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71章向霽雲圍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城中調遣兵士,自己卻專管軍用糧食戰具。張巡分兵守城,自己卻開城出戰,從辰至午,大小二十戰,氣不稍衰。尹子琦大敗。張巡所得車馬牛羊,盡分給士卒,令城中秋毫無犯。

太子即位靈武,下詔拜張巡為御史中丞,許遠為侍御史。張巡以久困孤城,無異束手待斃,乘勝進攻陳留。

尹子琦又用大兵圍城,張巡、許遠殺牛大饗士卒,統合城兵士五千人,出城奮戰。子琦望見城中兵少,鼓掌大笑。許遠登城,親自擊鼓,城中兵士出死力與賊戰,子琦兵大敗,張巡窮追數十里而還。至五月,子琦又領大兵圍城。

張巡命城上遍旌旗,深夜擊鼓吶喊,賊兵大驚,嚴陣待旦,至天明,見城上寂無聲息,偃旗息鼓。子琦兵士,疲倦不堪,便回營休息。

張巡便令南霽雲,領五百騎士,隨後刀斧手一千人,含枚疾走,覷賊不備,直衝中軍。一聲喊起,騎兵四突,南霽雲在馬上斬將拔旗,一時敵營大亂,尹子琦只領數十兵士,落荒而走。

南霽雲見得親切,急急拍馬趕上,忽橫路里殺出一員大將來,身披鐵甲,後隨蕃兵千人,各騎高頭大馬,直向南霽雲殺來。

南霽雲見自己兵力單薄,怕遭敵人圍困,只得撥轉馬頭,奔回睢陽城來。張巡在城上,見南霽雲被敵兵追趕得緊,便急放下吊橋,把自家兵士接應進城來。

待敵兵趕到,已把吊橋高高吊起,城壕邊預埋著箭手,把敵人陣腳住。尹子琦見軍士轉敗為勝,便又揮動大兵,前來接應。

那大將帶領兵士,幾次爬城,俱被張巡軍士,在城上退。南霽雲退進城去,重複登城助戰,見尹子琦在城腳下往來督戰。

南霽雲躲在張巡身後,搭箭上弦,颼的一聲,飛出城去,那尹子琦左眼上早中了一箭,應聲倒下馬來。敵兵見傷了主將,便頓時譁亂起來,許遠奮力打鼓,張巡衝殺出去,又奪得敵人軍器車馬,不計其數。

子琦兵一時退盡,張巡兵得稍休養。這睢陽城中原有稻穀三萬斛,足敷一年之食,在間因鄰郡濮陽、濟陰絕糧,虢王命分糧一半,接濟濮陽、濟陰兩郡,許遠當時也竭力勸阻,虢王不許,濟陰太守高承義,得了糧米,便即投降祿山去,虢王也懊悔不及。

到七月時候,尹子琦又帶兵來圍城,這時睢陽城中,糧食已盡。每一兵士,每只給米一勺,煮著樹皮破紙,下肚去充飢。

可憐那兵士終餓著肚子,奮勇殺賊,漸漸有些不支起來,老弱的先行倒斃,子久了,那強壯的也都活活的餓死,境狀十分悽慘,但那班兵士,到死也沒有一句怨言。

看看城中土兵只剩下了一千多人,便是這一千多人,也個個餓得骨瘦如柴,力不能舉矢。張巡和許遠二人,心中萬分焦灼,夜盼望救兵不至。

張、許二人也商議不出一條好計策來。圍城的兵,打聽得城中糧盡援絕,便死力攻城,用雲梯爬城,四面放箭,那城中兵士,臥地用鉤杆推倒雲梯,又拋下火球去,燒斷雲梯。城外兵又用鉤車木馬,往往被張巡用木石打破。

賊兵無法可施,便在四城築柵包圍,那城上守兵,有餓死的,張巡命城中百姓,羅雀掘鼠,以享士卒,但城中雀鼠有限,且百姓也有餓斃的,如何顧得兵士。張巡、許遠,眼看著守城兵士,一天少似一天,便是不死的,也傷氣乏力,慘無人形。張巡一退入後堂,與愛妾申氏談論。

看見申氏肌膚豐潤,便立生一計,出至堂上,傳集眾將士,齊至堂中,大設筵席。眾將士列坐兩旁,只見桌面上排列著空盤空碗。停了一會,抬出一個大行灶來,放在筵前。

張巡吩咐到後堂去請夫人出來,只聽得一陣環佩聲響,兩個丫環扶著一位千嬌百媚的申氏出來。

眾將士見是主將的愛妾出來,便一齊把頭低下,那申氏走至張巡跟前,深深襝衽著,低聲問道:“老爺喚妾身出來,不知有何吩咐?”張巡看他愛妾時,越發打扮得齊整了,便指著身旁一個坐椅說道:“你且坐下了,我有話說。”那申氏半折著纖,打偏坐下。眾人見張巡霍地立起身來,一納頭便拜倒在申氏石榴裙下。慌得申氏忙跪下地去,還禮不迭。

張巡站起身來,滿面著淚,說道:“俺今已拼這條命,做一個忠臣,也願夫人成全了俺的志道,做一個烈婦。你看堂下眾將土,都為俺忍飢耐苦,死守著這座睢陽城。

我只因一身關係一城存亡,不能割下肌膚,以享眾士,夫人身體肥其味當比俺的肌美,還求夫人替俺殺了身吧!夫人這一死,不獨我做丈夫的恩不盡,便是萬歲爺也知道夫人的好處呢!”好個申氏夫人。

她聽了張巡一番話,便毫不遲疑,當下用纖手打開衣襟,出潔白的酥來。兩旁將士看著,其勢不好,便一齊搶上前去。說時遲,那時快,張巡早已拔下佩劍,只一劍,只聽得嬌聲喊:“我的老爺!”那酥上早已搠了一個窟窿。申氏倒下地去,眾將士一齊跪倒在地,嚎啕痛哭。張巡喝令把屍身拖下堂去,洗剝了放在大釜中熬煮起來。

正悽慘的時候,忽見那許遠也一手揪住一個已殺死的僮婢,滿面淚痕,走上堂將那僮婢給左右,一塊兒洗剝熬煮起來。

滿堂上將士,齊聲哭喊道:“小人們願隨張大元帥、許大元帥赴湯蹈火,同生共死。”一刻兒那大釜中已把人煮成羹,一碗一碗地盛著,端在眾將士面前。

那將士們如何肯吃,大家喊一聲:“謝二位將軍大恩!”便各各擎著兵器,一擁上城去,依舊和城外敵人對壘。可憐他們都是四五不吃飯的人了,如何擎得起槍,得動箭,只是倒在地上乾嚎著罷了。

張巡一般的也是腹中飢餓,只扶住城垛子,兩眼不住地向城外望著。見有敵兵爬上城來,便直著嗓子喊起來,放出幾支有氣沒力的箭,把敵人打退了。

那許遠坐在西門城樓上,也飢餓得頭昏眼花,打幾下有氣沒力的鼓,著眾軍士出戰,那班兵士,餓得站也站不住,被風一刮,便倒下地去,如何能打得仗,急得許遠只是抱頭向天,大聲喊道:“皇天有靈,救我一城市義士!”一,張巡伏在城樓上,見城牆外尹子琦部下大將李懷忠,匹馬在城下經過。張巡喚住他問道:“君降賊幾何?”李答:“已二期矣。”巡道:“君祖父亦為唐臣乎?”答曰:“然。”巡曰:“君世受官,食天子粟,奈何一旦從賊?”懷忠答道:“非敢叛也,我數死於戰,今竟被擄,亦天也!”張巡大聲道:“自古悖逆,終至夷滅。一旦賊敗,君父母子俱死,汝何忍為此?”懷忠無言,掩面拍馬而去。當夜二鼓將近。忽聞有扣關聲,巡問:“何人?”李懷忠來降。”許遠疑有詐,勸巡莫納,巡淚道:“事已至此,成敗聽天。”便令開城,懷忠率本部兵二百人,負米而入。全城兵士大喜,以米煮粥,飽餐一頓,神大震。從此不戰,張巡與許遠二人,各據東西城樓,見有敵將經過城下,即苦口勸降。敵將二人忠義,陸續有進城投降,並私贈糧食的。

城中兵因得稍延時,忽得報,說朝廷已派遣大將賀蘭進明,進屯臨淮。又有許叔冀、尚衡,進兵彭城。這兩處地方,都離睢陽甚近。張、許二人,夜望救兵到來。

但守候了十多,毫無影響。看看城中又是粒米無存了,張巡與許遠商議,修書一封,令南霽雲率領勇士三十人,各騎快馬,衝出城去。城外兵士數千,向霽雲圍來,霽雲令三十人分左右,用強弩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