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牛嚼牡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天一早,顧懷袖就跟張廷玉出去了,只跟房裡人打了聲招呼,別的一概不管。
反正二房是整個張府裡最瀟灑的,愛走就走,愛玩便玩,旁人管不著。
顧懷袖這一走,小陳氏就為難了。
昨天被嚇得不輕,今天昏昏沉沉起來辦老夫人壽宴的事情,遇見什麼事情都要問二少
,結果派了人去,竟然被告知:二少
跟二爺出去踏
了。
小陳氏差點摔了杯子:“現在事情這麼忙,她竟然還出去踏青,到底有沒有把老夫人放在眼底?她這樣哪裡有半分的孝心!”下面丫鬟們噤若寒蟬,一句話也不敢接,只聽著小陳氏罵罵咧咧。
可是罵完了,事情卻還是要辦的,顧懷袖不回來,事情就卡住了。
不得已,小陳氏只能派人去找老夫人要了話,事情暫時由小陳氏來做主,等顧懷袖回來了再說別的事情。
老夫人那邊對她髒了緞子的事情,除了昨
派人送緞子回來,竟然也沒有了別的表示。
小陳氏現在不敢去老夫人那裡,只盼著自己辦好了如今這件事,再討好了老夫人。
今天老夫人還繼續支持著小陳氏,就證明並沒有厭煩她。
所以,小陳氏略略地安了一點心,還是辦事兒去了。
顧懷袖這邊就已經走遠了。
早上出門的時候天才剛剛亮,張廷玉帶她去景山看了出。
也就是一個小土包,吊死過崇禎皇帝,不過是找了個合適的地方看景而已。
上午又去逛了集市,一起吃了餃子。
張廷玉對京城很悉,走到哪兒都能說出個道道來,而且文采極佳。
不過,下午時候地方就換了。
原以為是出去遊,看看外頭的景緻,顧懷袖沒想到,早上出去晃了一圈,這會兒竟然就直接出了宣武門,到了京城一個著名的地兒——琉璃廠。
她倒是頭一回來這裡,聽說過的時候多了。
原本顧貞觀是漢臣,曾有過一處居所就在附近,但是一直沒機會出去看看。
一些官位普通的漢臣,文人,還有想要上京趕考的舉子,一般都會在這裡居住,所以久而久之就多了客商在此出售文房四寶,甚至是各種文玩,燒窯的地兒也在。
除此之外,各地商賈的會館也都聚集在琉璃廠,可以說是魚龍混雜,百態眾生都在這裡了。
來這裡的都是男人多,可張廷玉竟然直接帶著顧懷袖來了。
“你來這裡幹什麼?”顧懷袖四下裡看著“準備買些東西嗎?”張廷玉只是道:“四處走走,老看山水也沒意思。逛廟會,到處都是人…”現在這琉璃廠也是熱鬧得很,兩邊大街上幹什麼的都有,因為會館在附近,夾雜著各地口音的方言你來我往,便是南腔北調。
有人沿街賣字畫,不遠處也有茶樓,偶爾還能看見河北來的手藝人拉洋片。
顧懷袖有點想去,一看見那西湖景就走不動了。
西湖景,拉洋片的木箱,裡面裝著幾幅圖,都是西湖的好景緻,下面有六個小孔,供人觀看。
客人們看的時候,手藝人就在一邊唱。
繩子一拉,就換一幅景兒,配著那唱腔,還算是新奇。
張廷玉早年這些東西都是玩遍了的,只是最近兩年收了心,本不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