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200章混跡軍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吐蕃聞之,連宵遁去。兩軍兼程追擊,至靈臺西原,遇吐蕃後哨兵,鼓譟殺入。吐蕃兵已飽掠財,急思歸去,毫無鬥志,一時奔避不及,徒喪失了許多生命,拋棄了許多輜重。

白元光將奪回財,給與回紇,又奪回士女四千人。藥葛羅亦收兵歸國。吐谷渾、項、奴刺等眾,一齊遁去。代宗認為天下承平,安然無慮。

這時元載,因入相有年,權勢一天盛大一天。只怕被人訐發陰私,特請百官論事,先白宰相,然後奉聞。刑部尚書顏真卿上疏駁斥。元載便說他誹謗朝廷,矯旨貶為陝州別駕。又推薦魚朝恩判國子監事。

朝恩居然入內講經,高踞師座。手執《周易》一卷,講解“鼎折足,覆公觫”兩語,反覆解釋,譏笑時相。

這時黃門侍郎王縉,與元載相將入座。縉聽講後,面有怒容,載獨怡然。朝恩出對人言曰:“怒是常情,笑不可測。”永泰二年十一月,是代宗生。諸道節度使上壽,獻入金珍玩,價值二十四萬緡。當時南方有貢朱來鳥的,形狀似戴勝。

而紅嘴紺尾,尾長於身,巧解人語,善別人意。其音清響,聞於庭外數百步。宮中人多憐愛之,常以玉屑和香稻飼之,鳴聲益嘹亮。夜則棲於金籠,晝則飛翔於庭廡,而俊鷹大鶻,不敢近。一,為巨雕所搏而死。代宗亦為之歔欷。

當時朝廷收得的奇禽馴獸甚多,中書舍人常兗上言:“各節度斂財求媚,剝民逢君,應卻還為是。”代宗不能從。

這時郭子儀家中出了一件子媳反目的事,得郭子儀遠遠地從邊地上跑回來,調停家事,原來郭子儀第六媳婦,便是代宗的女兒昇平公主,嫁與郭子儀第六子名曖的,配成夫婦。

起初兩口子甚是恩愛,後因小故,互相反目。公主竟乘車入宮,哭訴帝后。郭子儀回家來,即將曖綁縛起來,關在囚車裡,隨身帶著,徑赴宮門來。唐朝定製,公主下嫁,當由舅姑拜公主,公主拱手受之。

昇平公主嫁郭曖時,也照此例,子婦受著翁姑的跪拜,郭暖在一旁看了,心中已是大不舒服。只因是朝廷的舊制,不得不勉強忍耐著。久,同居室中,公主未免挾尊相凌。

郭曖忍無可忍,夫婦二人,常有口角之爭。一,公主竟令婆婆執巾櫛。郭曖大怒,叱著公主道:“汝倚乃父為天子麼?我父不屑為天子,所以不為!”說著,上前掌公主的頰。幸得侍婢急上去勸住,那公主面頰上,只輕輕地抹了一掌。這羞辱叫昇平公主如何受得住!

只見她柳眉雙豎,杏眼圓睜。趁著一腔怒氣,便立刻駕車回宮,哭訴父皇去。代宗是素來敬重郭子儀的,當下聽了公主的話,便說道:“這原是我兒的不是。汝亦知我唐家天下,全仗汝翁一人保全。

汝翁果為天子,天下豈還為我家所能有?汝在郭家,只須敬侍翁姑,禮讓駙馬,切勿再自驕貴,常啟爭端。”公主尚涕泣不休,代宗令:“且在宮中安住幾時,待爾翁回家,朕與汝調處可也。”***代宗皇帝正因昇平公主夫婦反目,心中不自在,忽殿中監入報道:“汾陽王郭子儀,綁子入朝求見萬歲。”代宗便出御內殿,召子儀父子入見。

郭子儀見了代宗皇帝,便叩頭奏稱:“老臣教子不嚴,有忤公主,今特綁子入朝,求陛下賜死。”說著,便把那駙馬都尉郭曖推上丹墀跪下。代宗見了,忙喚內侍官,把郭子儀扶起,當殿賜座。笑說道:“從來說的,不痴不聾,不可以作阿翁。

他們兒女閨房之私,朕與將軍,均可置之不理。”說著,傳諭把郭曖鬆了綁,送進後宮去,令與崔貴妃相見,原來這昇平公主,是崔貴妃所生。

當時昇平公主,也坐在崔貴妃身旁,見了郭曖,一任他上來拜見,只是冷冷地愛理不理。倒是崔貴妃見了郭曖,卻歡喜得有說有笑,用好言安著。又拉著昇平公主,教與駙馬爺同坐。

又打疊起許多言語,開導著這位公主。這昇平公主和郭曖,夫恩情,原也不差,只是女孩兒驕傲氣,一時不肯服輸,這時和駙馬爺相對坐著,低著玉頸不說話,那代宗在內殿,和郭子儀談講了一會軍國大事。子儀起身退出朝來。

那代宗皇帝因掛念著昇平公主,便也踱進崔貴妃宮中來。見小兩口還各自默默坐著,見了萬歲爺進來,又各自上去叩見,那代宗皇帝哈哈大笑,左手拉住駙馬,右手拉住公主,說道:“好孩兒!快回家去吧。”這昇平公主經崔貴妃一番勸說以後,心中早巳把氣消了。如今聽了父皇的說話,便樂得收篷。

昇平公主坐著香車,郭駙馬跨著馬,雙雙回家來。郭子儀接著,便自正家法,喝令兒子跪下,令家僕看杖,親自動手,打了十數下,那昇平公主在一旁看了,也心痛起來,忙上前去。

在公公身前跪倒,代他丈夫求饒。郭子儀見公主也跪下來了,慌得忙丟下杖兒,喚丫鬟把公主扶起來,送一對小夫回房。從這一回事以後,郭子儀便有改定公主謁見舅姑之禮。

待到德宗皇帝時候,才把這禮節改定,公主須拜見舅姑,舅姑坐中堂受禮,諸父兄姐立東序受禮,與平常家人禮相似。這都是後話。

如今再說郭子儀整頓家規以後,依舊辭別朝廷,出鎮邊疆。朝廷中魚朝恩、元載那班臣,見郭子儀去了,又放膽大起來,當時魚朝恩為要拉攏私黨,及侵內帑起見,便上奏請立章敬寺。

這章敬寺,原是莊屋,代宗將這莊屋賜與朝恩,朝恩推說是為帝母吳太后禱祝冥福,把莊屋改為寺院,去合代宗皇帝的心志。又說莊屋不敷用,便奏請將曲江、華清兩離宮,撥入寺中。

代宗皇帝聽說為供奉吳太后之用,如何不允,便下旨準把曲江、清華兩宮,撥與魚朝恩作為章敬寺之內院。這曲江、清華兩宮,在玄宗時候建造得十分華麗,裡面陳設珍寶錦繡,不計其數。

代宗又撥內帑銀四十萬,為修理之費。魚朝恩得了這兩座大宮院,便徵集了十萬人夫,動工興築,正興高彩烈時候,忽有衛州進土高郢上書諫阻,說不宜窮工靡費,避實就虛。代宗覽了這奏章,心中便又疑惑起來。

便召元載等人入內,問:“果有因果報應之說否?”那元載與魚朝恩,原是打通一氣的。當時便奏對道:“國家運祚靈長,全仗冥中福報。福報已定,雖有小災,不足為害。試看安史二賊,均遭子禍。

懷恩道死。回紇、吐蕃二寇,不戰自退。這冥冥之中,皆有神佛保佑,亦先旁與萬歲敬佛之報也。”代宗嘆說:“元載之言甚有理。”便又加撥內帑八萬,與魚朝恩建築佛寺。

那章敬寺落成之,代宗皇帝親往拈香,剃度尼僧至三千餘人。賜胡僧不空法號,稱為太辯正廣智三藏和尚,給公卿食俸。不空諂附朝恩,由朝恩引進宮去,拜見代宗皇帝。

不空說朝恩是佛徒化身,代宗亦以另眼相看,朝恩因此愈見驕橫,那不空和尚,時時被代宗皇帝宣召進宮去,說無量法。引得宮中那班妃嬪們,個個到不空和尚跟前來膜拜頂禮,聽和尚說法。

代宗皇帝也穿了僧人衣帽,盤腿靜坐,合目聽經,這時滿屋香菸繚繞,梵韻悠揚。除代宗和不空二人,是男子身外,全是女子身體,那班妃嬪,平不得常見萬歲面目的,到此時藉著禮佛,個個打扮得粉香脂膩,嬌聲和唱。代宗皇帝,原是在脂粉隊中混慣的,獨有這不空和尚。

他原是落在北方的一個無賴胡兒,只因安史之亂,他混跡軍中,輾轉入於京師。京師人民,十分信番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