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山西戰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七月十五。
一早。徐茂公便率瓦崗軍拔營,利地退往黎陽倉,他並不擔心秦衝會毀約追擊,因為他相信,以秦衝的雄主之姿,是做不出這種背信棄義之事的。
果然,秦衝沒有追擊。
七月十六。
秦衝留王伏寶的右威衛鎮守鄴城,以防瓦崗,並與正在山東征戰的侯君集部遙相呼應,自領左、右驍衛、左威衛、御林軍共計十五萬眾星夜往援山西。…卻說山西戰場。
六月初一,李世民率六萬唐軍渡過黃河,進抵龍門,與裴寂會合。可憐裴寂只剩下萬餘殘兵,個個士氣低落,軍容不整,本是將無鬥志、士無戰心。
李世民大怒,傳李淵旨意,令裴寂回京待罪,然後整肅殘軍,數間士氣大振。
六月初四。
李世民留部將劉師立守龍門,又令李建成部將馮立、謝叔方、爾文煥、橋公山等返回長安。重組左三軍,自領六萬本部唐軍,殺奔絳郡,來戰李靖。
六月初七。
李世民進抵絳郡西南,在柏壁紮下營來。
柏壁,是一座關卡,位於呂梁山脈南端,是龍門之屏障。除此之外,還扼守臨汾盆地的南端入口,而臨汾盆地的北端入口,便是赫赫有名的雀鼠谷。
所以,只要柏壁在手,一可拱衛龍門、保護關中,二可威脅趙軍糧道,使李靖尾難顧。
由此可見,李世民戰略眼光之高。
而李靖,自五月二十攻取絳郡後,便沒有再用兵:一來,大軍連奪臨汾、絳郡,急需休整一二,二來,此時已進入雨季,雀鼠谷氾濫,糧草不繼。
這樣的情況下,若貿然進兵,一旦稍有不測,必遭慘敗。所以,李靖明智的屯守絳郡,以待時機。
結果,等到了李世民的東來。
然而,說來奇怪。
自六月初七,李世民屯兵柏壁以來,唐、趙兩軍末有一戰,都只是靜靜地觀望著。
原因卻很簡單…雙方都沒有糧食。
李世民星夜東進,增援河東,所攜糧草十分有限,本不足使用,而關中的糧草也需要時間籌措,一時也供應不上,於是,李世民只能就地想辦法。
但令李世民頭痛的是,經過裴大才子‘堅壁清野’政策的禍害,河東百姓紛紛逃入了深山,想徵糧,對不起,找不到人。
李世民無奈之下,只好命人四處張貼榜文。說裴寂已被治罪,自己奉皇命來守河東,百姓可各自出山,安居樂業,這樣,河東百姓才紛紛走出山區。
這樣,李世民才漸漸徵到了一些糧食,隨即,關中的糧食籌措完畢,援援不斷地運上,唐軍的糧荒才終於宣告緩解,但時間卻一晃也到了七月中旬。
趙軍也是如此。
這該死的梅雨季節,雨下個不停,趙軍最主要的糧道雀鼠谷都泡在了洪水中,太原充足的糧食乾瞪眼卻運不上來,只能就地籌措些糧食來應應急。
然而,臨汾和降郡也被裴寂禍害得不輕,收穫有限,愁得李靖直掉頭,任他謀略蓋世,也憑空變不出糧食啊。
等啊等,這該死的梅雨季節終於結束了,太原的糧食迅地運了上來,趙軍這才結束了勒緊褲帶的艱難子,而這時間卻也一晃就到了七月中旬。
這樣,才有了唐、趙兩軍靜坐一個多月的奇怪戰爭。
然而,等一有了糧食,平靜的局面立時打破,唐軍、趙軍開始頻頻派出斥堠。窺探對方虛實,一時間,雙方雖末有大戰,但斥堠間的廝殺卻十分慘烈。
短短數,便各自損失了上百名斥堠。
七月二十一。
這一天,意外生了……一早。
李世民喬裝簡從,只帶了兩名親衛便來窺探敵情。
整整一天,李世民將絳郡附近的地形摸了個通透,而時間一晃就到了傍晚,絳郡附近多山,夜間趕路很危險,所以,李世民便打算找個山休息一晚。
山區嗎,山多的是,很快就找到了。
兩名衛士趕緊生起篝火,驅趕夜間山裡的寒氣,並防止狼啊什麼的野獸靠近,然後,李世民吃了一點隨身隨帶的乾糧,便在中靜靜地睡了。…卻說李靖。
因為絳郡城小,只有不到三萬居民,而六萬趙軍實在太多,之不下。所以,除了留一萬人守城,李靖則自領主力五萬人在城北紮營,以互為犄角。
轉眼間,天漸漸黑了。
李靖有個好習慣,每夜必定巡營,少則一次,多則兩次,以檢查有無疏漏,防止敵軍偷襲,這一夜。剛過吃晚飯,李靖便照例帶二十餘名親衛巡營。
李靖巡營,很是仔細,除了營內,軍營四周,也會查看,結果,在軍營北邊三、四里外的一座小山坳裡,現了問題。
“軍師,”有親衛眼尖,忽然跳下馬,趴近地上:“您看,這裡有馬蹄印。”
“噢?”李靖跳下馬,仔細一看,藉著明亮的月光,果然現地上有一串馬蹄印,印跡跟趙軍騎兵不同,卻是唐軍的樣式,而且,四周還有些打坐休息的痕跡。
“是唐軍斥堠。”李靖立時判斷出來:“而且,印跡很新鮮,估計不過一個時辰。天早晚了,這些唐軍斥堠肯定來不及回營,應該就在附近休息,走,抓住他們。”
“諾。”眾親兵奮然答應,斥堠一般只是三、五成群地活動,而他們卻有二、三十人,那還不是手到擒來,白撿般的功勞。
當下,李靖領頭,一行人循著馬蹄印,便搜尋而去。
很快,半個時辰過去了,李靖一行人已搜索下去四、五里山路。
“軍師,您看,有火光!”忽然。一名親兵驚喜地向右前方一指。
李靖順勢一看:果然,朦朧的夜中,前方百十米外,隱約有個山,而中,一團火光正歡快地跳躍著,像是指路的明燈一樣給李靖指出了方位。
“下馬,悄悄圍上去,不要出聲。”
“諾。”當下,李靖領頭,一行二十餘人拔出兵刃,悄悄下馬、圍了上去。
眨眼間,李靖一行便近了口二十步之內,遙見火光之中,有三匹戰馬正臥伏在口,輕輕地打著響鼻,看其馬鞍裝具,確是唐軍的制氏騎兵裝備。
人一定在裡面!
李靖一行人眼了一下眼,留兩人照顧馬匹,其餘二十餘人越加輕手輕腳的摸了上去,想抓個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