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八章夏與高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0719帝國的榮耀第一百九十八章夏與高麗司歷四隻回遲年八月二十四明測送走泰西使彬,田協格列西列,又來了兩撥使節,巴蜀的夏政權國子祭酒劉湛和權知高麗國事金英浩,不過這兩國使節受到的待遇卻大不相同。

金英浩自然由外務部出面招待,居住在南京城西區的高麗國駐大明使館裡,可是劉湛卻另外一番處理了。

龍鳳三年,明玉珍奉天完帝徐壽輝之命西征巴蜀,趁著天賜良機擒獲了元廷四”行省左承哈麻禿,擊走右晝完者都,佔據了重慶,並乘勝而進,攻佔了滬州、敘南今四”宜賓工被徐壽輝封為廣西兩江道宣使、隴蜀四”行省參政。

龍鳳四隻,完者都從果州今四川南充糾集殘兵,與四川行省平章郎革歹、參政趙資等屯駐嘉定今四”樂山大佛寺陰謀收復重慶。明玉珍派義弟明二或作明三、三奴,本名萬勝伴軍圍攻相持半年未克。明玉珍親統大軍增援克成都、嘉定生擒完者都、郎革歹、趙資殺於重慶大個字街,自是蜀中郡縣相繼而下,盡擁”蜀之地。接著又大敗了被元軍所敗,竄入巴蜀為害的紅巾軍殘部李喜喜軍,隨之揮師北上,攻打興元漢中和鞏昌,但為元軍李思齊部所,保鞏昌而棄興元。

龍鳳六年,徐壽輝為陳友諒所害。明玉珍悲痛萬分,傳令川中全軍縞素戴孝,為徐壽輝隆垂髮喪又在重慶城南為徐壽輝立廟秋奉祀。他召集部屬,義憤填膺地說“吾與友諒同事徐氏今友諒弒主自立當整兵討之令部將莫仁壽領兵守墓關不與相通,又移技四方會兵三峽並在夷陵設奉天徵蠻大將軍府準備大規模討伐陳友諒為徐壽輝報仇雪恨。

重慶父老見明玉珍將離開四川紛紛出面挽留謀士部將也竭力擁戴他為隴蜀王。明玉珍推辭再三,方於龍鳳六年十月於重慶即隴蜀王個但不易國號不改元仍尊奉天完政權及其紀年併為徐壽輝上謐號為“應天啟運獻武皇帝”廟號“世宗隨著明玉小珍政權在巴蜀的統治益鞏固,其頭號謀士,元廷進士、滬州名士劉禎勸言道:“西蜀形勝雖小沃野千里北有劍門可以窺隴西東有菱塘可以達江左今民遭青巾之苦付旨李喜喜青巾軍擾害四川入幸獲扶養頗得蘇息人心之歸,天命可知他大事可舉也。此時若不稱大號以系人心,軍士俱四方之人思其鄉土而去明君雖自保全蜀尚難,況天乎”這番話與歷史上耿純勸劉秀、諸葛亮勸劉備所考慮的利害關係相同,更有部將戴壽、張文炳等極力贊畫,明玉珍思慮再三便以從之,於龍鳳士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正月初一,公元年證式即皇,帝位建都重慶國號大夏改元天統。仿周制,設六卿,以戴壽為冢宰,萬勝為司馬,張文炳為司空,向大亨、莫仁壽為司寇,吳友仁、部興為司徒,劉禎為宗伯。置翰林院、國子監。府置刺史,州置太守,縣為令尹。設科舉。策試進士。去佛、道二教,專奉彌勒佛。定賦稅,十取其一。

這年冬天,明玉珍遣恢復原名的萬勝率兵攻打雲南梁王把匝刺瓦爾密,先勝後敗,第二年又有巴州叛亂,萬勝率軍平定,此後明玉珍便收縮戰線,不再採取大的軍事行動,改為一力發展內政。

明曆元年,明玉珍仿宋制改六卿為中書省樞密院,以戴壽、萬勝為左、右承相,向大亨、張文炳為知樞密院事,部興、吳友仁等為平章。部興鎮成都,吳友仁鎮保寧,莫仁壽鎮蔓關,皆平章事;簧英鎮播州。姜練鎮拳陵,皆參知政事;荊玉鎮永寧,商希孟鎮黔南,皆宣使。聞劉浩然稱帝北伐,遣使負糧食萬石,布千匹。以資北伐,並求通好與大明。

當時劉浩然正全力北伐,無心他顧,加上對明玉珍如此識大體,用實際行動支持北伐非常讚賞,便收下東西,同意與夏通好。

大明北伐軍一路上勢如破竹,在非常短的時間裡便攻陷大都,逐走元廷,佔據北方諸省,顯示出無與倫比的強大軍事實力,讓明玉珍心懷畏懼,於是便累累遣使至南京,求以藩屬國安之。對於這種分裂割據的行為,劉浩然當然不答應,但是由於明軍主力一直在北方與北元對耗著,一時半會難以調兵力南下平定巴蜀,便拖而不決。

明玉珍也猜出劉浩然的心思,開始加強對東邊和西邊的防禦,憑藉地理天險設下幾道防線。明歷二年。明玉珍因病去世,臨終前遺囑臣下固守川蜀,勿進取中原,並密囑其太子明升機要。國喪過後,其子升繼位,改元開熙,上謐號欽文昭武皇帝,廟號太祖。

明升即今後,以劉禎為相,一直謀求與大明通好,此次劉湛出使南京,所為還是想與大明保持現狀。

不過劉湛來到南京,依然沒有享受到外務部招待的待遇,而是由戶部招待,其中味道,頗有才學的劉湛自能體會,不過讓他到一絲期望的是劉浩然在高麗金英浩之前接見了自己。

“你主珍公據於蜀,各郡臣民遺暴元青巾之,百無一二。珍公致躬行給,興文教,闢異端,侵掠,薄賦斂,一方鹹賴小康焉待到劉湛禮畢之後,劉浩然首先對其主明玉珍嘆讚賞了一把。

“我曾聞珍公瞼葬品除隨身衣物外,惟一能算作金銀珠寶的只有一隻金盃和兩隻小銀徒,而且那還是天完帝徐公所賜。如此儉樸之君,實為我等之楷模,未能一見珍公,實為我此生之憾事!”聽到大明皇帝如此讚賞自己的先主,做為臣子的劉湛當然要大禮叩謝,但是一想到這個皇帝只是一個勁地誇先主,對自己當今主上卻一字未提,這到底賣的是什麼藥,難道他已經清楚地瞭解到當今巴蜀夏國的現狀?

劉浩然當然清楚夏國現在的現狀,明玉珍是個有為之君沒錯,但是他的兒子明升卻是個平庸之才,加上明玉珍去世的早,才三十多歲帆與崩了。與他,起打江山的大將重臣們個個都還是壯年”氈!”雖然對明升還算忠心,但是他們對朝政的影響力卻益加重,加上沒有上方的約束,不可避免地開始謀起私利來。現在巴蜀夏國治下的百姓,有四分之一已經成為夏國武將官員們的莊戶,也就是私產,大半的良田也入這些人的囊中。

看到這份探子發回的細報,劉基曾嘆道:惜其不能謹之於始。私家倍於公室,倉簾空虛,故不能展其疆界,難持其國。意思也就是明玉珍雖然一心為民,可是在世的時候沒有制定出一整套完整的體制對重臣加以制衡,結果他一去世,所做的一切就白費了,現在的巴蜀夏國是幹弱枝強,更加沒有實力對抗大明瞭。

“我敬珍公,也意保其子嗣,而今天下一統勢在必行,而巴蜀內憂外患,明升侄兒之才難有回天之力。不如早降,我定可保其富貴連綿。也可讓珍公在天之靈以待到劉湛又一次禮畢,劉浩然開門見山地說擻劉湛一聽,有如五雷轟頂,他總算明白了大明皇帝的真正用意,在其心裡,巴蜀夏國只不過是割據之的。這位立志一統天下的皇帝怎麼能負許這種事情發生了,就算夏國再進貢更多的金銀珠寶,姿態擺得在低卑。依然阻止不了其決心。

想到這裡,劉湛的僥倖心一掃而空,剛才還因為自己在高麗金英浩之前得到接見的興奮也變成了難過,原來在這位大明皇帝心中,自己的夏國再如何也是內政事務,除了速速投降就是兵戎相見,實在沒有什麼好說了,而高麗是藩屬國,有的是話說,晚見一會又何妨。

“陛下,我夏國願世代為大明屬國。不敢有絲毫二心,請陛下念及巴蜀之地百姓難得安養數時,求不要綿及戰火於其身。”劉湛還想再努力一把,伏倒在地,痛哭涕道。

“信翁先生”劉浩然上前扶起了劉湛道“你雖是江西人士,但是僻居巴蜀多年,已視此地為故里,百姓為鄉親,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巴蜀自前秦之時便納為王朝版圖,世世代代未曾割離,而今我若是允你夏國割據為屬國,我便是千古罪人,此等大惡,我是萬萬擔當不起。另我大明王師,一統天下,上承天理,下順民意,乃是大義所為。且我明軍軍紀森嚴,視百姓為父母。安敢有擾地方?反倒是你偽夏為一己之慾,私家之富貴,逆天而行,頑抗王師,引戰火入巴蜀,這才是真正的罪人。先生是飽學之士,讀史書,萬不可與此等罪人同行遺臭萬年之事,當回去勸導你主,早歸順大明,免戰火荼毒,也不枉珍公生前安巴蜀保萬民的一片苦心劉湛聽得這一席話,知道已經事不可違,雖然劉浩然說得大義凜然。但這是強者的宣言,劉湛知道自己夏國的底細,就算天下人都知道夏國對大明是螳臂擋車,就算明升願降,那些大將重臣為了私家之富貴。豈肯如此輕易舉降,至少也要抵抗一眸子,讓明軍吃點虧,然後看準時機再將明升推出來當替罪羊頂缸,自己賣個好價錢。

捌七煎熬了一番,劉湛只好含淚告辭,然後徑直離開南京,回重慶覆命。

“英浩,聽說王瑞已經病故了?”待到金英浩禮畢剛才坐下,劉浩然開口問道。

“回稟陛下,高麗國王王瑞殿下於五月十三晚病故。”金英浩連忙拱手道。當時高麗就向大明官府和劉浩然做了緊急稟報。王瑞在高麗上下一致關注下終於嚥氣了,已經與金氏兄弟利益捆綁在一起的高麗新興貴族和世家終於鬆了一口氣。現在金氏兄弟內有民望,手有兵權,外有大明強援,取代高麗王氏是遲早的事情。

那些在金氏兄弟“改制新法”中獲得巨大利益的新興貴族和世家們早就想再立“大功。”而這擁立之功可是再大不過了。

王瑞唯一的兒子,其與侍婢般若所生的王禍在安東之亂中死於非命。而王氏宗室也死得七七八八。剩下的也是聲望不足,早就夾著尾巴做人。所以現在能夠接替王瑞成為高麗國王的只有兩人,一是金英浩,二是在高麗百姓中積有乎望的辛睡,可惜這位高僧遠在大明,一時半會是回不來了。

“義通大師聽聞此噩耗,痛哭數十不休,現在神疲心悴,病臥於南昌醫館,有空你倒可以遣人去探望一二。”

“臣領旨,待國事完畢之後遣副使去探望,告知而今高麗在陛下的庇護下國寧民安,勝於高麗先王糜爛之時,也算告他念及高麗萬民之。”

“如此甚好!”劉浩然含笑點頭道。

辛睡被請之南京沒幾月,便以通曉佛義、大德十方被劉浩然賜佛名為通義,並被大明禮部聘為江西省名寺一南昌以西的西山修德寺方丈“全心意。地投入佛教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