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報任安書司馬遷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修辭手法的多樣,豐富了情表達的內涵。如“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以下八個迭句,實際隱含著八組對比,同時又兩兩對偶,與排比相結合,既表明了對歷史上傑出人物歷經磨難而奮發有為的現象的認識,又表明了以他們為榜樣,矢志進取、成就偉業的堅強意志,氣勢雄渾,令人慾悲嘆。又如“猛虎在山,百獸震恐…”一句,運用比喻,沉痛控訴了人間暴政對人的扼殺和扭曲,形象地說明了“士節”不可以稍加受辱的道理,真是痛徹心脾。其他像引用、誇張、諱飾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都真切的表達出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有時奔放盪,不可遏止;有時隱晦曲折,言又止,讓我們似乎觸摸到了作者內心極其複雜的矛盾與痛苦。

總之,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通過富有特的語言,真切地表達了揚噴薄的憤情,表現出峻潔的人品和偉大的神,可謂字字血淚,聲聲衷腸,氣貫長虹,催人淚下。前人的評價“慨嘯歌有燕趙烈士之風,憂愁幽思則又直與《離騷》對壘”實在闢。

語言知識(一)通假字1。其次詘體受辱。詘,通“屈”彎曲。

2。其次剔髮。剔,通“剃”動詞。

3。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箠,同“捶”杖。

4。見獄吏則頭槍地。槍,通“搶”撞擊。

5。及以至是。以,通“已”6。及罪至罔加。罔,通“網”法網。

7。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底,通“抵”,大抵,大都。

8思垂空文以自見。見,通“現”表現。

9。放失舊聞。失,通“佚”散亂的文獻。

10。則僕償前世之責。責,通“債”債務。

11。古者富貴而名摩滅。摩,通“磨”12。權傾五伯。伯,通“霸”13。具於五刑。具,通“俱”14。曷足貴乎。曷,通“何”15。幽於圜牆之中。圜,通“圓”(二)詞類活用1。孫子臏腳:名詞作動詞,古代剔去膝蓋骨的酷刑2。以汙辱先人:形容詞作使動用法,使…受辱3。倡優所畜:名詞作狀語,像樂師、優伶一樣4。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名詞作狀語,用硃砂5。故述往事,思來者:動詞作使動用法,使。…思考6。請略陳固陋:形容詞作名詞,固執鄙陋的意見7。衣赭衣:名詞作動詞,穿上8。俗之所輕也:形容詞作動詞,輕視9。幸勿為過:名詞作動詞,責怪,責備(三)被動句(1)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

(2)其次詘體受辱。

(四)省略句、判斷句(1)《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2)且西伯,伯也。

(五)狀語後置句(1)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

(2)權傾五伯,囚於請室。

(3)幽於圜牆之中(六)賓語前置句(1)若望僕不相師(七)重點翻譯句.

1。《詩》三百篇,大氐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詩經》共三百篇,大都是聖人賢士為抒發憤懣之情而寫作的。

2.亦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也就是想要探究自然和人間的關係,通由古至今的變化規律,自成一家之見解。

3.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即使被千刀萬剮,我難道會後悔嗎?

4.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與螻蟻何異?

假如我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殺,就像在九頭牛身上去掉一,與殺死一隻螻蟻有什麼區別呢?

5.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於鮮也。

所以,在地上劃圈為牢,氣節之士勢必不肯進去;用木頭削成獄吏,氣節之士也認為不可受它審訊,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殺。

6.僕雖怯懦,苟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

我雖然怯弱,想苟活偷生,但也知道捨生就死,怎麼會自甘沉溺於牢獄的侮辱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