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動輒千金萬金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每寺留僧三十人,各道亦只許留寺院一所,餘皆毀廢,僧尼勒令還俗,田產沒入官中,寺院木材,改造作公廨驛舍,所有銅像鍾磐,一律熔化,改鑄制錢。
共計毀去寺院四千六百餘區,閒庵冷廟,四餘座。勒令還俗的尼僧,共有二十六萬五百人,收沒良田數千萬頃,奴婢十五萬人。從來排佛的帝王,共有三人。
一是魏太武,二是周武帝,三是唐武宗,佛家稱為三武之禍。武宗既力排佛教,便專信道教,在即位的初年,便宣召方士趙歸真入宮,傳授符篆之術,拜為道門教授先生。便在西安宮外,建一座望仙觀,供養教授先生。
武宗每朝罷,便至觀中聽講法典,十分地誠敬,那歸真趁此廣引徒黨,又
合意旨,為皇帝修合快樂仙丹,不老神藥。
武宗服下,陡覺神倍長,
興甚濃,自暮達旦,採戰不休。武宗只顧得王才人歡心,便也不念傷害身體,漸漸的容顏憔悴,形體枯瘦。這王才人也曾幾次勸諫萬歲爺,以少服丹藥為是。
無奈武宗只圖眼前的快樂,也不暇念及將來的慘痛,果然捱到會昌六年,武宗竟一病不起,在彌留的時候,只有王才人一人侍立榻旁,此時武宗已不能說話,便用手指著王才人,兩目瞪著,注視不瞬。
王才人知道萬歲爺舍她不下的意思,便忙拜倒在御榻下,一面拭著淚奏道:“陛下千秋萬歲後,妾願相從地下。”一句話才說完,那武宗便嚥了氣。
那時宣宗即位,久已打聽得王才人的美貌,那王才人正哭倒在龍前,宣宗已傳旨下來,宣召王才人晉見,那王才人知道新皇帝不懷好意,便推說入室更衣去,她退入寢室,緊閉雙扉,急急解下衣帶,自縊而死。
宣宗十分悼惜!便下旨追封王才人為賢妃,出殯之,宮中妃嬪,念她在
時待人的好處,又可惜她的美貌,便一齊哭送,尤其是宣宗,見死了一個美人兒,便終
長吁短嘆,悶悶不樂!
那皇太后鄭氏,原是疼愛皇帝的,見萬歲爺因想念美人,鬧得廢寢忘餐,便替他在後宮中,挑選了十個美貌的嬌娃,一任宣宗臨幸。
那宣宗眼前有了美人,便也解了心中煩悶,這時宮中大權,全在皇太后鄭氏一人手中,但鄭太后入宮之初,便和太皇太后郭氏,結下了生死之仇。
你道為什麼?原來那太皇太后郭氏,安居興慶宮,頤養多年,歷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四朝,都十分尊重這位太皇太后,直到宣宗即位,他與太皇太后原有母子之義。
但只因宣宗是鄭氏所出,鄭氏在當初和郭氏,一個是母后,一個卻是偷偷摸摸來的。婦人的妒念,是有生俱來的,那鄭氏得了皇帝寵幸,自不免恃寵而驕,在郭皇后跟前,常有失禮的去處。這郭皇后是郭子儀的孫女,詩禮之家,最重名節。
她見了鄭氏輕狂的樣兒,如何容得。從來母后有統率六宮之權,郭氏便瞞著憲宗的耳目,把一腔怨恨,盡發洩在鄭氏身上。鄭氏也自知來路不正,便也只得挨打受罵,過著子。
此次母以子貴,鄭氏得為太后,所有從前對於郭氏的宿怨,便要乘機報復。宣宗此時,也為生母吐氣,對著這太皇太后郭氏,便十分失禮。
鄭氏又唆使宮中太監,造作謠言,說憲宗的暴崩,是太皇太后在暗中下的毒藥,頓時沸沸揚揚,把這個話傳遍了宮廷。傳在宣宗耳朵裡,怎的不悲憤。
他便指使興慶宮監,斷絕太皇太后的飲食,那郭氏是六七十歲的老婦人了,一身養尊處優,從未遭人欺凌,如今忽遭此變,叫她如何受得起,她悲愁
集,終
以淚洗面。當時那宮中的太監宮女,都走盡了,只留下太皇太后,孤苦零丁,一人悶坐在宮中。
有一個老侍女,原是服侍太皇太后二十多年了,為人甚是忠心,宮中宮女都走盡了,獨有這老宮女忍著飢餓,不肯離開。太皇太后幾次令她出宮去。
那宮女說:“奴婢願侍奉太皇太后至死。”太皇太后一夜睡至三更時分,心中萬分悲涼,見窗外明月如晝,便悄悄地起來,登著勤政樓眺望一會,不覺悲從中來,心中一陣辛酸!
她也顧不得了,便一聳身,向樓下跳去,那上身正探出窗外,後面老宮女,早已伸手上去,攔抱住。太皇太后回進屋子去,便抱頭痛哭,到天
將明。
忽然暴崩。因此宮中謠說:“太皇太后是服毒自盡的。”宣宗餘怒未息,不願使太皇太后祔葬憲宗,竟葬之景陵外園。有太常官王皞上奏,請合葬祔廟,宣宗不許。
王皞再上疏說道:“太皇太后系汾陽王孫女,事憲宗為婦,身歷五朝,母儀天下,萬不可廢正嫡大禮。”宣宗不理,貶王皞為句容令。
宣宗除對太皇太后失德以外,對於朝政,卻能勵圖治,教訓子女,又能守禮。宣宗雖孝養鄭氏太后,但太后之弟光,因出身低賤,舉動
陋,原出鎮河中。
宣宗常得到諫議大夫彈劾他的奏本,便把他召回京師,拜為右羽林統軍,不再令他治理百姓。鄭太后屢在宣宗跟前,說光家貧。
宣宗便賜他黃金千兩,又常常賜他珍寶玉,但始終不給他好官做。又有宣宗長女萬壽公主,下嫁起居郎鄭顥。天子嫁女,向例用銀葉裝點車輛,宣宗命易銀為銅,以示天子的儉德。
公主臨嫁的時候,宣宗面訓她要謹守婦道,不得輕視夫族,干預朝事。鄭顥忽得了危險的症候,宣宗特派中使,到駙馬府中去探視。中使回宮,宣宗問我家公主何在?中使答稱在慈恩寺中觀戲。宣宗大怒道:“朕家女兒,何得如此驕放,怪道士大夫家,每不與朕家聯婚。”立刻令中使至慈恩寺,召公主回宮,面責道:“小郎有病,汝應不離左右,侍奉湯藥,何得自去觀戲。且入寺觀戲,亦非婦道。”公主謝罪而出。從此貴族都不敢放肆,謹守禮法。宣宗次女永福公主,面貌美麗,原擬下嫁於琮。
一永福公主伴宣宗食,適不合意,公主便嬌聲叱吒,把匕箸一齊折斷。宣宗艴然大怒道:“如此情
,尚可為士大夫
耶?”便改以四女廣德公主,下嫁為琮
。當時公主縣主,甚是不守婦道,在婿家任意出遊。間有駙馬身死,公主便入宮另嫁。
宣宗便下詔道:“國家教化,始於夫婦,凡公主縣主之有知者,已寡不得再嫁。”即此數端,已是難能可貴,當時史官,稱宣宗為小太宗。
因太宗為唐朝極盛之時,如今宣宗在位,也在太宗時候一般的太平。可惜太平不久,宣宗年至五十,便覺力衰弱,不知不覺,又犯了從前文宗、武宗的大病,愛服金石丹藥。初服尚稱有效,延至大中十三年秋季,藥
猝發,背上生疽,那
神
見衰敗,不久便崩了駕。宣宗在
,並未立有太子。
幸有右軍中尉王宗實,竭力主持,立鄆王溫為嗣皇帝,史稱懿宗。誰知這懿宗,因自幼兒在外居住,遊蕩成,如今一旦住在宮中,便覺十分拘束。
他漸漸地也行為放蕩起來,驕奢無度,樂不悟,且十分信佛。時時出幸安國寺,賜沉檀講座二,各高二丈,費錢十數萬。又設萬人齋,令人民不論男女,入寺飲食。
傳聞法門寺供養佛骨,便打發中使,香車寶馬,往法門寺接佛骨。群臣
章勸諫,
有數起,王宗實一奏,最是沉痛,說憲宗因
佛骨而晏駕,願陛下謹慎。***懿宗皇帝卻是一位昏庸之主。
他自即位以來,不及三年,在宮中窮極奢侈。內宮又寵愛許多妃嬪,平起居服用,十分豪華。一衣一飾,動輒千金萬金,漸漸
得國庫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