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後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說說彭氏一家子華甄各位看倌,大家好!

當《冤家相公》與您見面時,彭氏一家子也就集體登場向您鞠躬謝幕啦!

總喜歡在後記裡跟大家聊聊自己的想法,這次也不例外,華甄想對彭氏一家做個小小的總結,與大家分享。

從《宿命戀人》開始,各位讀者朋友們就與華甄一道,陪伴著彭翊、黃盈盈一路走來,看著他們由青美少女,英俊多情郎轉眼變成白髮蒼蒼、病痛纏身的老嫗老翁時,特別當生命的夕陽在他們身上投下了明亮的光圈時,我相信許多讀者朋友也會像我一樣生出諸多“人生苦短”的慨嘆,是嗎?

是的,寫彭翊一家,讓我觸良多。在今天將要告別這可愛的一家子時,情不自想回顧一下他/她們留給我的情

彭翊的深情配黃盈盈的聰慧,彭峻猛的冷峻對周雁翎的勇敢,彭峻虎的穩重遇到林雲霏的痴情,彭峻威的灑脫對上夏雨的執著,彭峻龍的機頑皮與穆玉琪的任聰慧。

每一對戀人的情都是在矛盾與不協調中展開、發展,他們的深情和對對方的眷戀呵護,讓我在寫他們的故事時有過無數次的心悸和快樂,了多少淚,笑過多少回!可以說,這一家人給了我永生難忘的記憶。

寫《宿命戀人》時,我曾數夜難眠,沉醉在彭翊的那份深情繾綣中;寫《冷面相公》時,我為雁翎的“雨地產子”泣不成聲;寫《二世相公》時,那份“摧心裂肺”的劇痛讓我完稿之即病倒數週;《狀元相公》雖給我留下了難言的遺憾,但仍是我的最愛…

如今,彭家最後一人峻龍出場了,今完稿,我的情都還附著在人物身上,無法從他的頑皮搞怪中清醒,於是我不再評說。

為了讓大家讀書時能更理解故事,我很想補充說明一下彭翊的原型。

華甄要特別聲明,由於我的古代情結,我偏愛古代稿,但絕對不會去寫莢普歷史的故事,每本書的故事總是由歷史的記載中派生,經過想象和文學創作形成的。

彭翊的原型是康熙年間奉天副都統彭(沒有正都統一職)。

說到彭這位原型,大家也許會失望,可這也正是當初我選他作為男主角的原因。

是滿族,屬於正紅旗,因為《宿命戀人》寫的是穿越時空的愛情,為了避免稱呼上的麻煩,華甄有意模糊了這個背景,讓他的生活習慣更貼近女主角。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通常帝王武功顯赫的朝代都難出名將。並不是說將領不成氣,而是歷史學家在記錄歷史時,因為當朝皇帝武功太高,其光芒就必然掩蓋了臣子。

正是這樣,他與清朝初年的許多大將軍一樣,都建立過顯赫功業,可是由於康熙皇帝數次御駕親征,功高業偉,因而失去了光彩。

史書中對彭著墨不多,但只要提到雅克薩戰役都得說到他。在康熙皇帝與北方羅剎國的長期較量中,彭多次擔負偵察、試敵和統兵的重任,並在康熙二十四年奉命率軍分水陸與羅剎國作戰,大勝而歸。

可惜,他一生鞍馬勞累,年僅四十出頭就病逝了,沒有像華甄故事裡寫的讓他過了六十生辰。也許,那是華甄的良好願望,希望他能多活幾年…

寫書、編故事就是這樣,人物是來自生活,又高於生活的。每一個故事都是作者凝聚了自己對生活的受與認知後總結出來的產物。因此無論書名變成了什麼,人物換成了誰,故事有何不同,浸透在故事中的髓不會變。這也許就是人們所說的作品“風格”以滿清為背景的書,我相信自己以後還會寫到,畢竟在我的身上,著滿族人的血,所以我還會去寫祖先們的故事。

另外對“格格”的稱呼,華甄也想做一點說明,如果有錯,還望高人指正。

其實,滿族對“格格”稱呼在目前的文學創作中似乎有些誤區。格格,並非只指“皇帝的女兒”在滿族家庭中,女兒都被稱為“格格”也就是說,滿族語言裡“格格”就是“女兒”的意思,正像“阿瑪”是“爸爸”

“額娘”是“媽媽”一樣,只是一種表達方式。

有文獻記載,自努爾哈赤後,滿族皇室就不再將皇帝的女兒稱為“格格”了,而是仿效漢人,給皇帝的親生女兒封個公主稱號,稱其為“公主”但為了保持傳統,也封予她們“固倫格格”(皇后所生之女)、“和碩格格”(嬪妃所生之女)和“多羅格格”(親王的女兒,同時也封其“郡主”稱號)等頭銜。

所以以後,如果各位在看到華甄的故事裡將某位滿族小家碧玉稱為“格格”時,千萬別責怪華甄喔。

囿於篇幅所限,華甄就此打住,祝願朋友們珍惜轉瞬即逝的生命!

佛說:予人快樂,人便快樂,願我們在這暮之際天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