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68章用刀碎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玄宗踱出宮去,高力士扶上馬,一隊隊金瓜傘扇,簇擁著車馬行去,直走進廟來,只見那廟宇建造得金碧輝煌,中間寶座,配著繡幕錦帳。兩旁泥塑的宮娥太監,雙雙分立著。宮女們服侍楊娘娘木像升座,玄宗親自焚香奠酒,便命宮女太監,由高力士帶領著,暫退出殿外。玄宗端過椅子來,與那楊貴妃的木像對坐著,哭著訴說著。

直到天昏黑,高力士幾次進去請駕,可憐這玄宗兀自戀著楊貴妃的生像,不肯走開,後來宮女太監們,一齊進殿去跪求。

玄宗看著宮女,放下神帳,才一步一回頭地走出殿去,直到臨走時候,還回過臉去,對神像說道:“寡人今夜,把哭不盡的衷情,和妃子在夢兒裡再細細地談講。”一句話,引得左右的宮女太監們一齊落下淚來。因此外邊便編出這上皇哭妃的曲子來唱著。玄宗太上皇在成都過了幾時,又接得郭子儀的奏本,說安祿山在洛陽被刺,逆子安慶緒,亡命在外,洛陽業已收復。天下大定,便請上皇迴鑾。玄宗看了這奏本,不覺心中一喜。

原來祿山左右的謀臣,是高尚、嚴莊二人,心腹是孫孝哲、李豬兒二人,戰將是次子安慶緒一人。

在祿山起兵之初,統帶大兵二十萬,行六十里,直撲潼關,打先鋒的,便是他次子慶緒。這安慶緒,非但驍勇善戰,且是足智多謀,他起兵的前三,便召集將士,置酒高會,細觀地圖,從燕州到洛陽一帶,山川險要,都畫得詳詳細細。

便把這地圖分給眾兵士,又遍賞金,傳令不得誤期,違令者斬。安祿山卻率領牙將部曲,一百餘騎,先至城北,祭祀祖先的墳地。

行至燕州,有老人攔住祿山的馬頭,勸說不可以臣叛君。祿山命嚴莊用好言辭退老人,說祿山是憂國之危,非有爭國家的私意。賞老人無數金,送回鄉里。從此下令,有敢來勸阻的,便滅三族。

祿山第四子慶宗,為駙馬在京師,玄宗命軍去搜捕慶宗全家老小,送至西城外斬首,那榮義郡主,亦賜死。

天子下詔,切責祿山,不忠不義,許他自新,來京請罪。祿山答書,十分傲慢。一面遣賊將高邈、臧均,率領蕃兵,打入太原。又令張獻誠守定州。安祿山謀反十餘年,凡有蕃人投降。

他都用恩惠收服他。有才學的士人,他便厚給財。因此蕃中的情形,他十分明瞭,他起兵的時候,、把俘虜的蕃人釋放為戰士,因此人人敢死,所向無敵。

玄宗見時勢危急,便發左藏庫金,大募兵士,拜封常清為范陽平盧節度使,郭子儀為朔方節度關內支度副大使、右羽林大將軍,王承業為太原尹衛尉卿,張介然為汴州刺史、金吾將軍,程千里為潞州長史,以榮王為元帥,高仙芝為副元帥,四路出兵討賊。

安祿山行軍至鉅鹿城,便停兵不進,說鹿是吾名,便改道從沙河進兵。把山上樹木砍下來,用長繩穿住,拋在河中,一夜水木冰結,如天然浮橋。便渡河攻入靈昌郡。

又三,攻下陳留、滎陽一帶地方,在甖子谷遇將軍守瑜,殺死數百人,中祿山乘輿。便不敢前進,從谷南偷進。?瑜軍士,矢盡力竭,將軍守瑜,躍入河中自盡。封常清兵敗,失去東都,常清逃至陝州,留守李憕被殺。御史中丞盧奕,河南尹達奚珣,都投降祿山。這時高仙芝屯兵在陝州,聞常清戰敗,便棄甲夜逃至河東。常山太守顏杲卿,殺死安祿山部將李欽湊,生擒高邈、何千年。

但這時趙郡、鉅鹿、廣平、清河、河間、景城六郡,都被安祿山佔有。講到顏杲卿這人,真是唐朝數一數二的忠義之士:他原是安祿山識拔的,表奏為常山太守。

待到安祿山起兵謀反,軍馬過處,顏杲卿與長史袁履謙,出道左。祿山賜杲卿紫袍,賜履謙紅袍,令與假子李欽湊,領兵七千,屯紮在土門地方。

杲卿退,指所賜衣,對履謙說道:“吾與公何為著此?”履謙大悟,便私與真定令賈深,內邱令張通幽定計殺賊。杲卿推病,不為賊任事。

暗遣長子泉明,奔走四處,結合太原尹王承業為內應,使平盧節度副使賈循攻取幽州。早有細作報與安祿山知道,祿山便殺死賈循。杲卿與處士權渙、郭仲邕定計。

這時杲卿同五世祖兄真卿,在平原暗養死士。守臣李憕,被賊兵殺死。祿山使段子光,割下李憕首級,傳示諸郡。

到平原,真卿命死士刺殺子光,遣甥盧逖至常山,約期起兵,斷賊北路。杲卿大喜,便假用安祿山命令,召李欽湊回常山議事。欽湊連夜回城,杲卿推說城門不可夜開,便令宿城外客舍。

又使履謙和參軍馮虔、郡豪翟萬德一輩人,在客舍中,陪欽湊夜飲,酒醉,殺死欽湊,又殺賊將潘惟慎。

用大兵圍困旅舍,欽湊領兵數百人,俱被履謙兵殺死,投屍在滹沱河中。履謙拿欽湊首級,送與顏杲卿,杲卿又喜又泣。前幾,祿山遣部將高邀,到范陽去招兵未回。

顏杲卿便令藁城尉崔安石,用計殺邈。高邈行至蒲城,與虔萬德同住在客店裡。崔安石推說送酒到客店中去,便預先埋伏武士在客店中,安石喝一聲:“武士何在!”那高邈便立刻被擒。又有祿山大將何千年,從趙州來,亦被虔萬德捉住。

杲卿便把欽湊首級和二賊將,令子泉明送至太原。王承業據為己功,便厚給金,令泉明白回常山,又暗令刺客翟喬候在半路上,刺死泉明。

那翟喬見王承業行為險,心中不平,便去見泉明,告以王承業的陰謀。玄宗見王承業立功,便升為大將軍。後因袁履謙上奏,始知全是杲卿功勞,便拜杲卿為衛尉卿,兼御史中丞,袁履謙為常山太守。

杲卿用計,使先鋒百餘騎,馬尾縛著柴草,在樹林中往來馳驟。遠望塵頭蔽天,使人傳稱王師二十萬南下。祿山部將張獻誠,圍攻饒陽正急,見顏軍大至,便棄甲而走。一之間,奪回趙州、鉅鹿、廣平、河間一帶地方。殺各地賊官首級,送至常山。

從此杲卿兄弟,兵威大振。祿山大懼,使史思明等率平盧兵渡河,攻常山,這時顏杲卿坐守城中,遣兵四出。

城中兵力單薄,賊兵圍攻甚急,杲卿無奈何,便派人至河東,向王承業求救,那王承業,因從前有奪功的仇恨,便不肯發兵。杲卿晝夜督戰,親自登緘禦敵,力戰六晝夜,箭盡糧絕。

城破。杲卿率子侄,猶自巷戰,血蔽面,刀折被擒,送至敵營。袁履謙也同時被捉。敵將勸杲卿降,杲卿昂頭不應。又取杲卿幼子季明,送至杲卿前,以白刃加季明頸上,大聲道:“杲卿若降,我當赦爾子!”杲卿閉目不答。敵將怒,便將幼子季明,與杲卿的甥兒盧逖,一併殺死。將杲卿打入囚籠,送至范陽。安祿山見了,拍案大怒道:“吾拔爾為太守,有何負爾之處,卻如此反吾?”杲卿怒目大罵道:“汝本營州一牧羊奴耳!

天子洪思,使汝大富極貴,有何負汝之處,卻如此反天子耶?顏杲卿世為唐臣,力守忠義,恨不能殺汝叛逆,以謝皇上!豈肯從汝反耶?”祿山急以兩手掩耳,喝令武士拽杲卿出宮,綁在天津橋柱上,用刀碎割,令杲卿自食其。杲卿且食且罵,武士以刀鉤斷其舌,猶狂吼而死。其時年已六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