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563章堪稱遊刃有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就要看書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我本是武功低微,不學無術,原不足以與天下英雄爭鋒。然此際要學,也來不及啦,只能硬著頭皮徒逞蠻勇而已。”邵鹹尊笑道:“怎來不及?我與典衛大人印證一路劍法,權作便是。”耿照一怔。

“我劈過幾年柴薪,又受老胡與蠶娘前輩的指點,尚且不知刀。臨陣再學劍法,卻有甚用?”本推辭,靈機一動:“格物近道,刀劍有什麼分別?”話到嘴邊又回去,面上掠過一抹恍然。邵鹹尊微讚賞,連劍帶鞘擎起,立開門戶,正道:“我這套劍法共有九路,不重招式,練的是窮究之法。

一法天、二法地、三法人,四法時、五法音、六法律,七法星、八法風、九法野,從天地萬物中都看出劍來。你仔細看了。”手裡比劃,口中講解,招式連綿不絕,劍上不挾絲毫內力。他出手極慢,但劍勢縱橫,大闔大開,果有“星垂風野天地闊”的恢弘氣象,耿照被引得以刀鞘相應,兩人自然而然拆解起來。

邵鹹尊這套劍法,與其說是模擬天地自然的意象,不如說是觀測天地自然、透析質之法,共分“簡易”、“變易”、“不易”三層:首三訣觀察渾然天成、非人力可逆之物,天訣包含一切天文星象、雷電風雨,地訣指山川河、地貌風物,而人訣指的是人倫綱常。此三者順乎自然,至簡至約,是為簡易。星、風、野等末三訣,則是觀察變化之物,如繁星過境、八風橫野,動靜間有無數變化。此三訣爬網整理,窺破一切紛亂擾攘,是為“變易”而中三訣掌握的則是變化的法則,四時、五音、六律看似變化動,卻自有其規律,按律生變以簡御繁,是為“不易”在這三易九訣中,首三訣最為象,邵鹹尊似是瞭解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難以悉闡其妙,因此說得最少,三言兩語匆匆帶過,無意深談。中三訣則說得最快,時、音、律均是整理歸納之法,或異中求同,或名實區分,苛察繳繞,衍生無盡,方法卻相當簡單。

花最多時間的,反而是撥亂反正的星、風、野三訣。邵鹹尊劍上既無內力,耿照也不敢硬砍,內力強、速度快的優勢無用武之地,招式不的缺點益發明顯。邵鹹尊與他拆得片刻,忽道:“請典衛大人以一門最得意的刀法攻我。”劍鞘一撥,點足飛退,重新擺好架勢,等他進招。耿照以為他打得不耐,臉上熱辣辣一燙,嚅囁道:“晚…晚輩現醜了。”他平生最妙的招式,學自本寺娑婆閣內的觀音木像,恁“薜荔鬼手”如何變幻無方,耿照卻無化拳掌入刀招的識見與修為。

而蠶娘所傳授的一式蠶馬刀法雖然威力驚人,偏偏是防守的絕招,拿來打人也不象話。翻來覆去,便只有一一百零一套的“無雙快斬”了。想起老胡,心中忽生勇氣。

蠶娘說“無雙快斬”脫胎自狐異門的天狐刀,暗示胡彥之的來歷並不單純,但一想起老胡,彷彿又回到赤水渡頭並肩作戰那一夜,再無動搖,藏鋒一振,潑風般的刀式應手而出!

邵鹹尊退了兩步,鞘尖忽往刀風中一絞,正是耿照舊力方盡、新勁未出的當兒,這一下不花什麼力氣“無雙快斬”頓時無以為繼,攻勢自行崩解。

耿照臉一紅,見他並未追擊,一個箭步竄上前,咬牙再出絕招!豈料這回邵鹹尊更快,鞘尖一紮“鏗!”戳中了刀鍔,刀風中心一歪,耿照踉蹌失衡,刀頭斫地,勉強穩住身形,連不懂武功的觀眾都看出他的狼狽,場邊一片嗡然。

邵鹹尊正道:“臨陣對敵,一模一樣的起手連用三回,未免小瞧了對手。適才你第一次所用的第七個變著,恰可以抵擋我第二次的攻擊,只因我出手的時間比第一回快了些,你堅持使完第五、第六兩個變著,才有此一失。”耿照沒來得及羞慚,邵鹹尊的話如電光石火般掠過腦海,彷彿捅破了一層薄薄窗紙,原先模糊搖曳的殘影失卻阻隔,驟地大放光明--老胡所授的“無雙快斬”是將刀的變化練進了他的身體反應,臨敵不假思索,狂風般的刀勢飆出,令人難以抵擋。

耿照屢經歷練,眼光大異昔,漸明白這是老胡為了在三天內收到奇效,不得已才想出的變通之法,摒除招式,將首尾串連起來,將他異於常人的捷、膂力等徹底發揮,原本刀路絕非如此。耿照練了刀式,練到無論老胡以何種方式攻擊、攻向何處,閉眼都能以“無雙快斬”硬生生碾過去,縱遇實力勝於自己的對手,亦有一搏之力。

證諸往後餘戰,老胡不可不謂奇才。但遇邵鹹尊、李寒陽,乃至嶽宸風這樣的高手,此法相形見絀,原因無他,力有未逮也。耿照這時才驚覺:“無雙快斬”可能是他學過最妙的完整刀法--假設它成套的話--但他一點都不瞭解它。

老胡將一路刀法壓縮成一招,讓他以力量和速度的總和制敵,卻來不及為他講解應對進退、攻守方圓,剖析其題旨究竟。假使它有的話。現在,耿照只好靠自己發掘。

“無雙快斬”連綿不絕,繁複而無法切割,正好以“星”字訣梳理。風有來處去向之別,亂中有序,再用“風”字訣辨清攻守…複雜的爬網、旁人須苦思良久方能理出頭緒者,於他腦海不過一瞬。

“無雙快斬”三度起式,劍鞘“唰!”長驅直入,徑取他持刀之手,果然毫不容情。耿照刀勢圈轉,使的卻是第十二個變著,刀尖旋絞帶風,邵鹹尊若不退,不免饒上一條右臂。他“咦”的一聲變招,百忙中不忘讚道:“來得好!”耿照分心二用,充耳不聞,繼續從“無雙快斬”析出招式來用,三五招裡總能試出一記管用的,出手威力暴增。

邵鹹尊不得不凝神應對,兩人距離越拉越開,刀劍上風聲隱隱,終於有幾分認真的模樣。此非自家的演武場,縱有邵鹹尊喂招,耿照將“無雙快斬”翻來覆去磨了個穿,也只試出了十七式,無不是威力強大,果然印證了邵鹹尊“拆開來更好使”的指點。

耿照索摒除其他路數,專以新招對敵,兩人越打越快,位移如一隻疾旋的太極兩儀盤,所經之處黃塵掀轉,亦成一圓,煞是好看。

無雙快斬中淬出的刀式非同小可,耿照越使越稱手,體悟越多,烏鞘舞出一團墨風,壓得邵鹹尊慢慢後退,卻難再更進一步,對邵鹹尊的威脅不如初展之時,心下雪亮:“是了,三易九訣心法乃是家主的發明,這幾式刀法只須見得一次,便以九訣透析,縱未連皮帶骨拆得光,豈能逃過法眼?打得越久,對我越是不利。”邵鹹尊並無殺之意,比之尋常武鬥,堪稱遊刃有餘,耿照趕緊把握時間運用“野”字訣,心海中浮起一十七名持刀人形。相較於處理“多”的星字訣、處理“亂”的風字訣,野字訣處理的是“整體”:千樹成林,不同於獨木。

冰晶易凋,積雪卻有滅絕生機之力…凡數變形成質變者,均屬野字訣範疇。這十七式分開運使,無不是上乘刀法,然而展列開來相互拆解時,卻發現有五式是餘招的相生延展,或可合而為一。如此又消去五式,只餘十二。邵鹹尊驀覺耿照刀路一變,招數似是減少了,卻更刁鑽難防。

明明速度未變,出手的角度卻越來越小,反應速度若未隨之提升,有幾刀差點接不下來,正是耿照出手的節奏不變、刀招卻彷彿快了一倍有餘的原因。

他是三易九訣的始作俑者,耿照刀中暗藏星、風、野末三訣,逃不過時、音、律中三訣的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