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281章蜀山琴派——相煎何太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東方多祝大家元旦快樂~~番山書院、禺山書院,看名字就知道都是羊城的書院,還是兄弟書院;它們與濂溪書院、豐湖書院等私人書院不同,都是花朝廷經費的公辦書院;但他們招生和政策有本質的區別;番山書院山長為寒門出生,書院招生只招寒門子弟;這些寒門學生個個刻苦努力,發憤圖強…。。

而禺山書院則相反,山長為豪門出生,最看不起寒門子弟,書院招收學生也多為勳貴、富戶之家;這些豪門子弟原本就受過良好的教育,基礎牢固,生源本就優秀;又兼這些豪門學生家裡給禺山書院很多贊助,所以禺山書院教學條件也為全朱江最好,禺山書院學生自然就帶著一股傲氣;兩家書院雙方互相看不對眼,矛盾由來已久;兩家同是公辦書院,又同在羊城,立場卻截然不同,互相競爭對抗非常烈。

最重要的是,羊城官府出於管理需要,長期放任他們兩家互相競爭,以增加活力,形成互相制約監督的格局。

不過目前似乎有點玩脫線了——番山書院潘文華不愧為虞山派琴家好手、大才子,短短時間內就配合《平沙落雁》曲子做出了一首詞來;對仗工整,借景抒情,頗為動人…。。

所有人都對此大聲叫好,只有禺山書院的人憤憤不平,不以為意,個個都擦拳磨掌;希望下一場己方才子能出手擊敗對方;禺山書院的山長和書院才子對視一眼,眼神,禺山才子會意輕輕點頭——他上前準備出場。和番山書院的潘文華錯身而過的時候,出言諷刺道:“窮鬼癩蛤蟆配上破爛琴實在是太契合了,都是垃圾!哈哈哈——”

“你說什麼——!?”番山書院潘文華臉頓時漲的通紅,質問道;“我說你是窮。鬼。癩。蛤。蟆——!”那禺山書院才子一點不退讓,一字一頓的說道。

番山書院潘文華很有才,又帥。唯一缺點就是家境不好,以前曾和羊城某家大小姐情投意合;然而因他家境問題卻被女方家拒絕了,沒過多久女方家就把女兒嫁給了禺山書院的一位同樣有才華的公子哥…。。

當時他就被女方家大罵:不知天高地厚、窮鬼、癩蛤蟆想吃天鵝等等;這次禺山書院才子正是抓住他這一弱點對其進行攻擊——其結果自然是新仇舊恨一起爆發,潘文華先動手了;兩書院才子就在朝廷大員、‘嶺南三大家’、書院師生、圍觀群眾的面前扭打成一團…。

番山書院的師生已經捂住眼睛不忍看下去了,果然——“荒謬!有辱斯文!”朝廷席位那邊傳來布政使姜一洪的大喝聲;接著兩人都被衙役拉扯著押了下去…。

“本場比賽,收回番山書院評分成績,禺山書院也判負!”

“下次再出現這種情況,兩家書院在下屆‘嶺南四大才子大賽’中除名!”布政使姜一洪怒了,這本省最高級的兩家公辦書院竟然這幅德行。實在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按察使李三思也是面無表情,好像很生氣的樣子,其實心中卻在看笑話:這次自己又有本可奏了,才子打架正是本省教化不利,布政使的嚴重失職啊!

如此強敵,居然就這樣被化解了,濂溪書院山長席上的徐山長要笑了…。

而豐湖書院和澳宋書院席上的張言志的眼睛都快驚掉下來了——這都行?

俗話說,不做死就不會死(nozuodie)。

張言志的擔心再次成為多餘了;於是張言志扭頭問道:“這什麼仇什麼怨啊?”

“他們是故意的!你看——”方祖繼繼續當好好先生,解說了起來。

張言志順著方祖繼所指看向了番山書院和禺山書院的席位:番山書院的眾人一陣憤。但又無可奈何,畢竟是己方才子先動手的;只得大罵旁邊的禺山書院卑鄙無恥。再次記下一筆血仇;而禺山書院呢?

禺山書院山長席的那幾位最明顯,第一場比賽還沒出場就被判負——然而他們卻沒有半點不高興的樣子,反而面幸災樂禍之;原來禺山書院在‘琴和音律’這方面一直都是弱項,本來比試就必輸無疑,現在居然還能把老對頭的才子拉下水——田忌賽馬,己方‘下馬’拉對方的‘上馬’墊背。實在不要太了…

“原來如此——”張言志算是看明白了。

“這才子大賽,比的不光是‘才’,還比‘智’啊!”

“對方的卑鄙無恥手段,不得不防!”

。。

“下一場,濂溪書院葉午!”接著。就有一位才子從濂溪書院席位走了出來,那濂溪才子帥氣清秀,一股飄逸的氣息油然而生。

“濂溪書院生員葉午見過各位,本人蜀山(琴)派,師從司馬相。”

“你這個叛徒!”方祖繼見他就怒了;原來葉午正是從豐湖書院跳槽到濂溪書院的英學生之一,他到了濂溪書院後考取了秀才,前途不可限量。

就像現代奧運會上,華夏國選手在比賽中遇上了‘參加霓虹國籍、代表霓虹參賽的原本國選手’一樣:尷尬、羞恥、憤怒種種情緒紛紛浮上方祖繼三人的心頭…。

想到這,張言志那發散的大腦一動:自己以後也可以組織奧運會啊——澳宋運動會。

“算了,他也是沒辦法——”朱常源趕緊扯住方祖繼,害怕他一時動也上去進行全武行;原來當時葉午母親生病了,急需要一種名藥,而這種名藥恰恰是濂溪書院徐山長有…。

“哼,總之你一定要打敗他!”葉午正要撫琴唱詞——結果他突然被自己書院的徐山長叫住了;徐山長起身對朝廷官員、‘嶺南三大家’還有觀眾一拱手道:“各位,葉午其實和豐湖書院的朱常源同出一源,同為蜀山(琴)派成員,同拜師蜀山(琴)派名士司馬相,我有個提議——”

“不如就讓他們共彈一曲,共做一詞,一人負責前半截,另一人接上去負責後半截,如何?”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