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今曰得睹芝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楊逐宇呵呵一笑,暗道:“我曾坐船橫渡太平洋到美國,區區小本又算什麼,我當然知道!”在他面前也不狂妄,謙虛道:“對那東瀛海島,我倒小有研究,從江蘇連雲港乘船直渡,航線正直不斜,天氣晴好,快則二十
。
若遇見風雨,慢則一月,就可以到達東瀛群島的最南端,如此去算,來回最多兩月,剩下時間足可去對萬安寺救人。”***張三丰聽他說的清楚有理,大讚道:“楊少俠真是見聞廣博,竟連這個也知道得如此清楚,老道真是佩服,自愧不如!”楊逐宇暗笑道:“二十一世紀的世界地圖畫的清楚不過了,只可惜您老無緣看到。”恭敬道:“張真人過謙了,晚輩見識,不及真人萬分之一,又哪裡敢稱‘廣博’二字。”張三丰突然說道:“楊少俠先救了我的兩個徒兒,又救了我一條老命,現在還要為了武當派遠赴東瀛,老道心中,真是難用言語形容…”講到這裡,眼圈一紅,幾乎
出老淚來。楊逐宇不料他動以真情,大是手足無措,只見張三丰嚥了一咽,又道:“生死勝負,可以無足介懷,但恩情重義,不能不報答。
我一百零八歲時,連續坐關十八月,終於得悟武學要,領會出一套太極拳法,此刻便傳了你,就算作為一份答謝的禮物,希望少俠不要瞧不起就好。”
“傳我太極拳?”楊逐宇大是一震,想到太極拳是張三丰這個武學奇才的百年修為的髓,無論古往今來,都是一們不可小視的武學,自己只怕求之而不得,喜從天降,又怎麼會去嫌棄!
他不是虛假做作之人,心中只想學盡天下絕學,當然不去加意推辭,大喜道:“多謝張真人,太極拳乃拳中之聖,你肯教我太極拳,我高興還來不及,就是弱智笨蛋,也不會拒絕。”張三丰見他答應的直,絲毫沒有虛偽,正是合自己的心意,想到太極拳能傳承在這樣一個奇異少年身上,加以時
,他必定能夠發揚光大,太極拳的大名必能垂之千古。
不心中也是高興,雖是受了重傷,興致卻很高昂,喜悅道:“我現在就試練一次,少俠且要認真觀看。”當下散退了所有三四代弟子,又對俞岱巖和殷梨亭道:“你兩人也仔細揣摩。”楊逐宇、俞岱巖、殷梨亭三人一起點頭,嚴肅的凝視他起手落腳之勢。張三丰緩緩向前,走到紫霄殿正中,雙手下垂,手背向外,手指微舒,兩足分開平行,接著兩臂慢慢提起至
前,左臂半環,掌與面對成陰掌,右掌翻過成陽掌,說道:“這是太極拳的起手式。”跟著一招一式的演了下去,口中叫著招式的名稱: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式、白鶴亮翅,摟膝拗步、進步搬攔錘、如封似閉、十字手、抱虎歸山…
楊逐宇不敢分神大意,目不轉睛的凝神觀看,見他起手落腳都十分緩慢,初時還道張三丰重傷無力,才將姿勢演得特別緩慢,但看到後來。
只見他左掌陽、右掌陰,目光凝視左手手臂及雙掌,慢慢合攏,竟是凝重如山,卻又輕靈似羽。隨意揮手之間,都覺一切萬物均可融合其中,又好似天地幹坤都可以排在身外…
楊逐宇陡然之間省悟:“這是以慢打快、以靜制動、以柔刻鋼的上乘武學,遇弱則弱,遇強則強,其中奧妙,不在博大的九陰真經之下。”他武功本就極高,一經領會,一懂全懂,越看越入神,但見張三丰雙手圓轉,每一招都含著太極式的陰陽變化,微奧妙,實是開闢了武學中從所未有的新天地。
大約一頓飯的時分,張三丰使到上步探高馬,上步攬雀尾,雙臂圍攏而合成太極,神定氣閒的站在當地,雖在重傷之後,但一套拳法練完,臉紅光,
神反見健旺一些。
他雙手抱了個太極式的八卦圓圈,說道:“這套拳術的訣竅是‘虛靈頂勁、涵拔背、松
垂
、沉肩墜肘’十六個字,隨心所
,不刻意去拆解對方招式,純以意而行,最忌用重力。形神合一,是這路拳法的要旨。”當下又細細的解釋了一遍。俞岱巖和殷梨亭一言不發的傾聽,二人資質也算上等,但太極太過深奧,許多地方仍然不能領會。他們見張三丰帶傷傳功,怕他勞累,不懂之處,也不過問,只有硬生生的記住,心想
後再慢慢去推究其中
奧。
楊逐宇聰明絕頂,一點既通,所領略的可就多了,張三丰的每一句口訣、每一記招式,都令他有初聞大道、喜不自勝之,到此之時,已大致領略了太極拳的全部要領。
張三丰見俞、殷二人臉有惘之
,楊逐宇卻是一臉自信,微微一笑,問道:“你們懂了幾成?”殷梨亭道:“我…只懂了五成。”俞岱巖慚愧道:“弟子愚魯,不如六弟,只懂得三四成,但招式和口訣都記住了。”楊逐宇內心一愣,心想:“你們怎麼這麼笨?與我相比,可要差的遠來!”心中得意,大讚自己聰明。自己全部懂了,見他二人領悟甚少,心想若是直言,必要大傷二人的自尊心,便大大違背本意,謙虛道:“晚輩不敢分神,聚
會神,好不容易懂了六七成。”張三丰見俞、殷二人一臉誠然,說得老實,又帶有慚愧之
,而楊逐宇面帶笑容,眼放銳光,信心十足,語氣十分輕鬆。
他立即猜道楊逐宇其實領悟了十成太極拳,只是謙虛,才說只領悟了六七成。點頭讚道:“楊少俠思維聰明,當世奇才,真是少見,不過幾年,只怕你武學修為就會遠超過我。”頓了頓,見楊逐宇年輕英俊,氣定神閒,似乎憶起昔往事,又嘆氣道:“哎,倘若翠山沒死,當能懂得八九成。唉,我這個五徒弟悟
最高,可惜不幸早亡,我若有三年功夫,好好點撥於他,必能把我武當更加發揚光大。”楊逐宇、俞岱巖、殷梨亭見他思憶死去徒弟,突生傷
,都心中不
一酸。張三丰收了收神,知道兩個徒弟領悟不夠,又對俞、殷二人補充道:“這拳勁首要在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正要往下解說。
只見紫霄宮外走進一個小道,到了幾人面前,在張三丰前規規矩矩的磕了一個頭,恭敬道:“太師傅,山門外有一個男子和兩個姑娘求見,說是奉了…明教…張教主之…命,前來叩拜太師傅。”***“哎呀!看來是張無忌要來看望老師公了。”楊逐宇心裡一震,不等張三丰開口,迫不及待道:“那男子何等摸樣?”小道士答道:“一個背劍的青衣秀士,神態頗為瀟灑,約莫四十多歲。”
“哦,原來是楊逍!”楊逐宇聽他形容,鬆了口氣,心想必是張無忌先派楊逍前來,他自己隨後就會到,他不想與張無忌碰面,於是有了馬上就要離去的打算。
“明教張教主?”張三丰一陣驚訝,眉頭一皺,他一生忌諱和魔教來往,自言道:“自從翠山死後,我武當和明教從來不相來往,他們來這裡做什麼?”殷梨亭歡喜道:“師傅,我一直忘了告訴你,那明教的張教主,就是我們的無忌孩兒。他定是來看你老人家來了。”張三丰全身一顫,竟忍不住已往鎮定,動道:“梨亭,你說什麼?無忌孩兒沒死?還做了明教教主?”驚喜
集,聲音有些發抖,語無倫次。殷梨亭點頭肯定道:“不錯,無忌孩兒實是做了明教教主。”於是便一五一十的把張無忌為明教出頭,武功高的出奇,等事情全給張三丰說了一次。張三丰心中高興,也不想他做明教教主是對與不對,呵呵大笑,忙道:“無忌沒有死,翠山可有後了,快請,快請明教的朋友進來。”清風“是”了一聲,忙跑了出去。片刻之後,只聽一連串叮叮噹噹之聲從外傳進紫霄殿來,那聲音清脆悅耳,似鐵器相擊所發,十分好聽。殿外人影晃動,小道士在前面帶路,楊逍和楊不悔、小昭三人跟後而來。
楊逍進殿便見楊逐宇也在,神微變,立即鎮定,對他謙雅一笑,上前幾步,向張三丰長揖到地,說道:“晚生明教左使楊逍,今
得見武林中泰山北斗,實乃幸也何如!”楊不悔和小昭也都識的楊逐宇,並且都對他頗有好
,楊不悔燦爛一笑,翹嘴道:“楊大哥,真巧,我們又見面了,你也在這裡拜訪張真人呀?”小昭卻很懂規矩,先盈盈拜向張三丰,輕聲道:“小昭叩見張真人。”然後才衝楊逐宇靦腆一笑。
楊逐宇本準備馬上就向張三丰辭別,見了二女,又想多說說話,心中不捨,不猶豫,又收回話來。張三丰久聞楊逍的名頭,當下走上前三步,合十還禮,說道:“不知楊左使大駕光臨,未克遠
,還請恕罪!”楊逍雖然自負孤傲,對張三丰卻頗是尊敬,躬身行禮,又道:“久仰張真人清名,無緣拜見,今
得睹芝顏,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