“雲夢魚苗”在野外放養的條件下,能不能保持本身的優良狀,不生退化。
在千島湖、浙西山區搞的幾個實驗基地,並沒有取得什麼進展,主要原因在於水體的汙染比較嚴重,哪怕是山上的山泉水,看起來比較乾淨,也達不到需要的嚴苛要求。
西藏喀則是申城市對口扶貧地區,申城市不久前組織一批專家學者前去考察,孫海寧也是成員之一。
李彥這會兒正在水空間忙活,他對西藏的瞭解不多,看到寧小雪距離自個兒比較遠,就笑著開了個玩笑:“這麼神秘,是不是犛牛鞭?”
“小傢伙!”孫海寧笑著罵了李永一句:“行了,我記下了,回去的時候一定給你帶兩隻犛牛鞭回去,作為你結婚的彩禮。”李永如今已經跟孫海寧混得比較,說話沒有什麼忌,沒想到高學歷的文化人說話也很直接,連忙告饒:“偶不需要那個東西,到底吃了什麼,孫教授你就直說。”手機裡響起孫教授朗的笑聲:“魚,我在這邊吃魚了。”李永就納悶,吃魚有什麼好說的,他可是天天要吃魚:“孫教授,你是不是很長時間沒有吃到魚,給憋壞了?”
“小傢伙不要亂說,我告訴你,西藏人不吃魚,這邊的魚不要太多,”孫海寧連忙反駁:“我在這邊吃到一種魚,味道跟陶然魚非常接近,這裡的環境也非常好,我在想,要是能在這裡放養雲夢魚,說不定能保持狀,不會退化。”孫海寧一直在尋找不讓雲夢魚苗退化的辦法,沒想到在喀則有了現。
李永一開始也高興,很快就覺得不太對勁,就算喀則那邊有條件養魚,養出來又能如何?總不能從西藏運魚。
距離太遠,成本太高!
孫海寧卻不管那麼多,不停說這次沒有帶些魚苗出來,無法進行試驗,就問他能不能通過航空託運一點雲夢魚苗到西藏,讓他在那邊試試看。
“如果能夠成功的話,就可以對這裡的水體樣本進行研究,有可能找到人工養殖的方法。”孫海寧的要求,李永無法拒絕,憑著空間魚,他用一年多的時間賺了近百萬,衣食無憂,也已經知道。
李永不介意空間魚能夠通過養殖,讓更多的人吃上,特別是雲夢魚,如果不退化,或者至少達到天池魚的品質,那麼其保健作用,將使那些癌症、毒症患者康復有望。
李永覺得自個兒的錢已經夠用,不介意做些別的事情。
聽到李永答應下來,孫海寧就顯得很高興,就讓李永上網,給他一些喀則的照片。
今天宋妮娜不在,李永和寧小雪就在水空間活動,筆記本放在木屋那邊,通過無線網卡,可以同外面屋子裡的無線路由器連接,在水空間裡可以直接上網。
李永跑過去打開電腦,登錄qq郵箱,看到孫海寧過來的郵件,通過文件中轉站,有一個好幾百兆的附件。
暈了,看來拍了不少的照片,李永只好打開qq旋風,慢慢下載,跑到菜地裡,摘了條黃瓜,咬嘴裡脆脆的,水水,還有淡淡的甜香。
過去這段時間,陶然居的運營逐步走上軌道,特別是養殖基地採用梯次放養,如今已能夠持續供應餐館和休閒魚塘的需要,李永就不再做魚販子,只是定期不定期提供一些“雲夢魚苗”養殖基地的存在,使得李永變得更輕鬆,也更加安全。
水空間還是在不斷擴大,終於在不久前升到七級,李永左想右想,最後還是跑到吳淞口,選擇模擬一條長江。
這一次沒有出現意外,選擇確定以後,水空間中就出現了七塊水體,一目瞭然的一條“小河”既沒有長江那麼長,也沒有那麼快,大體卻能看出長江的形狀,一端的兩岸是平地,而另一半則是連綿起伏的“小石丘”很顯然,這是“幼年”時期的長江,不管是水體還是江岸,都是縮微版的。
這樣的環境對李永來說,不會太陌生,不像“尼斯湖”那樣,一直看不明白裡面有什麼,總覺水裡、山裡都比較危險。
此刻的長江就是一條小河,裡面甚至也有一些魚蝦,不過都很小,長得似乎也不快,裡面的水也顯得比較渾濁,全然沒有原先幾處水體的清澈澄明。
這次升級,也沒有給李永帶來太多快,甚至就如同雞肋一般,沒有什麼作用。
李永甚至沒有將別處的魚蝦放養到“長江”那裡的水看上去並不乾淨,只能先放著,看看裡面的原始魚蝦如何生長。
至於“尼斯湖”李永三天打漁、兩天賣網,也在裡面開闢了一條小道,大概能夠“環湖”三分之一左右,卻沒有在岸上現什麼活物,倒是從林子裡摘了些野果子,味道還算不錯。
“尼斯湖”顯得很神秘,李永的探索也不徹底,始終沒有將裡面的情況清楚。
包括“尼斯湖”在內的水體都在不斷擴大,水岸自然也跟著變大。
如今,幾處岸上種植的蔬菜已經形成規模,基本上想吃啥都有,而那些果樹,居然也在天的時候開花了。
水空間裡沒有季節,似乎能夠據不同物種的需要進行控制,反正李永呆在裡面總覺得很舒服,就好像有個隨身空調似的。
桃樹、梨樹、杏子樹…同枇杷、橛子×子樹一起開花,說起來,也是人間奇景。
李永啃了一條黃瓜,又摘了點番茄、豆角、茄子、辣椒,撈了條魚,做了個茄子燉魚,還有清炒豆角,西紅柿蛋湯,和寧小雪兩個人吃得飽飽的,再回來看筆記本,那幾百兆的東西已經下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