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不一樣的孫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就要看書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跟水鏡先生司馬徽一個樣,半仙級別的于吉對傳說中的神龍和鳳凰很是尊敬,當然他也在好奇為什麼傳說中的存在會比自己弱小這麼多的,不過這個本不害於自己的自出生以來
深蒂固的崇拜之情。
“以於道友的描述,想必那個人就是我以前的同伴了,不想他也來到了這裡。”東郭獠所說的同伴,就是趙文昌這個胖子,不過到現在還著重加了個“以前”的前綴,可見東郭獠心裡那個疙瘩還沒消除。至於東郭獠為何變成於吉的道友,而且從他的口中套出趙文昌的資料,說來就長了:之前,東郭獠和安瑞達無奈的接受了于吉這個半仙的邀請後,本以為沒什麼好事的他們完全想不到這個高高在上的半仙居然這麼好說話,比實在智深慧博的水鏡先生司馬徽還要好,只是幾下的
,東郭獠和安瑞達都對這個實在的半仙產生了好
,所
的內容自然是豐富了起來,從一開始的來歷和意圖,一直到比較隱晦的修真功法和所謂的師門背景。
期間,東郭獠的先知先覺,遠超越這個時代的見解,再加上一本得道金仙的大作——天一卷的渲染,讓東郭獠短時間內就獲得了于吉的認同。這種現象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水鏡先生司馬徽就有過先例,只不過東郭獠當時比較保守,表現沒有在於吉這裡這邊突出罷了。
一想到于吉在演義裡對自己的描述:貧道乃琅琊宮道士,順帝時曾入山採葯,得神書於陽曲泉水上,號曰《太平青領道》,凡百餘卷,皆治人疾病方術。貧道得之,惟務代天宣化,普救萬人,未曾取人毫釐之物,安得煽惑人心?
以及張昭對於吉的描述:於道人在江東數十年,並無過犯,不可殺害。
東郭獠多少就有點釋然了。
無論是出於積累功德,還是真心實意,一個能堅持了數十年而無怨無悔,一點利益謀取都沒有的道人,其心地可想而知。
若真的有極惡之人能堅持這麼久,那還算是惡麼。
也即是出於對於吉的放心,東郭獠這才將話題不斷的深入,一直到他所處的勢力範圍內的情勢變化。
而聽從了于吉的講述之後,東郭獠不得不佩服趙文昌的內政才能,短短的一年間讓治下的領地風調雨順,個個都是歡聲載道,堪稱這個時代的頂級水準,估計號稱三國內政第一的諸葛亮也不過如此。這還不止,在趙文昌的干擾下,短短的一年之間,孫堅不僅坐穩了江東霸主的位置,甚至還將江東所有可用的人才都招攬於手,可謂是猛將如雲,謀士如雨。只要再給趙文昌五年的時間,不,三年,恐怕一統神州也不是夢想。
也正是趙文昌如此輝煌的成就,引起于吉的關注之心,從而讓東郭獠對趙文昌的所作所為知得一清二楚。
“原來此人是道友的同伴,難怪有如此非凡的才能。”于吉一聽到趙文昌是東郭獠的夥伴,這才釋然起來。在他的觀念中,物以類聚,趙文昌是學究天人的東郭獠的同伴,自然是非凡之人,有那樣的突出才能也就說得通了。
東郭獠哪知道于吉是這樣的心理,不過這些事只不過是小事,東郭獠真正要注意的並不是趙文昌的所作所為,而是這個神話般的世界究竟會演變到什麼樣的地步,而天涯小分隊的輪迴者究竟聚集了多少能量。
東郭獠現在所見到的,只不過是趙文昌一人之力。那麼,一樣出的艾青華在幹什麼呢,高森木頭他們又在哪裡呢。
伴隨著思緒的推移,事情越來越複雜了。
剛剛解開一個謎團,但發覺裡邊所隱藏的是更多,更復雜的謎團。這樣的打擊,讓東郭獠有一種有力無處使的覺。…于吉擅長符錄之術,在這裡,他的符水能救人萬病,而且還是“無有不驗”簡直是強得不能再強的符錄之術,這樣的成就,也讓東郭獠和安瑞達心甘情願的駐留在這裡,一邊學習潛修,一邊坐看這個神話世界的迅速演變。
可惜,于吉的清淨生活很快就被人打破了。
而來人,正是與于吉八字相剋的孫策。
不過最讓東郭獠意料不到的,是這個小霸王竟然不是來找麻煩的,反是前來求于吉出山襄助的。這一點絕對與演義裡的孫策完全相反,一點也不符合邏輯,可偏偏就成了事實。
但是東郭獠一想到這一切的幕後或許就是趙文昌這個猥瑣胖子的所為,也就很是無良的當起了旁觀者,看起戲來。…“少將軍還是請回吧,貧道只不過是閒雲野鶴,受不了約束。”于吉無奈的下起了逐客令。
脾氣本不是很好的孫策臉只是變幻了一下就鎮定了下來,厚著臉皮繼續請求道:“道長若是不看在我們孫家的面份上,那還請道長看在天下蒼天的面份上,出山協助我們孫家平定這個大亂之局,還世間一個清明。”孫策雖然不會做秀,但是這些話可是說得理直氣壯,一點也不含糊,實實在在的刺中了于吉的要
。
“哎,世間的殺戮貧道是不可能參加的,少將軍還是死心吧…”于吉眼神猶豫了一陣,最終還是決斷道。
“若是一時間的殺戮,可以換得神州大地千萬子民上百年的和平,這個罪孽小子若是有力承擔,絕對不會含糊。”這一次孫策更是說得慷慨昂,直入于吉的死
。
于吉終於愣住了,啞口無言……看著眉頭大皺的于吉,東郭獠就有一個笑的衝動。
于吉可是一個實在人,心地好,恩怨分明,一般不會坐看他人的痛苦,這個也就是他堅持了這麼多年的源之一。也就是這一點,被趙文昌把握住了,以大義的名義
使于吉出山,直接將最為犀利的一個隱藏之勢掌握起來。
“官家永遠有兩把口,任是你們說得天花亂墜,貧道也不會做你們手中的屠刀。”于吉再怎麼說都是半仙級別的存在,這一點心智考驗還是難不倒他的。
“道長是怕我們像那些無恥之徒一般,只懂得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而不為天下蒼生憂勞?”孫策一點有不像孫策,一點王霸之氣也沒有,看起來反倒像一個說客,一個眼光毒辣的說客,一下子就切中於吉的顧忌。
這一次,于吉來了個默認。
“沒錯,平原劉備是皇叔身份,如今也將治下的城邦治理得井井有條;而陳留曹也是世之梟雄,在其能臣治理之下,也顯得繁華不已。但是他們都是亂世英雄,功名利祿才是他們最終的追求,平民百姓只不過是他們的墊腳石。而我們孫家則不同,我們孫家信仰的是‘君是舟,民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教條,凡事以民為本,如此我們孫家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雄霸江東,也就只有我們孫家才能還天下一個真正的太平,重現大漢雄風。”孫策越說越是
動,一點也不像是率先背誦的那一類,顯示是經過
月的琢磨才能有這樣的心懷和氣魄,估計又與趙文昌脫不了關係。
終於,于吉開始心動了。
“君是舟,民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直接命中了他的死,這一下,他想信念,他的心境開始動搖了。…于吉沉思了許久,最終還是搖起頭來。
喃喃道:“從你們孫家入主江東以來,所有的功績幾乎都是建立在腥風血雨之上的,就連那些不願意改種糧食的村民也屈服在你們的婬威之下。試問你們如此作為,叫貧道如何相信你們?”孫策愣住了…
他想不到自己的失敗,竟然是在自己一直引以為傲的功績上。于吉說得沒錯,孫家能有今天,全賴於突然出現的趙軍師的鬼謀和鐵血之下,火燒牛渚、水淹曲阿等等毒計,無形中殺害了無數的無辜,即使是在推廣趙軍師辛苦培育出來的高產糧物,也要以屠刀去壓迫各地那些保守的農夫。
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字:殺。
沒想到,一番豐功偉績,如今卻成了絆腳石。
當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看到孫策陰晴不定的表情,于吉靜靜的閉上了眼睛,靜待即將來臨的暴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