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奸雄之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曾經叱吒風雲,他死後罵名最多。在歷史的記載中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在亂世中平定四方,人們稱他“雄”他是雄嗎?他“”在哪裡,又“雄”在哪裡?《易中天品三國之雄之謎》即將播出,敬請關注。
在上一集中,易中天先生分析了曹的多重格,認為格複雜的曹是一個肚量很大的人,有海納百川的懷和氣魄,這體現了曹的大氣和本。但是據史書記載,曹在小時候遊手好閒,喜歡胡作非為,這樣的人長大了為什麼會有出息?曹又為什麼被稱為雄?對於曹是亂世雄的說法,易中天先生的看法是什麼呢?他是怎樣分析和評價的呢?
易中天:今天我們繼續講曹,在上一集我們提出了一個觀點,就是曹是可愛的雄,是不是這樣呢?我們先來說“雄”再來看“可愛”什麼叫雄?
“雄”這個概念包括了兩個內容,就是和雄,只有那些又又雄的人才能夠叫做英雄。比如像明朝的臣嚴嵩,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使用的是陰柔手段,而不雄,這個只能叫賊;如果像東漢末年的董桌那樣,橫行霸道,專橫跋扈,雄而不,使用的是暴力手段,那隻能叫梟雄。梟雄就是強硬而又有野心的人物,賊就是猾而又有賊心的人物,雄是詐而又有雄心的人物,那麼曹是不是這樣的人呢?是。
曹這個人從小就猾。曹的家庭出身是不太好的,史書上的說法說他是相國曹參之後,這是胡說,為什麼呢?因為曹的父親叫曹嵩,曹嵩是什麼人呢?是太監曹滕的養子,太監是不生孩子的,曹嵩是養子而非生子,那麼我們即便考證出曹騰的祖上是西漢初年的相國曹參,跟曹有什麼關係?而且在東漢末年我們知道“亂國者宦官也”那麼一個宦官的養子的兒子,在當時的上社會是沒有地位的,人家是看不起的,認為這是一個孽種。所以曹的出身是不好的。
當然家境很好,因為他的這個養祖父和他的父親都在朝廷中做官,家境好,而出身門第應該說不好。曹小時候受的教育也不好,曹後來有一首詩回憶自己的童年“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什麼叫“三徙教”呢?三徙教就是大家都悉的孟母擇鄰的故事,孟子的母親為了給自己的兒子有一個好的教育環境,三次搬家,叫做三徙,所以孟子母親的這種教育叫做三徙教,曹說這個事兒我們家是沒有的;“不聞過庭語”是什麼意思呢?講的是孔子和他兒子孔鯉的故事,說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裡,他的兒子孔鯉“趨而過庭”什麼叫“趨”呢“趨”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動作,在上級面前、在長輩面前你走路要“趨”低著頭,很快很快地這樣走過去,這叫“趨”那麼孔鯉看見父親孔子站在庭院裡面,於是低著頭“趨”孔子說站住,學詩了嗎?沒有。不學詩何以言,你不學詩你怎麼會說話?是,退而學詩。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裡,孔鯉又“趨而過庭”孔子說,站住,學禮了嗎?還沒有。不學禮何以立,不學禮你怎麼做人?是,退而學禮。這個故事就叫做“過庭語”也叫“庭訓”父親對兒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訓”曹說這個事情我們家也是沒有的。所以家教不好。
曹出身不好,家教不好,小時候的表現也不好。喜歡什麼呢?飛鷹走狗,四處遊蕩,不務正業,遊手好閒,和一群紈絝子弟胡作非為。那他的紈絝子弟的朋友有袁紹,有張邈,都是些高幹子弟了,這些人當中就數曹的壞主意和鬼點子最多。大概當時也是鬧得不太像話,於是曹有個叔叔就跟他父親說,說你這個兒子實在是調皮搗蛋,不守規矩,管教管教。曹的父親就來管教他,曹就對他叔叔有意見,他就想了一個歪主意,有一天他叔叔走過來以後,曹馬上把嘴巴一歪,叔叔說你怎麼了?中風了。叔叔一看很緊張,馬上向他父親報告說你兒子中風了,你快看看。曹的父親過來以後,曹非常正常。他說你不是中風了嗎?誰中風了,誰說我中風了,沒中風啊,誰說的?你叔叔說的啊,你叔叔說你中風了。爸,我叔不喜歡我,看見我就煩,他說我中風爸你能相信嗎?曹的爸爸從此不相信他的叔叔。
更離譜的是什麼呢?是有一天這幾個高幹子弟在那兒百無聊賴,說今天都沒有什麼好玩兒的,那個時候的確好玩的東西也不多,不像現在可以上網。我們都無聊啊,有什麼好玩的嗎?曹說,有件好玩兒的事,今天有人結婚,我們去鬧一鬧。袁紹他們說,鬧什麼鬧?偷新娘子。袁紹說好,我們就去偷新娘子。然後一夥人就跑到結婚的人家,到了晚上快要入房了,大家都在喝喜酒,曹就大喊一聲:有賊啊!所有的賓客都跑出來抓賊,賊在哪兒?曹就衝進房,把新娘子偷出來,偷出來往外跑,袁紹笨一點,一頭鑽進一個灌木叢,灌木把衣服都鉤住了,跑不脫。袁紹說曹你快幫忙,我這個地方跑不出來了!曹又把手往袁紹那一指:大家看,賊在這兒!袁紹一聽著急,這麼一使勁蹦出來了。所以曹是一個從小就調皮搗蛋的傢伙,也很狡詐,這樣的孩子大概是不討人喜歡的。其實啊依我看,這個男孩小時候也是要搗蛋一點,男孩小時候不搗蛋長大了沒出息,可是大家都不喜歡他,史書上的說法是世人“未之奇也”當時的人也沒把他當回事。
*通過易中天先生的講述我們可以看到,小時候的曹鬼點子多,調皮搗蛋,不討人喜歡,也不被人重視。但曹在青年時期卻受到當時最高軍事長官的另眼相看,而且還得到另一個著名人物的高度評價,這個評價竟然傳千古。那麼,這個著名人物是誰?他到底是怎樣評價曹的呢?
但是有一個人非常看重曹,這個人就是當時的太尉橋玄,太尉是什麼官?三軍總司令,全國最高軍事長官,橋玄非常看重曹,說曹這個人是個難得的人才。所以橋玄找到曹說,我們現在遇到的將是一個亂世,這個亂世非“命世之才”不可,我看你就是將來平定天下的人,我橋某已經老了,我把我的子和我的子孫就託付給你了。那時候曹才二十歲啊,那麼橋玄為什麼這樣看重曹呢?就是因為曹雖然調皮搗蛋,不守規矩,胡作非為,但他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紈絝子弟。第一,他才藝過人,文章寫得好,文筆非常之好,自己就是文學家;第二,武功好,據說曹有一次行刺張讓的時候被人發現,他是用手武著戟,一邊武戟一邊往後退,全身而退。武藝好,而且好讀書。這點非常重要,好讀書,尤好兵書,跟據史書上的記載,曹終其一生都是愛讀書的,即便是行軍打仗的時候也手不釋卷。那麼這樣一個文武全才,又很狡猾,那就是亂世當中平定天下的人。
而且橋玄不但自己賞識他,還介紹他去拜見許劭,許劭是什麼人呢?許劭是當時有名的鑑賞家。東漢末年有一個風氣,就是要進行人物鑑賞,或者叫人物品評,一個人要成為一個人物,要出人頭地,要進入上社會,必須有著名的人物鑑賞家給他寫一個鑑定,這樣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許劭就是一個有名的鑑賞家,他在,每個月初的初一,要對當時的人物發表一次評論,就像我們現在開新聞發佈會一樣,每月初一,所以叫月旦評。橋玄就跟曹說,你曹要進入上社會,出人頭地,你一定要得到許劭的評語。那麼曹就決定去找許劭,許劭拒絕發表意見,許劭為什麼拒絕發表意見呢現在我們不知道,也可能他是看不上曹,也可能他覺得曹這個人不好說,也可能有別的什麼考慮反正不知道什麼原因,許劭是死活都不肯講。但是我們現在也不知道曹使了一個什麼手段,這個沒有任何記載,但是我估計曹是使用了一點不正當的手段,著許劭發表意見,許劭得沒有辦法說了一句有名的話,他說你這個人啊,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雄”那麼曹聽到這句話後的反應是什麼,也就是說曹是否認雄可這個評語?正史上的記載是這樣的“太祖大笑”就是曹一聽許劭說你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雄”曹就哈哈大笑,哈哈哈哈…這句話到了《三國演義》裡面做了改動,改成什麼呢“聞之大喜”一個是大笑,一個是大喜,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別,表現了什麼呢,表現了小說的膚淺,《三國演義》這個小說他是要貶低曹的,它為了貶低曹他不惜把大笑改成大喜。
“大喜”給人的覺就是曹這個人好像從小立志就要當一個雄,聽說我可以當個雄,他高興得不得了!這不是事實,它也不合邏輯,你說哪有一個人從小立志我就是要當個賊,我從小就下定決心要當個強盜,我從小就立下志向要當竊國大盜,不可能的,雄那是出來的,雄要碰到亂世嘛,碰到亂世他當能臣當不了,他只好去當雄了。所以改成大喜是很膚淺的。
我們來看許劭的這個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雄”什麼意思?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你曹如果身逢治世,那你能夠成為一個能臣;你如果身逢亂世,那你就是一個雄。那也就是說曹是做能臣還是做雄,看什麼呢,看客觀條件,是不是,看你處於一個什麼時代。第二種解釋是你曹如果治理天下,那你就是能臣;如果擾亂天下,那你就是雄。成為能臣還是成為雄看曹的主觀願望,所以他這一句話是有兩種可能的,有兩種解釋的,而甚至可能許劭說的這兩層意思都有。
那麼曹大笑就有三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我怎麼會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雄呢,太可笑了,呵呵太可笑了,大笑。第二種是,哦,我如果處在治世就是能臣,處在亂世就是雄,成為一個能臣“固所願也”哎,打個折扣,成雄也不錯,哈哈哈哈哈大笑。第三種,哦,我要想成能臣我就能成能臣,我想做雄就能做雄,我想治理天下我就是能臣,想擾亂天下我就是雄,反正我什麼都能幹,哈哈哈哈,這太好了。那麼曹完全有可能是這三種原因大笑,但是在我們看來曹這個人可能是後兩種原因大笑,因為曹這個人是一定要做一番事業的,這個是肯定的,我立志要做一番事業,我要轟轟烈烈地活在這個世界上,逢治世則造福一方,逢亂世我就稱霸一方,反正我不能碌碌無為地平平淡淡地了此一生。這就是我曹,這話說到我心裡去了,哈哈哈哈——。至於給我一個什麼頭銜,是能臣的頭銜呢,還是雄的頭銜呢,無所謂。這種無所謂的神正是一種大氣,是一種雄視天下、笑傲江湖的英雄氣。所以我們說曹雖然被稱為雄,雖然很多人都關注到他的,但是我認為更本質的是雄,曹一生都表現出了這種雄,我行我素,笑傲江湖。曹是非常喜歡笑的,如果我們去讀歷史,我們會發現許多書上講到曹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都有笑這個字。當然曹的笑有各種各樣的笑,有放聲大笑,也有自我調侃的苦笑,還有譏笑,還有冷笑,甚至是充滿殺機的冷笑,但是曹始終在笑。
如果比較一下《三國演義》裡面的劉備我們就會發現,這兩個人的格有很大的不同,劉備在幹什麼呢,劉備不停地在哭,而曹不停的在笑。曹也哭,他的戰友去世,他的朋友去世,他的親人去世,曹也會嚎啕大哭,但是曹如果做錯了事情,曹打了敗仗,曹遭到人家的羞辱,曹絕對不會哭,他一定會笑。因為曹是一個大氣磅礴的人,我們去讀讀曹的詩,就可以覺到這種大氣,所以古人評價曹說“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你去讀讀曹的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出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多大的氣派啊!所以澤東後來回憶說“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指的就是曹的詩,是非常大氣。
*通過易中天先生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曹是一個大氣的人,他雖然被稱為亂世之雄,但他身上的和雄更本質的是雄,在他身上自有一種英雄氣概。而曹除了英雄氣概以外,他的格和普通人有什麼區別呢?生活中的曹又是怎樣的呢?
正是由於這種大氣,使曹這個雄平添了許多可愛。曹這個認識很可愛的,他在生活當中非常可愛,他是一個生活很隨和的人,吃不講究,穿不講究,住也不講究,飯能吃飽就行,衣能穿暖就行,房子能避風雨就行,惟一的嗜好就是女人啊,不知道他這方面講究不講究,不過我看他到處留情的做法,好像也不太講究。他平時如果不是正式的場合,他是喜歡穿便服的,而且隨身還帶個小包包,包包裡面裝些個手絹啊,七七八八的東西掛在上晃盪晃盪,他也不在乎,如果不是正式開會,不是討論什麼問題,不是上朝,不是禮儀活動,和朋友們一起吃吃飯,他是很隨便的,說說笑笑,開玩笑,說段子,誰要說一個好笑的話,曹哈哈大笑,笑得彎了,結果頭會栽到菜盤子裡面去,得滿臉都是湯水,他也不在乎。所以生活當中的曹是一個非常可愛的人,戰場上的曹也很可愛。
有一次曹西征,率領軍隊和敵人正面鋒,決戰前夕對方聽說是曹親自來了,秩序大亂,將士們都伸長了脖子,踮起腳尖看看曹,都想看曹,結果後面的人往前面擠,前面的人也再往前擠,混亂不堪。曹打馬上前,一個人騎著馬:諸位是想看曹吧,我就是曹,我就是,大家看啊,看清楚了吧,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也是個人,跟你們一樣啊,沒什麼兩樣啊,要說我比你們多點什麼吧,告訴你,我比你們多一點智慧。非常彩,大實話,是啊,你我都是人,不多手不多腳,但是我多智慧,很可愛吧!
那麼朋友之間的曹,就更可愛了。我們知道使曹能夠進入上社會,最先給予曹極高評價的就是那位太尉橋玄,橋玄死了以後曹曾經去祭奠他,曹路過他的墳前的時候,舉行了一個盛大的祭祀儀式,使用了太牢的標準,太牢的祭祀儀式,至少要用一頭牛。然後發表一篇祭文,悼詞。曹的悼詞怎麼說呢,說橋公啊,我來看你老人家了,記得你老人家當年和我約定,說將來我路過您的墳前的時候,如果不拿一隻雞、一壺酒來祭拜的話,我走出三步以外我肚子就要疼。這是你老人家當年跟我的約定吧,今天我帶著太牢來祭奠你老人家了,我的肚子就不疼了吧!你說有這樣的悼詞嗎?這也就是曹寫得出來。這個是曹格所使然,也是當時的風尚所使然,當時的風尚,魯迅先生有個說法,叫“尚通脫”就是大家都很開朗,曹的兒子曹丕也是這樣的。曹丕有個好朋友叫王粲,也是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王粲去世以後曹丕這個時候已經就是接班人,雖然不能叫皇太子,但已經是接班人,地位很高,五官中郎將,他帶著一幫文學界的朋友,就是當時文聯作協的人一起去給王粲送行,開追悼會。那當然是曹丕出來致悼詞,曹丕怎麼致悼詞呢,曹丕說咱也別說什麼套話、官話、話了,王粲這個人生前喜歡聽驢叫,我們每人都學一聲驢叫。結果王粲墓前響起一片驢叫聲,追悼會就開完了。非常可愛啊。
那麼曹最可愛之處,是他說真話。大家可能要說了,曹不是個雄嗎,不是個詐的人嗎,他會說真話嗎?是的,曹也說假話,他要進行政治鬥爭,要進行軍事鬥爭,要在官場上混,一點假話不說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曹只要有機會他就說真話。他有一篇有名的文章叫做《讓縣自明本志令》,又叫做《述志令》,這可以算得上是曹的政治綱領,那是一點官話都沒有,說得非常實在。
曹一開始說,我這個人其實是沒有什麼雄心壯志的,因為我知道我出身不好,當然他沒有說我是太監的養子的兒子,他說我知道我自己不是那種很清高的、很知名的那些人士,所以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當一個郡守“好作政教”好好地把這個地方治理好,讓大家都知道我曹雖然出身不好,工作能力還是有的。後來國家遇到了動亂,我覺得一個男子漢應該為國家效勞,建功立業,我出來帶兵打仗,這個時候我的要求也不高,我想當個什麼呢?我想當個徵西將軍,我死了以後能夠在我的墓碑上寫上一行字“故徵西大將軍曹侯之墓”哎呀,我就心滿意足了。可是後來董桌造亂,諸侯並起,我這個時候不能不出來保衛國家,保衛皇上。即便是這個時候,我也不想多帶兵,所以我每打一次勝仗,我的部隊增加了以後,我要裁軍。為什麼呢?因為我的實力越大,我的敵人就越多啊,人家都要來打我,我保不住自己,所以我勝利一回我裁軍一回。這說明什麼,說明我的志向是有限的,但是我也沒有想到怎麼現如今我給出這麼大動靜來了!那麼現在我的野心大一點了,我想當個什麼呢?當個齊桓公,晉文公,因為現在是天下大亂,諸侯割據,我只想稱霸,不想稱帝,我現在已經是漢朝的丞相了,作為人臣之貴,已經到了極點,我心滿意足,再無奢望。但是我必須在這個位置上坐著。
他下面說了句有名的話,他說“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不是我曹在這個地方鎮住,什麼孫權,什麼劉備,七七八八的那些人不早就稱皇帝了,就是因為我曹某人在這兒鎮住嘛!我這些話不光是跟諸位說說,我經常跟我的老婆孩子說,甚直我對我的老婆、我的那些妾們說,我死了以後你們一定要改嫁,為什麼呢?以便把我這個志向傳播出去啊。但是現在有人說我曹應該功成身退了,我應該到我封的那個侯國去安度晚年啊,我應該把我的職務和權力出來了。對不起,不行,職務我是不辭的,權力我是不的,為什麼?我現在手握兵權,才有了這一呼百應的權威,我一旦把這軍權出去,那你們不害我嗎?你們肯定都起來害我,那我的老婆孩子就不能保全,而且皇上也不得安全,所以我絕不權。至於皇上封給我的一些土地,那是不需要的,我要那麼多土地幹什麼呢?這個我讓出去。
所以曹說了這麼十六個字“江湖未靜,不得讓位,至於邑土,可得而辭。”就是我可以讓一些虛的東西出去,實的東西那我是不讓的,這叫做“不得幕虛名,而處實禍也。”這話說得實在吧!說得再實在沒有了,你說我沒有野心,我有一點,而且我的野心是一點一點大起來的;你說我有很大的野心,我不想當皇帝,我只想當晉文公,齊桓公,九合諸侯,統一中國;你說我清高,我不清高,我實在得很,我的權力、我的實惠我一點都不讓;你說我不忍讓,我忍讓啊,你封給我那些虛的東西,什麼土地啊、頭銜啊我都讓出去。而且最可愛的在於什麼,曹還明明白白說,我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我為什麼要說這些話?就是想讓你們天下人都沒話可說,都給我把嘴巴閉起來。實在是不能再實在了。這種話也只有曹這樣大氣的雄才說得出來。
曹這樣做也是非常英明的,因為他非常知道在一個人人都說假話的時代最有力的武器是真話。因為人家都說假話,你說真話,人家就沒轍了,他的戲就演不下去了,西洋鏡就拆穿了,把戲就不能玩了,只好不吭起了。當然曹這樣說也不完全是出於鬥爭的策略,也出於他的天,他確實是一個天愛說真話的人,因此只要有機會,他是一定會說真話的。哪怕是說假話,或者說一些半真半假的話,或者是把假話藏在真話的後面,曹也做得非常自然。現在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曹是可愛的雄,他的與雄統一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