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20章便搜索枯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妹志已決,事若不成,便拼著一死!”厚卿聽她說到死字,忙伸手去捂她的嘴。嬌娜止不住兩行珠淚,直滾下粉腮來。厚卿替她拭著淚,又打疊起千萬溫存勸著她,嬌娜轉悲為喜。

厚卿送她走出房門,回房去想起今夜的歡會,總可以十拿九穩了,便忍不住對著鏡子,對著燈光痴笑起來,看看捱到三更過後。

他便拍一拍脯,大著膽,走出房去,摸著扶梯,走上樓去,這時窗外進來一層矇矓月光照著他。看看摸到了嬌娜小姐的臥房門口,伸手輕輕地把房門一推。

那門兒虛掩著。厚卿躡腳走進房去,那繡幕裡出燈光來,嬌娜小姐揹著身兒,對燈光坐著。

那兩眼只是望著燈火發怔。厚卿上去,輕輕地把她身軀擁抱過來,進了羅帳,服侍她鬆了衣鈕,解了裙帶,並頭睡下,這一番恩愛,有他兩人的定情詞為證:夜深偷展紗窗綠,小桃枝上留鶯索。

風卒未休。千金身巳破,脈脈愁無那!特地囑檀郎,人前口謹防。綠窗深仁傾城,燈花送喜秋波溢。

一笑入羅幃,心不自持!雨雲情散亂,弱體羞還顫。從此問雲英,何須上玉京,他二人了過心願,在枕上海盟山哲,千歡萬愛。

直到晨雞報曉,嬌娜親替厚卿披上衣巾,送到扶梯口,各自回房睡去。從此以後,他二人暗去明來,夜夜巫山,宵宵雲雨,好不稱心如意。

只是白天在眾人面前,卻格外矜持,反沒有從前那般言笑追隨,行坐相親的光景。反是那飛紅、眠雲、楚岫這幾位姨娘,時時包圍著他,要他講故事。

那煬帝是一個風天子,當時傳在民間的故事,卻也很多,只說他在東京的時候,大興土木:在顯仁宮西面,選了一大方空地,造起湖山樓閣來。

在這地的南半,分著南北東西中,挖成五個大湖。每一個湖,方圓十里,四面盡種奇花異草。湖邊造一圈長堤,堤上百步一亭,五十步一榭。桃花夾岸,楊柳籠堤。

湖中又造了許多龍舟鳳舸,在柳陰下面,靠定白石埠頭泊著,聽候皇帝隨時傳用,那北半地勢寬大,便掘一個北海,周圍四十里方圓,鑿著河港,與五湖相通。

海中央造起三座神山,一座是蓬萊,一座是瀛洲,一座是方丈。山上造成許多樓臺殿閣,點綴得金碧輝煌。山頂高出海面一百丈,東可望箕水,西可見西京。湖海中間界地方,造著一座一座的宮殿。海北面一帶地方,委委曲曲鑿成一道長溪。

沿溪揀那風景幽勝的地方,建造著別院,一共十六座院宇,卻選了三千美女,守候在院裡。繞著湖海,造著二百里方圓的一帶苑牆,上面都拿琉璃作瓦,紫脂塗壁。

又拿青石築成湖海的斜岸。拿五石砌成長溪的深底。清泉塗壁,反出五光彩來。宮殿院宇,全是金裝玉裹。渾如錦繡裁成,珠璣造就,那各處郡縣,都把奇花異草飛禽走獸從各驛地上獻送進京來。

把一座西苑,頓時填得桃成蹊,李列徑,梅繞屋,柳垂堤,仙鶴成行,錦雞作對,金猿共嘯,青鹿遊。

這全是虞世基一人之力,迫著四方百姓,造成了這座西苑。煬帝遊幸西苑的第一,便帶了他寵愛的妃嬪,坐著玉輦,進苑來四處遊玩。

由煬帝定名:那東湖因四面種的全是綠柳,兩名:那東湖因四面種的全是綠柳,兩山翠與波光相映,便名翠光湖。甫湖因有高樓夾岸,倒映光,照在湖面上,便名陽湖。

西湖因有莢蓉臨水,黃菊滿山,白鷺晴鷗,時來時往,便名為金光湖。北湖因有許多白石,形若怪獸,高下錯落,橫在水中,微風一動,清沁人心,便名為潔水湖。中湖因四圍寬廣。月光入,宛若水天一,便名為廣明湖。

那十六院:第一座是景明院,因南軒高敞,時時有薰風吹入。第二座是暉院,因有朱欄屈折,回壓瑣窗,朝上時,百花呈媚。

第三座是秋聲院,因有碧梧數株,陰滿院,金風初度,葉中有聲。第四座是晨光院,因將西京楊梅移入,開花時宛似朝霞。第五座是明霞院,因酸棗邑進玉李一株,開花雖白,豔勝霞彩。

第六座是翠華院,因有長松數株,俱團團如蓋,罩定滿院。第七座是文安院,因隔水突起石壁一片,壁上的苔痕縱橫,宛如天生一帽畫圖。

第八座是積珍院,因桃李列成錦屏,花茵鋪為繡褥,水鳴琴,新鶯奏管。第九座是儀鳳院,因四圍都是疏竹環繞,中間卻突出二座丹閣,便宛以鳴鳳一般。

第十座是影紋院,因長溪中碎石砌底,簇起許多細細的波紋,水光反照,入簾攏,便是枕簟上也有五波痕。

第十一座是仁智院,因左面靠山,右面臨水,取孔子樂山的意思。第十二座是清修院,因峰迴路斷,只有小舟沿溪,才能通行,中間桃花水,別有一天。第十三座是寶林院,因種了許多拂國只樹,盡以黃金布地,宛似寺院一般,第十四座是和明院,桃蹊桂閣,可以納和風,秋可以玩明月。

第十五座是繡陰院,晚花細柳,凝陰如綺。第十六座是降陽院,有梅花繞屋,樓臺向暖,憑欄賞雪,了不知寒,那一條長溪,婉轉如龍,金碧樓臺,夾岸如鱗,便定名龍鱗渠。

隋煬帝窮繼夜地在這五湖十六院中游玩,不知鬧出幾多風故事來。有一天,風晴和,煬帝下旨,召集文武大臣,在西苑中賜宴。這煬帝穿一件織萬壽字的袞龍袍,戴一頂嵌八寶的金妙帽,高坐著七香寶輦,排開了氅御仗。

文武官員,全穿了朝服,騎馬簇擁,左右追隨。真的花劍佩,柳拂旌旗。萬國衣冠,百官護衛。煬帝到了西苑,便傳旨將御宴排在船上。煬帝自坐了一隻大龍船,後面跟隨著五十隻鳳舸。船行時,龍舟當先,鳳舸隨後,魚貫而行。

船住時,又龍船在中,鳳舸團團圍定在四面。煬帝領著眾官員,先遊北海,登三山,才回到五湖中賞玩飲酒。觥籌錯,管絃嗷嘈,君臣們盡情痛飲。

煬帝飲到高興時候,便對群臣說道:“如今四海昇平,禽鳥獻瑞。君臣共樂,千秋勝事。湖上風光,萬分旎。卿等錦繡滿腹,何不各賦詩歌,紀今之勝會?”你道煬帝說的禽鳥獻瑞是怎麼一回事?原來西苑中樓臺金碧,桃李紅豔,轉覺皇帝的輿仗,不甚鮮明。

便有那湊趣的大臣虞世基,替皇上出主意,降一道聖旨,令天下各處郡縣,不拘水禽陸獸,凡是他羽,可作輿仗氅用的,一齊採獻,全拿鳥獸造製成輿仗,自然文彩輝煌,不怕他不鮮明瞭。

這個旨意一出,誰敢不遵。忙得那許多官員,這裡取翠馬之羽,那裡拔錦雞之。羅網滿山,矢罾遍地,這時江南易程地方有一座升出,山頂上有一株松樹,亭亭直上,有百餘丈高。四圍一無枝椏,清陰散落,團圓如蓋。樹的絕頂正中,結了一個鶴巢。

巢中有一對仙鶴,飲風吹,生雛哺子,也不知經歷了多少年月,自以為深山高樹,翱翔自由,再無禍患的了。不料一裡被那夥尋羽的人看見,便計算他一窩兒裡的鶴氅,只是這樣的高樹,又無枝椏,如何得攀援上去?

眾人商量了半天,便想出一個把松樹砍倒的主意來。卻又怕砍倒了樹,那仙鶴要飛去。誰知這鶴巢裡卻養著四隻小鶴,那松樹倒了,老鶴心疼小鶴,在別的樹尖上飛繞悲鳴。

又把自己身上兒,一陣亂啄,一齊拔了下來。這是老鶴悲憤之極做出來的,那班湊趣的臣民,便說成是禽鳥獻瑞。這且不去說他,當百官奉了煬帝的旨意,便搜索枯腸,在御宴前做起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