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十二回天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上午時,傾盆大雨漸小了些,所有將領經過一致討論,決定事不宜遲,儘快到城下叫陣,引守軍來戰。

“我如果是他,就不會戰。”呂仲明無奈道:“等下雨,淋都把人給淋垮了。”

“那也得戰。”柴紹道:“拖得越久,就對我軍越不利。”李世民又問:“仲明,這場雨什麼時候能停?”一時間所有人都看著呂仲明,期待他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覆。

呂仲明本想說“我不知道”然而此刻士氣已低落如斯,再不給人吃一顆定心丸,只怕這仗都不用打了。

正在此時,一人進來,正是李淵麾下的親兵將領段志玄。

“唐王說此刻不宜冒進,這場雨不定何時會停,須得全軍儘快後撤。”段志玄道:“裴大人認為,該退守汾水。”秦瓊馬上怒道:“他瘋了嗎?!連雨水,河暴漲,還在水邊紮營,想要讓敵人水攻淹死?”段志玄道:“這場雨不知道…”

“後天會停。”呂仲明沉許久,開口道:“段將軍請回去告訴他,後天早上,至少會短暫地停兩個時辰。我軍便可預備全軍攻城。”呂仲明的所有力量,只夠支持這麼久了,風雨雷霆,海嘯山崩,都是仙人之力無法強行阻止的,要改變天地的自然規律,只有十件太古神器才能達到。但勉強支撐幾個時辰卻是不難。

如果後天之前,暴雨停下,那就更好了。

段志玄看了呂仲明一眼,說:“攸關我軍存亡,道長不可兒戲。”呂仲明捏著手指,藏在袖中,欣然看著段志玄,段志玄沉默片刻,離開前去回報。

“想說什麼就說吧。”李建成反而淡定了,朝眾人道。

“再這麼下去,怕打不贏。”柴紹道:“昨夜我派子弟兵在城下勘察,城牆滴水不漏,到處都有人在防守。”

“我說過了。”羅士信冷漠地嘲笑道:“宋老生是會打仗的,你們一開始定的計劃就錯了。”李建成又問秦瓊:“秦將軍,有幾成勝算?”秦瓊道:“雨不停的話必敗,雨停的話有兩成。”數人一時間都沒有說話,羅士信無奈笑笑。

李建成沉默了,尉遲恭又道:“得想個辦法,宋老生出戰,只要他出戰就好辦。”

“你是沒跟這些老不死的打過仗。”羅士信道:“殺了他也沒用,守軍不會投降的!副將會頂上。”尉遲恭道:“如果我能活捉他你怎麼說?”眼看兩人又要吵起來,呂仲明不知道幫誰,忙道:“別吵架。”

“他不會被你活捉。”秦瓊道:“輸了他會自刎,用不著咱們動手。”李世民深一口氣,說:“無論如何,先探探底細罷,誰與我去叫陣?”李建成道:“我去罷,你留下整軍。”兩兄弟說了半天,最後決定所有人一起去,大家披上斗笠雨衣,李建成冒著雨,率領上千人來到城外,大聲喝道:“宋老生何在?”城牆高處沒有回答,一個人都沒有,只有弓箭手張弓搭箭,虎視眈眈。呂仲明拉開弓,朝著城牆上看。

雨水淌進眼裡,刺眼疼痛,奈何敵人守將一直不現身,數人等了半天,無功而返。

回到營地裡,新的消息又來了——缺糧草。

“不是讓晉陽跟著送來嗎?”李世民難以置信道:“怎麼還沒到?”段志玄道:“唐王已經派出信使去催了,今天晚上乾糧不足,各位將軍就請先將就著。”李世民簡直要被這些人給玩死了,晉陽從未有過這麼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沒想到一打起仗來,己方本就全是新手,唯一會帶兵的就只有羅士信與秦瓊二人。

“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壓斷脊。”呂仲明在帳篷裡無奈笑道:“早該聽我的,讓建成留守晉陽。”尉遲恭又巡了一次營,回來時臉更難看了,教訓道:“說話小心點,今天建成才捱了一頓教訓,唐王把氣都出在他身上了。與其想這些,不如想想怎麼破敵,這一仗要是輸了,接下來的也不用打了。”

“此戰必勝。”呂仲明道:“沒什麼好想的。”尉遲恭道:“你倒是說個必勝的辦法?”呂仲明忍不住道:“我要是給你必勝了,你能對我說話不臭著個臉麼?”尉遲恭心情甚不好,也不理他,呂仲明道:“我爹都不敢給我臉看呢。”

“你爹跟我能比麼?”尉遲恭忍不住又道。

呂仲明也是吃軟不吃硬,本就不怕他:“廢話少說,我要是給你辦法了,你得答應我一件事。”尉遲恭倏然靜了,瞪著他,問:“什麼事?”呂仲明也沒想出來討這個事要做什麼,想了想,隨口道:“你鑽個火圈給我看。”尉遲恭:“…”呂仲明哈哈笑,尉遲恭簡直怒也不是,笑也不是,呂仲明便過去摸他的手,尉遲恭卻怒道:“別過來!”呂仲明隨手取了沙盤,開始旗子,說:“聲東擊西。”尉遲恭還沒開始停便招手,喚了名帳外親兵道:“請世子與羅將軍過來。”沒多久,羅士信與李建成來了,左三軍的三名統帥與監軍便在帳篷裡,大家都打著赤膊,連李建成也被淋得受不了,不顧形象了,j□j上身,袍子搭在間。

“呂道長,現在該怎麼辦?”李建成問。

呂仲明答道:“等。”他早知有這場大雨,也知道這一仗一定會勝,只是時間問題而已。事實上李唐在起兵時,碰上的最大的難題就是第一仗。

或許在李世民的記憶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一次了。

“只要雨停。”呂仲明在沙盤上標記了幾個點,答道:“咱們就可以引宋老生出戰,從東城門攻城。”羅士信道:“秦瓊出的主意和你一樣,假裝不打了,大家分兩隊繞開霍邑,急行軍前往臨汾,龍門,引他們出城來追。”尉遲恭嗯了聲,說:“好辦法。但如果他不出城呢?”呂仲明想了想,說:“那就只有再設法繞回來了,不過以宋老生這種老將,他接到的命令是剿滅敵軍,因為咱們走了,很有可能去打別的地方,他坐視不管,最後附近鄰縣遭殃了,他也得帶兵去平,只會增加麻煩,多半會開城追。”尉遲恭沉片刻,說:“不如這樣,左右三軍繞過霍邑,離開,如果宋老生出城追,便殺他個回馬槍,如果不追,咱們就真的繞過霍邑,在路上埋下一萬伏兵,羅將軍再派二百人,偽裝成臨汾的信差,前來找宋老生求救。他出兵救援臨汾,半路上咱們就發動埋伏。他不願出兵,就進行暗殺,殺掉他後馬上解決掉副將,再殺千戶,儘量癱瘓他們的軍隊指揮層,剩下的人強行衝城,搶時間,在對方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回頭反戈一擊,奪城。”

“好辦法!”所有人同時讚道。

呂仲明笑道:“只要能進城,宋老生就不是對手了。好計謀。”他不得不承認尉遲恭非常聰明,這種策略中間拐了好幾個彎,設想到每一種情況,都能妥善應對。

尉遲恭沉聲道:“是你提醒我的。”李建成起身道:“我去與世民商量,各位今天就先休息罷。”當天夜裡,外面雨漸小了些,尉遲恭第三次巡營回來,看到呂仲明躺在角落裡,對著牆邊出身,手裡拿著的東西發出淡淡的光芒,正是他先前給尉遲恭的鱗。

“這東西到底有什麼用?”尉遲恭問:“能讓雨停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