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69章陸拾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紀王李慎,是李世民的第十一個兒子,與如今的聖人同年。

李慎自幼早慧,且好學,得太宗皇帝和韋貴妃的萬般寵愛,實是在嬌寵中成長。尤其中宮皇后早逝,他的身份更是水漲船高起來。

但他從小就知道,前頭有兩個哥哥乃中宮所出,無論如何,他的庇廕不過全來自父皇罷了,所以從來沒有肖想過任何不屬於他的東西。

直至貞觀十七年,隨著廢太子與魏王被廢、被貶,冷眼看著李恪跳出來收買民心…

即使才齠年如他也知道,定是不能成事的。

彼時,父皇正值壯年,就是不猜忌他,長孫無忌也不會放著魏王不去拉一把,卻叫他拔了頭籌。

阿孃一生地位顯赫,站得高,也看得分明,扭頭就代他千萬與李治好。

其實本不消她說,他與李治從小玩在一起,除了年紀相近,身份相當以外,當然也有因為李治是儲君的弟弟,是父皇最為寵愛的兒子之一。

最後不過是,易了儲,太子換了李治做罷了。

但再一想,這卻是…更好了!

他定會如河間獻王那般既不捲入爭權奪勢,又能全身而退,帶著阿孃一起…

於是從此以後,他對李治也就更真誠了。

如今,聖人繼位,一切歸於平靜。

到了永徽元年,正月裡,李恪竟然回到長安…

這幾年節連下來,李恪幾次邀他飲宴,推脫數次,實在推脫不開,這才拉著李貞一同赴宴。

無論他如何看待李恪的,但要說他為人確實還真心不錯,與人相皆是真心實意,毫無參上半點虛假,總是這樣恰到好處。

宴席偶然間是識得吳王妃的胞妹蕭氏三娘…

蕭婒自席上第一眼見了李慎確實驚訝。之前她急於反對吳王與阿姐促成親事,不過是堵著一口氣,何況當時也本沒有瞧清楚這個紀王。

如今打了個照面,那清俊的容貌,不凡的氣度,確實絲毫沒有輸給聖人…

但紀王呢?

李慎壓就沒把蕭三娘放在心上,尤其李恪越是極力促成,他越不能接受。

紀王妃雖出身於鮮卑,父輩不過尚書庫部,算不得多有身份,且又體弱,常年臥病在。只是無論如何,他也沒有想過考慮續絃這回事!別說如今王妃尚且好好地,就是病逝,他也決計不能與李恪成為連襟。

他們只當李治仁弱,只可惜,廢太子的事情仍然歷歷在目,竟是都忘了…

然後散宴之後,李慎就入宮求見,與李治商談了許久。

李治對於李慎有兄弟之宜,自然信任幾分。

數年來,兄弟幾個時常一同讀書,一同圍獵,又湊在一處說話,哥幾個什麼品,大家都心知肚明。哪怕起先聽他說起來龍去脈還有兩份疑慮,但深想一下,也就疑慮盡消了。作為大唐的帝皇,被李世民親自挑選的儲君,他這份氣量還是有的!

所以對於李慎請求出藩一事,幾經考慮,最後還是點頭同意了。

雖然李慎沒有說出口,但李治知道他定是極希望能帶著韋貴妃隨行。

曾幾何時,他也為這些前朝妃嬪的去留所慮,直到孫茗與他的一席話,才叫他豁然開朗。何況,兄弟又從前時起支持他,他也並非沒有度量地去猜忌。

於是年後,李治任命李慎為左衛大將軍,又敕封韋貴妃為紀國太妃,令她隨紀王出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