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32回白面書生逢鐵漢紅顏少女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卻說林、李二人,被程孝子一言解散仇怨,可見人間重孝子,即使天上神明,人君帝子,亦皆重孝也,故一孝子,無不能挽回黎民,看此可以悟矣。惟願今人把忠孝二字,時刻不忘為是。

且說天子與清來至蘇州一個熱鬧市上,十分擠擁。這市近海,十分興旺,舟船客商等俱皆聚集往來,人馬不絕,這個叫如雲市,有數千鋪戶,略一看過,與清投下客店,即叫店主備下酒菜。店主答應一聲,不一刻擺列上桌,清相陪,酒過數杯,天子偶想道:“朕今來此遊玩,逢必削,遇盜必除,不知革盡幾多貪官汙吏,可見食祿者多,盡心為國者少。然則世態如此,亦無可如何。”想罷就用晚膳,即上而睡。忽見一輪明月當空,乃執筆下一聯雲:皎月當富寶鏡懸,山河搖影十分全。瓊樓玉宇清光滿,水鑑銀盤水氣旋。處處軒窗白雪,家家畫閣朱弦。清宵寇極來斯地,遊玩時逢興自然。

罷,聽得還有讀書之聲,仔細一聽,唸的是離蚤經。次,與清尋到該處,聽得讀高山水,正在門前,便向左側涼亭中坐下。

且說此地有一個偷兒,十分力大,但遇他手,任你一柱般大條桅,他亦能應手而折,故鄉人起他一個諢號為鐵漢。一探聽得有個白面書生,只自一人在此讀書,何不今夜越牆而進,偷他一個乾淨,料無人知覺。所以左右前後行過,看明上落道路方去,不想卻被清看見。清見他蛇頭鼠目,在那裡東張西望,必定是個偷兒無疑,即說與聖天子知道,即於是夜在那亭上候那賊人。

原來此處叫深柳堂,是本處當家姓金的起造,那子弟們不下數十人,在此讀書。剛剛此數,各人有事去了,只剩金三郎在此,並書童一個,名叫祿兒。這金三郎與眾不同,勤習經史,以求博得一名,以親心。凡有熱鬧場所,俱皆絕足,閉門謝客,而且膽大,鬼賊妖怪,一概不怕。曾有夜偷到此,卻被逐退。曾有鬼混他,他曾與鬼見面,一夜,有個百厭鬼到此嚇他,頭大如鬥,眼如銅鈴,手如葵扇,舌如蛇,然高不及三尺,令人見之,不死也要害一場大病。他偏不怕,將一個竹籮用紙糊了,畫了五官,套在頭上,與他相視,其鬼又變身高二丈,頭頂屋瓦,他又將竹接長雙足,其鬼無可奈何,只得避之而去。非是鬼怕大膽,乃怕忠厚孝義也。又說那鐵漢,是夜飽食一頓,拿了繩刀雜物,到深柳堂靜候,等候下手。不想清看定,因在黑暗,故鐵漢不見,於是守至夜深人少,然後下手。時正三鼓,明月如畫。人道做偷兒偷風莫偷雲,偷雨莫偷月,他偏向月明時下手,無奈金三郎夜讀不倦,直到五更未睡。正是: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志時。

不思圖上進,老來方悔讀書遲。

那鐵漢聽得不耐煩,索向瓦上一丟,早登瓦上,踏將下去。這三郎早已明白,詐作不知,待他前來,再為收拾。即脫衣假睡,在上假裝鼻息如雷,那鐵漢更作鼠叫,三郎又詐作不知。鐵漢開衣箱,三郎手拿一條麻繩在後,看正那賊,一縈繞住,乘勢推在地上,乃叫醒書童祿兒將他捆起。清在瓦上看得真切,見這書生如此本領,不用動手,乃返店去了。

金三郎把鐵漢捆來,即叫書童安排夜食,乃問鐵漢道:“爾今被捉,有何話說?”鐵漢道:“今夜被捉,自覺羞慚,冒犯之處,但求恕宥,恩不忘。”三郎道:“你如肯改歸正,我就放你,你便來一醉如何。”於是把他鬆了,排下夜膳,鐵漢上前謝過,只得入席同飲。飲食已完,三郎又贈他紋銀十兩,叫他此後改歸正,不可為樑上君子,鐵漢謝過,拜別而去。自此偷兒到此,知是三郎,皆不敢動手。再說清將此事說與天子知道,嘆道:“真正是讀書人無所不能。”次,辭了店主,又往別處去了。

話說本處西村有個小戶人家,姓王名全,娶萬氏。夫婦二人,年近六十,單生一女,名叫碧玉,年方二八,生得容貌似海棠滋曉肢似楊柳舞東風,渾疑閬苑仙姬,絕勝桂宮仙子。又詩曰:秋水神瑞雪飄,芳容質更嬌燒。

看來工指纖纖軟,行去金蓮步步嬌。

鳳眼半彎藏琥珀,朱一點英瑤。

自是生香花解語,千金良价更難消。

王老夫二人,愛若掌上之珍。但此女雖是貧家女子,也是琴棋詩畫件件皆通,每不是長,定是短唱,每有富貴之家求婚,她竟不從。卻有個本省提臺之子,到來求親,這公子張效貴,是張安仁之子,生得十分醜陋,恃著父親一品大員,倚勢凌人,要在花街柳巷,無所不為。一,見王全之女十分姿,故央王媒婆去說,誰知王碧玉要試過才貌雙全者方許。公子無奈,只得打扮得十分華美,同王婆用了名帖,來到王家。見禮已畢,王老開言道:“公子光臨,蓬戶生。”張效貴道:“聞得千金須要面試方允親事,故來領教。”王老道:“請公子少坐。”遂命碧玉隔簾聽試,碧玉見他面貌十分惡劣,心中不悅,請母親出一個題目,貼上燈謎道:或如天兮或如地,或伴佳人或贈貴,或如憂兮或如喜,或笑姣兮或返媚,或匪白髮兮老將至矣。

謎底就是鏡子,公子全然不解,便老了麵皮道:“今飲酒太多,待明再來。”急辭望前面而去。回至家中,自己思忖,我是一個提臺公子,反被村女所難,好不苦惱。心生一計道:“諒爾這女,有多大的本領,明派家丁二三十人,搶了回來,豈不是好?”主意已定,過了一宵,即喚二三十個得力家丁,手持兵器,來至王家,不由分說,將碧玉搶回,揚言王家欠他銀兩,將女償債。路上看的人,知他強搶,無人敢救。忽有一人,亦是本處人氏,姓金名剛,專打不平,見公子強搶女子,好生無禮,知是提臺公子,不敢動手,乃道:“青天白,搶人家女子,於禮說不下去,請公子放了她罷。”公子道:“你這乞兒,來管什麼閒事?”金剛道:“我不怕你人多。”公子生暴躁,上前便打,哪裡是金剛敵手?被金剛一拳打死。家丁逃回報知,提臺氣極不堪,即問:“兇手何人?”家丁答道:“是金剛。”便繪影圖形,四方追捕。各武營盡心緝捕,十分嚴緊。正是:安上鐵籠擒猛虎,高懸圖影捉強狼。

不知金剛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