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38章傳在後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玄宗便點著頭,高力士取金頭牌,請皇帝蓋上小印,作為憑證,拿著到光祿卿楊銛家中去召楊貴妃回宮。

楊銛因妹子得罪回家,心中正是惶惑,忽見高力士到,手中拿著宣召御牌。不覺大喜。楊貴妃也終哭泣著自怨自艾,此時隨著高力士重複進宮,見了萬歲,急忙跪倒,只是痛哭。玄宗伸手把妃子扶起,百般勸著,這一晚,雨恩深,勝於往

,楊銛打聽得妹子復得皇帝恩寵,便與丞相楊國忠、朝國、虢國、秦國三夫人,一同進宮去獻食作樂。

玄宗大喜,便賞黃金無數,又賜三夫人脂粉錢,每歲一百萬。另賜建造高大府第五座,與宮殿相連,門外列戟,府中陳設勝於宮

姐妹互相比賽,見有一亭一屋,勝過自己的,立刻把房屋拆毀,重複蓋造,一堂之費,至千萬緡。奇巧美麗,驚心駭目。從此,五家以奢侈相尚。

初時,姐妹出入乘小犢車,滿飭金翠,雜以珠玉。一車之費,至數十萬貫,那車身愈加愈重,牛力不勝,便各各奏請皇上,改乘馬入宮,玄宗許之。

姐妹各出萬金,派人四出購求名馬,以黃金為銜轡,綿繡為障泥。三夫人在國忠家會齊,同入中,時已黃昏,一路燈火照耀,街衢肯如白晝,道旁觀者如堵。從國忠宅門,直至城東南隅,沿途僕馬喧騰,直至更深,人民不得安枕。

楊國忠常笑對客道:“某起家細微,因椒房之親,寶貴至於無極!吾今未知稅駕之所,念終不能致令名,要當取樂於富貴耳。”當時,宮中府中,奢侈成風,諸王子亦競相仿效。申王府中尤是奢靡,每夜在宮中與諸王貴戚聚宴,非至天明不止。用龍檀木雕成童子,高與案齊,手擎燈燭,稱作燭跋童子。

衣以綠袍,系以錦帶,立在筵席之側,又稱為燭奴。一時,三夫人與丞相府中俱用燭奴。申王每飲酒至醉,便命宮中姬妾將錦彩結成一兜子,申王仰臥在兜中,使眾妾抬歸寢室,宮中皆稱為醉輿。這風氣傳至楊氏弟兄府中,每一飲酒,便都用醉輿抬回臥房去。

楊國忠又在冬月風雪苦寒的時候,使府中姬妾密坐在四周,成一圓圈,抵敵寒氣,稱作圍。從此,諸王府中也都用圍取樂。

那班姬妾,個個都能清歌奏樂。玄示知道了,在宮中宴會,也令諸宮妃嬪圍坐四周,那妃嬪們個個手中抱著樂器奏著,又歌唱著,玄宗也命楊貴妃歌唱。貴妃能唱的曲子很多。

她還有一種絕技,能打得磬子,打來輕重疾徐,十分動聽。玄宗十分愛聽,便命樂工採藍田綠玉,琢之成磬,使貴妃擊之。一聲清磬,四座神遠。

又造簨簴蘇等樂器,都拿金玉珠翠珍怪之物裝飾起來,聽貴妃使用著。貴妃使用樂器件件都。玄宗御勤政樓,賜諸王聽貴妃奏樂。

貴妃高坐上席,足下踏二金獅子,宮女們捧著各種樂器,在左右侍立著。貴妃徐徐地把樂器一樣一樣地擺,每一器,諸王都進酒為貴妃壽。

諸王也帶著各種聲樂,在皇帝跟前獻奏。申王獻一王大娘,這王大娘原是教坊中的伎女,喜戴百尺竿,竿上雕刻成木山裝成瀛州方丈模樣。又令小兒手持紅竿。

在王大娘四周圍繞著,歌舞不休。諸王看了,大為笑樂,這時,有一神童名劉宴的,年只十歲,官拜秘書正字。楊貴妃一見之,玄宗即召劉宴於筵前。眾妃嬪見他狀貌奇醜,和皇帝對答,卻甚是聰明。

貴妃見他身體矮小,便抱著他身體坐在膝上,笑說道:“此兒待吾為之妝飭,或可掩其醜陋。”說著,便命宮女取?龕沃劾矗簀鬃蘊嫠嶙保謊諶ゼ殖笙唷p諼柿躚緄潰骸扒湮鄭兩裾眉缸鄭苛蹶塘⒖套嘍緣潰骸疤煜輪紙哉ㄓ信笞植徽斃諗氖殖潑睢9簀至畹斌圩鰲鍛醮竽鐦韝汀肥躚縊髦獎剩3梢瘓潰骸奧デ鞍儐肪赫攏ㄓ諧じ兔釗肷瘢?

誰得綺羅翻有力,獨自嫌輕更著人。”玄宗連稱真神童也!命賜以牙笏黃袍。劉宴披衣在身,三呼萬歲而退。從此,臣下在四處去搜尋神童,送至宮中面試,但總不及劉宴一般的捷。

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長無事,每至酒醉之時,便鬥風陣解悶。玄宗自領小太監百餘人,令貴妃亦領宮女百餘人,排成兩陣,拿霞帔錦被縛在竿頭,代作旗號。

另有一班小黃門,在階下擊鼓鳴金,作兩陣進退之號。進時,小太監和宮女互相扭結,各不相讓。打敗的,罰飲酒一巨杯。一頓墮冠橫釵,嬌聲叱吒,玄宗不覺大笑。

高力士在一旁看著,以為是不祥之兆,便勸皇上停止這風陣。時值上元燈節,貴妃命兄弟姐妹各府中舉行盛大的燈會。

韓國夫人在後園中立燈樹,每樹八十尺高,每杆有燈百餘枝,共百餘株燈樹,豎在後園高山上。入夜望去,園內外都照耀得如同白晝。百里外地方,都望見之,滿天光明,竟與星月爭輝。

楊國忠府中,又領少年子弟千人,手中各執火炬,環列府門左右。每到遊的時候,便用數十輛大車,上搭綵樓,每樓有女樂數十人,每府各有大車數十輛,前後銜接,在京師郊外遊行著,宛如長城。

許多姬妾們,列坐在綵樓上,顧盼笑樂。從此,長安地方一班富戶貴族,都學著五府豪侈模樣,遊觀燈,各有一番熱鬧。雖在平民士庶之家,亦必點綴一二,不令辜負良辰。

楊貴妃又想得一種鬥花之戲。所謂鬥花之戲,是以各人頭上戴奇花多者為勝。貴妃生更是愛花,往往不惜千金去購得名花來,移植庭院中,那五府姬妾,亦各各種著奇花異草,為來鬥花之用。

都中婦女,一到,多不守閨門,女伴數人,相約野步嬉遊。遇有名花,便設席藉草,各出美酒佳餚,共相勸飲。

防有外人闖入,便解下紅裙,連結成韓,遮蔽著,稱作宴幄。這種放誕風的情形,全是三位夫人和一班王府中的姬妾行出來的,那良家婦女,都仿著她行去。一時郊外墮釵遣舄,遍地皆是。

宮中除貴妃愛吃荔枝以外,玄宗卻愛吃柑桔,那時,江陵地方進獻柑桔,玄宗食之鮮美,便親自拿柑十枚,種在蓬萊宮中。三年後,便結實累累。皇帝大喜,特採下賜與各大臣。

下手詔道:“朕前於內庭種柑子樹數株,今秋結實一百五十餘顆,取而嘗之,竟與江南及蜀道所進者無別。”當時,楊國忠便進表賀道:“伏以自天所育者,不能改有常之。曠古所無者,乃可謂非常之

是知聖人御物,以元氣布和。大道乘時,則殊方葉至。且桔柚所植,南北異名,實造化之有初,匪陰陽之有革。

陛下元風真紀,六合一家。雨所均,混天區而齊被。草木有,憑地氣以潛通。故滋江外之珍果,為中之佳實。綠帶含霜,芳綺殿,金衣爛白,麗彤庭。”這一道賀表,當時傳誦中外。

在這一百五十餘個柑子之外,又採得一枚兩柑合結成一個的柑子,玄宗稱它為合歡柑,說得天賜他和貴妃二人的,特採入後宮,與貴妃互相把玩。玄宗道:“此柑子真知人意!

朕與卿恩愛如同一體,從此當永永合歡。”便並肩兒坐在榻上剝著合歡柑,互相送至口中吃了。

又傳畫工,把同食合歡柑的情形,畫在圖上,傳在後世,作為佳話。這柑子除江陵所出以外,益州的亦是佳品。每年由益州進貢來的柑子,亦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