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十面埋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話說騎兵軍一等到天亮就開始埋鍋造飯,早飯剛一下肚子,就在軍官們罵罵咧咧的驅趕之下向十五軍團的陣地發起了進攻。
十五軍團的陣地設得非常刁鑽,讓騎兵軍沒有上馬衝鋒的餘地。只能舍了戰馬乾起步兵的活計。
不過東北軍明顯覺對面的防禦部隊面了不少,機槍雖然仍舊打得又刁又狠,不過時斷時續的,似乎隨時都有可能斷了氣一般。
何柱國舉著望遠鏡仔細觀察了一遍又一遍,終於高興得一蹦三尺高,紅軍沒子彈了。何柱國心裡是苦的,早在長城抗戰的時候,對面就是家園,只要看見有鬼子,將士們都能紅著眼珠子一個個嗷嗷叫著往上衝,可是一遇上打內戰一個個跟剛出嫁的小媳婦似的,羞答答的看著就著急。
自己心裡其實也是憋屈的,自己也希望可以到北邊去,哪怕死在那裡,離老家也近點,弟兄們齊點心多使把子力氣,說不定真就能打回東北去。被人戳著脊樑骨罵孃的子早就受夠了。可是張家父子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少帥現在對自己又那麼看重,總不能忘恩負義了吧!等剿完匪給東北軍的兄弟們打下一塊底盤也算是對少帥這家子盡完忠了,要少帥還不帶領大家打回老家去,就只能自己帶著願意回家的弟兄們單幹了。
由不得何柱國多想,戰機就在面前不容錯過,要對面補給上來了,一人再有幾發子彈不知道還要死多少弟兄。何柱國堅定的下令全軍衝鋒。騎兵軍的將士們一鼓作氣衝了上去。
為了更好的惑敵人,陣地上的戰士們真的就跟騎兵軍幹起了白刃戰。你來我往的打了半個多小時,扔下一地屍體之後才含著眼淚替掩護著後撤到下一條防線。一切做得很是真,何柱國怎麼也想不到紅軍能不惜傷亡的做戲給他看,更加讓他想不到的是,明知九死一生的任務紅軍居然能夠爭得差點打起來。
東北軍攻下第一道防線之後,不作任何停頓繼續往下一條防線撞過去。再次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鏖戰拿下了第二道防線。等到下午天擦黑的時候,紅軍再也無力組織防線,撤退到了山裡。馬家軍見紅軍到了強弩之末,都想要上去搶點戰功,只是領軍之人得到馬主席的一再強調,保存實力放東北軍與紅軍硬拼,暗中也給手下說明了東北軍建立整合騎兵軍的意圖。
大隊人馬只向前推進一點意思意思,絲毫沒有上來幫場子的意圖。明顯對面的紅軍裝備也就那樣,上去傷亡不小不說,還得不到什麼有用的東西,總不能讓將士們扔了馬刀換他們的大刀片子吧?
東北軍剛剛進入吳起縣,安排好防務準備宿營,四面山上響起了歌聲。悉的家鄉曲子,對面也不是第一次這樣玩了,早在上一次戰的時候,對面還大半夜喊“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口號,到處貼的是抗的標語。對士氣影響確實很大,不過習慣了也就那樣了。大家也不在意。
不過對面調子敲打的真的不錯很正宗,這是扭大秧歌的時候用的調子。在東北一到貓冬的時候,不論男女老幼都好扭的大秧歌,東北軍都是扭大秧歌的好手。想當年不少人只要一扭起大秧歌來,大姑娘小寡婦的都火辣辣的往前湊,別提多美了。
大秧歌一直響到後半夜,數萬漢子沒有一個心大到能夠睡著,一個個都想起家來。到得夜裡兩點上下,秧歌統統停下,四面八方唱起歌來了,歌也是說的東北的事情。曲子很歡快,沒有半天悲傷之意,只是聽在將士們耳中就不是那麼個味道了。
西南多寨子,東北多屯。城裡出身的東北軍畢竟是少數,聽著歌子一個個情緒明顯低落了下來。歌名就是夏新生教給文工團的《咱們屯裡的人》,歌曲本來是帶著滿心的驕傲向人介紹自己的家鄉,其中不乏對美麗東北的熱愛。醇醇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讓三一年就離家的東北軍們都開始想家了,多年累積的鄉愁撲面而來,正所謂:“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東北淪陷,歸鄉的夙願只能化作“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的孑然長嘆了。
曲子又是一變,唱起了東北小調《瞧情郎》,略帶嬌羞而又熱切的唱詞讓人不由想起遠在千里之外的愛人,也不知此生能否再見,寇殘暴的統治之下是不是早已陰陽相隔了。
似乎聽懂了東北將士們的心聲,文工團一曲瞧情郎唱罷,棄了東北民歌“活”
“俏”
“”
“逗”的特小曲,唱起了略顯沉重的《月牙五更》,將將士們的情緒繼續往下引,心智稍弱的已經悄然落淚。隨後曲調再轉,悲傷得讓人幾近窒息的樂曲《江河水》幾乎在數個方向同時響起。
本來是二胡演奏的《江河水》在夏新生的要求下用嗩吶吹出來,居然別有一番韻味。原本婉轉悠揚的佳人哭,變成了沙啞悲愴的將軍淚。
嗩吶有嗩吶的好處,一來聲大傳得遠,二來民間幾乎村村都有嗩吶。可以說嗩吶是除了笛子,二胡等樂器之外最為便宜的樂器。
大江南北家家戶戶無論是娶媳婦新娘,還是死人出殯都少不了這物件。家中殷實的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家貧難以維持的,單請個嗩吶也能讓家中不至於冷清淒涼。對生對死也都算是一份心意。
要說起來,嗩吶在民樂中的地位完全與它的貢獻不相稱,作為最體恤窮人的樂器怎麼大書特書都不為過。
話題轉回紅軍這邊,戰士們在嗩吶聲的掩護下迅速抵達出發位置,輕手輕腳的構築陣地。紅星縱隊三團的戰士們在工兵的配合下早已將防禦體系構築出來,剩下的就是將戰壕再再挖深點,多埋點木頭樁子,將陷馬蹄子的再布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