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遇有國家大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契丹便又大舉入寇,直驅至滹沱河邊。朝中大臣以國家危在旦夕,入朝求見出帝,那出帝方在深宮,擁馮氏高臥,不得見,此時契丹令張彥澤,領二千騎兵,倍道疾馳,襲取京師,自封邱門斬關而入。
京城中頓時大亂,宮廷被圍,出帝沒奈何,只得與太后及馮氏,面縛出降,彥澤送出帝至開封府,此時有河東節度使北平王劉知遠,部下兵
糧足。
但因出帝平時甚是厭恨他,到此時聞契丹兵已破京師,他便分兵把守四境,河東將士,勸知遠自上尊號,皆曰:“天下無主,天下者非我王而誰?”一時軍士齊呼萬歲,知遠便在軍中稱帝,一時中外大悅。契丹主大掠晉宮室,掠文武軍吏數千人,宦官宮女數百人,金銀玉數百車,滿載而歸,相望於道。
契丹主行至臨城得病,行至殺狐林病死,部下剖其腹,實鹽數鬥,載之北去,時人稱為帝羓,因其似乾也。劉知遠行至大梁,舊時晉室藩鎮,相繼來降。知遠復以汴州為東京,改國號曰漢,稱後漢高祖。
高祖在位十二年,得一重病,自知不起,便召蘇逢吉入宮,託以輔佐幼主承佑,又說須慎防重威。
***後漢高祖逝世以後,逢吉一班大臣,便商議處置重威的方法。先把高祖的屍身移入後宮藏起,秘不發喪。一面矯天子詔,稱重威父子,因朕小疾,便造謠惑眾,應即棄市。
當有軍,把重威家宅,團團圍住,擒住重威父子二人,棄屍於市,市人爭食其
,然後發喪,立皇子承佑為周王。
時周王年只十八歲,史稱後漢隱帝,尊李氏為皇太后,朝廷大事,一切託與郭威,那郭威的威權,一天強盛似一天,朝廷官吏,以及外州節度,都怨恨郭威一人,同時河中、永興、鳳翔三鎮節度使,抗不奉命,各起作亂。
郭威代隱帝領兵討伐,一一征服。郭威班師入朝,隱帝在延壽殿設下筵宴,替郭大將軍洗塵。
飲酒中間,忽大風四起,推屋拔木,吹去殿門前窗,遠擲十餘步以外。隱帝認作怪異,便召司天監趙延義問以吉凶。趙延義奏稱王者免災害,莫如修德。
但承佑一旦登了帝位,享盡富貴,有粉白黛綠的美女子,終在身帝獻盡妖媚,早把國家的正事,拋在腦後,
夜與宮女們玩笑著,荒
甚。說也奇怪,這漢宮中自從那
大風以後,常見怪異,有時聽得空室中大哭大笑。
有時在庭院中,見人影幢幢。嚇得那班妃嬪,人人不敢居在室中。一群女子,一到天晚,便大家擠在一處,不敢歸寢。隱帝是一個好之徒,便以一身在眾妃嬪前,周旋歡樂,
夜
縱著,把個身體淘得枯瘦支離,把朝廷大事,付於左右嬖臣。
此時太后之弟李業,權勢最大,那蘇逢吉、楊邠、史弘肇一班自命為託孤大臣,遇事便要干涉。
李業怨恨甚,與手下私黨約定,率甲士埋伏在殿頭,俟弘肇、楊邠一班人入朝,甲士齊起,亂刀殺死。蘇逢吉在家,也被亂軍闖入,割去首級。一面矯皇帝詔旨,至郭威營中,
收除郭威兵權。
部下將士大憤道:“天子年幼,此必左右群小所為。”郭威大悟,便留其養子榮鎮守鄴都,令部將崇威前驅,自將大兵,長驅來京師,聲稱入清君側,那隱帝得了奏報,便遣慕容彥超等自將兵抵禦。
軍屯七里居,隱帝坐小車,自出勞軍。當夜彥超引輕兵襲郭威行營。郭威早已有了埋伏,用鐵騎直衝慕容陣地。一時軍士紛亂,死傷枕藉,彥超部下四散奔逃。
那郭軍大隊追殺,隱帝匹馬奔逃,行至趙村,追兵已近,左右扶隱帝上馬,避入民家馬廄中,被亂兵搜出殺死,此時郭威大軍,已至長安城下。
郭威的軍士在城外駐紮,獨自入門,先歸私宅。便有丞相馮道,領朝廷百官入見。郭威以禮拜見各官員,便帶領百官入宮,相見太后,奏請早立嗣君。
太后面諭道:“如今河東節度使崇,忠武節度使信,皆高祖之弟。又有武寧節度使贇,開封尹承勳,都是高祖之子,令百官議立。”郭威立贇,太后令郭威至徐州接新皇帝。
那郭威原也服從太后命令,誰知他回至營中,將士數萬,忽然大譁起來,郭威正坐在中軍帳中讀兵書,聽得帳外一片喧譁之聲,正派人出去查問,只見十數個為首的大將,匆匆進帳來說道:“天子須侍中自為之,將士已與劉氏為仇,不可立也。”就中一位黃將軍,也不待郭威說話。
即扯裂帳前黃旗,披在郭威身上,不由分說,十幾位將士,把郭威一擁,擁出帳外去。帳外已搭起一座高臺,眾將官把郭威擁在臺上,臺下數萬將士環立,齊呼萬歲,喊聲震地,立刻拔寨齊起,向南行去,在半途上,郭威修表上漢太后,請奉漢室宗廟,事太后為母。又下詔遍貼大梁城廂,曉諭人民,勿有憂疑。
軍行至七里居,竇真固統領百官,出郊外十里接,又齊上勸進表文。太后下詔,廢贇為湘陰公,那四方節度使,也齊上表文,勸郭威上尊號稱帝。
郭威見臣下都歸向自己,便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後周,史稱周太祖。周太祖入居漢宮室,力求節儉,凡四方有貢獻珍美寶物的,命一律罷去。
蒐集漢宮中舊有珍寶玉器,便一齊擲碎在庭前。諭群臣道:“凡為帝王,安用此物?”又發放宮女萬人,一一使歸父母。上下安寧,人民大悅!
郭威少不讀書,及至身為帝王,頗喜詩書,常就丞相李谷問字,這一年冬月,太祖拜謁孔子祠廟,下拜。左右大臣勸道:“孔子陪臣也,天子不當拜之。”太祖道:“孔子為百世帝王之師,豈可不敬?”便行跪拜禮。又謁孔子墓,
在墓旁樵採。又親訪顏淵、孔子的子孫,拜為曲
令。周太祖年輕的時候,出身甚是微賤,只在堯山腳下,替人看守牛羊,又上山去砍柴。
在街市上叫賣,那和他早晚在一處街同伴,大家每人在臂兒頸兒上,刺一個魚兒或是鳥兒玩耍。周太祖便在頸兒上,刺了一個飛的雀兒,用墨塗上,當時同伴們,都喚他為郭雀兒。
待郭雀兒長大成人,有一個柴姓老人,見他體格魁梧,情忠厚,便把女兒柴氏配給他做
子。這柴氏天
靈
,治家有條。
後來周太祖官至樞密使,柴夫人內權甚重。待太祖稱帝,立柴氏為皇后。後格十分嚴厲,妒念甚深,太祖愛幸後宮,不能隨時宣召,凡有舉動,必先在皇后處告明。太祖因敬畏皇后,便也無可如何。太祖登位時,年已五十,後年不相上下,但夫婦三十年尚無子息,太祖與皇后都深抱憂慮。
同時有妃子金氏、董氏,都生有皇子,皇后不願繼嗣妃嬪之子,只在皇室子弟中,立為養子。柴皇后常對太祖說道:“從來母以子貴,今
吾若以他妃之子承接嗣統,則他
太皇太后之權,將讓與他人矣。”柴皇后有一兄子,名榮,深得皇后歡心,皇后
收為養子,屢與太祖言及。太祖不忍違後意,便令榮改姓郭氏,封為晉王。朝廷百官皆知晉王,將立為太子。次年,太祖忽大病,群臣都不得進見,人心惶惶。深宮傳出詔書,令晉王聽政。不久太祖逝世,榮立為世宗皇帝。
此時忽有北漢後代子孫劉鈞,自立為王,舉兵直犯周朝京城。世宗大怒!自統大軍,至高平敵。兩方兵士大戰,未數合,那周朝右軍將樊受能先領騎兵逃亡,右軍兵一齊潰散,紛紛投降劉鈞。世宗看了,更是憤恨!便躍馬當先,親冒矢石,領兵血戰。
世宗身旁有宿衛將趙匡胤,見皇帝如此奮勇,便回顧同伴道:“主危如此,吾等豈可坐視!”便自統二千人前進,奮勇殺敵,士卒亦喊殺助威,立敗敵將,殺敵兵萬人,劉鈞乘夜逃去。當夜世宗與趙匡胤宿營中,君臣甚是歡樂!
皇后符氏,聞天子陳兵在外,便帶領宮中女兵數百人,出至郊外,皇帝回宮,那符皇后原是符彥卿之女,初嫁與李守貞之子李崇訓為婦,有一相士,見符氏面貌,嘆為天神,說當為天下之母。
李守貞大喜,便自言道:“吾婦尚能母儀天下,況吾一堂堂男子乎?”便稱兵反亂。終被周太祖攻破城池,李守貞夫婦自焚而死。守貞子崇訓,先持刀殺死弟妹,又殺符氏。
符氏躲在夾幔中,崇訓四處尋覓不得,外面兵已破門而入,崇訓也自刎而死。亂兵闖入內堂,符氏持劍危坐,大聲叱退亂兵道:“吾父與汝主為兄弟,何得無禮!”太祖聞之,便令人送回母家。後柴後收世宗為養子,太祖便娶符氏為世宗婦。世宗為帝,符氏亦立為皇后,那相士的話,果然大驗。這符皇后生成剛強格,在宮中每
教練女兵,教成個個
勇敢。
世宗甚是看重她,遇有國家大事,必與符皇后商議,帝后愛情極深。今聞知皇帝宿在外,便親自去把皇帝接進宮來。皇后每
幫助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