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十三章江南行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定遠軍的捷報很快就傳到了毫州,也震驚了整個“大宋朝廷”

“諸位都看過定遠軍的捷報了嗎?”劉福通看了一圈眾人,抖了抖手裡的奏章道。

“定遠軍渡江南下,連戰連捷,此乃天佑我大宋,我大宋重複天下的中興之不遠了。”右丞相盛文鬱興高采烈地說道。

“定遠軍一支孤軍,居然能在江南打出這麼一個局面,實屬不易呀。”平章羅文素想得是另外一個方面。

“江南元軍兵疲將弱,雖然人數眾多,但是戰力不強,加上西有徐壽輝,東有張士誠,南有方國珍,元軍顧此失彼,難免處處被擊破。而我們卻是在獨自應戰。”樞密院知院劉知六的語氣中有點嫉妒,定遠軍南下的時機選的太好,相比之下,毫州的紅巾軍卻要面對河南、山東等地方元軍的強大壓力,子過得艱難多了。

劉知六的話讓大廳變得一片寂靜,也引來了劉福通一個嚴厲的眼。看到哥哥的眼神,還有杜遵道帶著笑意的嘴角,劉知六連忙閉上嘴,低下頭,不敢再說話了。他知道,劉浩然出自劉福通麾下的紅巾軍,而且自立以後對劉福通頗為敬重,甚至到了只知劉帥,不知小明王的地步,自然被劉福通視為心腹,引為強有力的外援,因此不滿劉知六言語中對定遠軍的看輕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定遠軍和劉浩然攻下應天,讓大宋佔據了江南之地,不褒獎恐怕難以對天下待。”羅文素揣測著劉福通的心思,率先打破了沉默。

劉福通黝黑的臉上終於出一點笑容,羅文素也暗自慶幸自己押對寶了。劉浩然累次遣使者到毫州進貢行臣禮,也四處宣揚自己原是劉福通麾下一員小兵,現在更是其麾下一員部將,還打著同宗同姓的旗號,卑謙地拜劉福通為叔父,旗幟鮮明地表明瞭緊隨劉家勢力的立場,加上現在其本身的勢力大漲,自然得到了劉福通的器重,把劉浩然定位為“劉家幫”的年輕俊秀,骨幹棟樑。

“既然定遠軍能征善戰,不如把他們北調,做為北伐的先鋒。”一直不做聲的左丞相杜遵道突然開口道,他的話把在場所有的人都嚇了一跳。調定遠軍軍北上,這不是開玩笑嗎?暫且不說劉浩然願不願意,一旦定遠軍北上,豈不是狠狠了劉福通一耳光嗎?他一直負責指揮對元軍的作戰,調定遠軍北上,這不是變相地向世人宣佈劉福通很沒用,必須依靠南方的兵力才能對抗元軍。

“定遠軍北上,那江南打下的地盤怎麼辦?西邊的徐壽輝和東邊張士誠可都不買我們大宋的帳。”劉知六立即跳出來說道,他是樞密院知院,是劉福通控制軍隊的重要棋子,當然知道杜遵道所說的含義,當即反駁道。

“我們可以遷都應天,定遠軍北上,我們南下!”杜遵道毫不猶豫地答道,看來他心中早有定計。

聽到這個建議,盛文鬱、羅文素都不由沉起來,南下避開元軍的鋒芒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徐壽輝和張士誠總比氣勢洶洶的元軍好對付吧。

“此策不妥!”劉福通斷然拒絕道,他當然知道事情的利害關係。他的勢力,或者說紅巾軍的基在江北河南地區,多年的白蓮教傳播,讓紅巾軍在這一地區有了良好的群眾基礎,現在跑到人生地不的江南去,能有什麼作為?

再說了,劉福通正是憑藉自己在這一帶的威望和實力,掌握了大部分紅巾軍,穩穩地壓住了杜遵道等人。要是去了江南,大家都是從零開始不定杜遵道抓住機會就能翻盤,劉福通可不願意給對手這麼一個機會。

還有一個理由劉福通更是深深埋在心裡,劉浩然從一個“逃兵”開始,短短三年時間裡居然能發展到今天這一步,沒點才幹是玩不轉的。從斷斷續續傳來的或真或假的消息裡,劉福通已經對劉浩然治軍、打仗、理政、招攬人才的本事瞭解一二了,萬一把定遠軍北調,讓劉浩然又打出一番天地,而自己窩在應天寸功未立,到時大宋朝廷掌權說話的就指不定是誰了。所以劉福通決定必須抓住抗元第一人這面大旗,只有在這面大旗下,不管劉浩然在江南打下多大的江山,天下人都會自然而然把劉浩然看做是劉福通的部屬,失去這面大旗,一切就都是未定數了。

“北調南下干係太大,一旦有什麼閃失,元軍乘勢南下,很容易把我們趕上絕路,而且正值抗元緊要關頭,朝廷貿然遷都,會嚴重打擊將士們的士氣。”劉福通的理由也很充足,而且他一向強勢,話一說出來,眾人都不好反駁了。

“既然如此,就當杜某沒有說過。”杜遵道無所謂地說道,他早知道劉福通不會同意這個建議,只不過是趁機為難劉福通而已。

“劉浩然是平章的心腹愛將,如何封賞,你定奪就是了。”杜遵道皮笑不笑地繼續說道。

“我會上奏明王陛下,設立江南行中書省和行樞密院,以劉浩然為左丞相兼知院,總領行省一切軍政事務,可便宜行事。”劉福通的眼睛閃過一道寒芒,立即應道,而杜遵道卻拉下了臉,坐在那裡不做聲了。

“如此甚好!”盛文鬱連忙出聲和稀泥,但效果卻不是很好,大家最後都有點不歡而散。

第二,劉福通在朝堂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卻遭到了杜遵道的反對。他的理由是設行省可以,但是軍政大權授予劉浩然一人,權柄太重,應該只授知行樞密院事,負責軍事方面就可以了,至於左丞相則應該派朝廷重臣去執掌,人選上他推薦了自己的心腹胡煥豫。

劉福通自然是大力反對,堅持自己的意見,兩派人馬當即在朝堂上爭執起來明王韓林兒看到這一幕,不由目瞪口呆,也不知道怎麼辦,任由劉、杜兩位權臣在那裡各抒己見。

劉福通剛剛率紅巾軍在許州長葛、中牟大敗元廷河南行省平章答失八都魯為主帥的元軍,幾支前鋒已經開始渡過黃河,震動了整個河南河北,氣勢正盛。而杜遵道卻利用劉福通領兵在外的時機,大肆在中樞培植提拔自己的親信,所以今居然在朝堂上與剛剛回毫州的劉福通戰了個平手。最後大家在朝堂上又一次不歡而散。

“想不到杜夫子跟我玩這一手!”回到家與親信心腹再次議事的劉福通不由忿忿地罵道,杜遵道是讀書人出身,自詡知謀權變,加上本身文墨素養較深,所以在紅巾軍中以夫子自賞。

“大哥,杜遵道前幾子派人與宿州的朱元璋聯繫。”劉知六也不滿杜遵道,在劉福通領兵在外的子裡,他沒少受杜遵道的氣。

“什麼?”劉福通大吃一驚,杜遵道在中樞勢力頗大,但是致命的弱點是沒有強有力的軍隊支持,而宿州的朱元璋雖然歸附毫州,但是相對獨立,而且擁有宿州、濠州、懷遠三地,又與毫州相鄰,勢力不可小視。

“朱元璋前派人將杜遵道的密信暗呈與我,”劉知六說罷遞出一封書信,劉福通接過來一看,杜遵道在書信中對朱元璋許官封爵,極力拉攏,不管劉福通還是能看出杜遵道言辭中的不可一世,可能他以為朱元璋已經是他的襟袖之物了。

“朱元璋還怎麼說?”劉福通看完信後沉思了一會又問道。

“朱元璋的使者說杜遵道派去的人專橫驕恣,本不把眾將士放在眼裡,他轉達了朱元璋的話對大哥你絕無二心。不過,”劉知六慾言又止。

“說!”

“據密探回報,朱元璋也回派了密使入了杜府,具體談了些什麼就不得而知了。”

“這個朱和尚,還真是心眼多,他這是在火中取栗。那應天那邊怎麼樣?”劉福通不動聲地說道。

“據密探回報,杜遵道曾經派人去跟應天使者秘密聯繫過幾次,但都被擋了回來。而且剛剛接到消息,應天使者不知從哪裡聽說今朝堂的事情,跑到杜府門口大罵杜遵道杜夫子是個妒能忌才的小人,把杜夫子氣得不行,下令把應天使者抓起來了,我已經派人去斡旋,放出使者。”劉知六老老實實答道。

“還是劉浩然坦誠,押中一方就不做他想了,這樣的人不是大輸就是大贏。”想起杜遵道在那裡氣得揪鬍子的模樣,劉福通不由地開懷笑了起來。

“大哥,還是早做決斷。”劉知六看到劉福通心情不錯,連忙趕緊勸道“答失八都魯不會甘於失敗,正在糾集兵馬準備再次進攻,而察罕帖木兒、李思齊又在一旁虎視眈眈,兄長你可能不又要領軍出征,到時杜遵道繼續在朝堂上權,挾持小明王,一旦事成,恐怕就沒有我們的立足之地。”其他心腹親信也紛紛出言附和。

劉福通不由沉思起來,據軍情,答失八都魯的確沒有死心,還在繼續招兵買馬,可能不又會對紅巾軍發起進攻,而察罕帖木兒、李思是難纏。察罕帖木兒又叫李察罕,祖先是隨蒙古南征的探馬赤軍,後來留居沈丘。其自幼攻讀儒書,曾應進士舉,名聞鄉里。當年劉福通在潁州起義,橫掃河南各地,察罕帖木兒糾集數百人,並與當時任羅山典吏的李思齊連結,一舉收復了羅山縣,被元廷授予中順大夫,汝寧府達魯花赤。察罕帖木兒在元廷的支持下,很快就發展到一萬多人,駐紮在沈丘,紅巾軍屢次與其作戰都沒有討到好處。這次劉福通在長葛大敗答失八都魯軍,卻在虎牢關被察罕帖木兒給擋住了。今後少不得還要與他血戰幾次。要是自己領兵在外,任由杜遵道發展,恐怕真的要如劉知六所說的了。

想到這裡,劉福通已經顧不上杜遵道是當年一起拜在韓山童門下的師門兄弟,一起在潁上起義的老兄弟了,既然他不仁,我就不義了。

“既然如此,那就如此這麼辦!”劉福通決心已下,當即策劃起來。

劉福通的反擊非常有力,因為紅巾軍大部分都掌握在他的手裡。第二夜裡,數千紅巾軍衝進毫州城,包圍了杜遵道等人的府邸,將他和他的黨羽一網打盡。然後第三在朝堂上劉福通以專橫驕恣、勾結元廷等罪名請小明王處置杜遵道等人。

大勢已定明王自然準了劉福通的專奏,將杜遵道等人全數處死。劉福通繼續打擊異己,安自己的勢力,將朝堂上下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裡,從此明王就成了專門發詔書的名義君主,而盛文鬱、羅文素就成了不管事的大宋重臣。

劉福通以小明王的名義頌布了對定遠軍和劉浩然的封賞,設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和行樞密院,以劉浩然為左丞相、知院。接著劉福通以戰事緊張為由,任命朱元璋為淮西統軍元帥,把他從宿州調到西線,專職對付察罕帖木兒。朱元璋當然知道這項任務任重而道遠,但是在劉福通的威勢下又不敢不從,畢竟他的實力相比之下太弱了,要是敢推託,朱元璋知道劉福通會立即以杜黨的名義把自己清除掉,於是只好乖乖地率領本部人馬移駐陳州宛丘。

接著,在眾臣的擁立下,劉福通任左丞相,自稱太保,掌握了大宋朝廷的實權,從此明王徒有虛名,一切事務皆決於劉福通。

十月,劉浩然在江寧奉詔,宣佈成立大宋朝江南等處行中書省,自任左丞相,以李善長為參知政事,汪廣洋為副參知政事,馮國用為判行樞密院事,陶安為都察御史,夏煜為提舉學事,其餘各一不等,並正式啟用龍鳳年號。

接著劉浩然開始整編軍隊,他把屬下的軍隊分為常備軍和守備軍,擇勇武青壯六萬多,編為二十個步兵團,以為常備軍,繼續號定遠軍,並提拔了立有軍功的定遠老兄弟張銓和張溫、臨淮張赫、含山仇成、合肥吳復、安豐曹良臣、廬州濮英、太平嚴德、原陳野先部將陳耀、克江寧首功趙大勇為統領。其餘近十萬人,分別是各地投奔過來的義兵民軍、俘虜、降軍等等,雖然常備軍選不上,但是依然有一定的戰鬥力,被整編訓練以後分駐各地,負責地方防務。再以康茂才為都營屯田使,負責協調指揮各常備軍、守備駐軍在駐地進行軍屯,一邊加強訓練,積極備戰,一邊開荒耕種,提高糧食產量。

然後又採納李善長等人的建議,設鹽茶局,確定鹽稅茶引,並頌布多項法令,去除弊政,降低賦稅,複製錢法,鼓勵工商,肅清吏治。很快,江南行省治下開始慢慢恢復元氣,並逐漸走向良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