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不趁今曰收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奴婢今年已五十四歲,倘再打扮著去候新娘,怕也沒有這樣好的興子了。”中宗皇帝說這個話,原也是逗著王氏玩的,不料給給事中李景伯件聽得了,忙出席奏道:“自古天子無戲言!
周成王桐葉封弟,亦因戲言而成事實,千古傳為佳話。陛下既有指婚竇大夫之言,不可徒事戲謔,有失天子威信,望陛下立為主持,使竇大夫與王母成為夫婦。帝王仁政,施及無告,從此寡者有夫,鰥者有,亦千古之美談。”中宗給李景伯一番話說住了,當即從第三殿上把竇從一宣召到御座前,降諭道:“聞卿久無伉儷,得無嫌孤寂寡歡乎?今當除夕良宵,人皆團圓,朕不忍見卿之煢獨,特為卿成婚。”說道,便回過頭去。
看著韋皇后微笑,韋皇后到此時,卻已笑不可仰,從一聽了皇上的諭旨,一時摸不清頭路,只是叩頭謝恩。
一霎時,鼓樂大作,一對紅紗燈配著一對金縷羅扇,六個宮女簇擁著一位新娘,只見她兜著紅巾,穿著禮衣,花釵滿頭,環佩聲聲,步出殿來。便有禮官喝著禮,一對新人在帝后跟前拜,成了夫婦大禮。
皇后特傳懿旨,用軟車把一對新人送回府去,一路上爆竹喧天,笙歌滿路。有許多好事的文武官員,跟前到竇府去看熱鬧。新郎新娘進了房,挑去頭巾一看,才認出那新娘便是韋皇后的老母王氏。
看她手大腳,雞皮鶴髮,塗著許多脂粉,越顯得十分醜陋,那文武官員,見了這形狀,不大笑。獨有竇大夫卻十分快樂。
他意謂娶得皇后母為子,從此可以接近權貴,不愁沒有發達的子了。當夜,又重新排起筵宴來,邀那班文武官員重飲喜酒。到了第二天。
果然不出竇大夫所料,內宮傳出詔旨來,拜竇從一為莒國公,封王氏為莒國夫人。皇后又妝內帑十萬,為母添妝。從一喜出望外,立刻寫表申謝,表上自稱翊聖皇后阿。
俗稱母之夫為阿,翊聖是韋皇后的尊號。中宗皇帝自為竇大夫主婚以後,朝野傳為笑談,接著,韋皇后又為她妹妹七姨作媒,嫁與馮太和為。
這七姨原是韋后的從堂妹妹,韋后入宮的時候。七姨年紀尚幼,如今已長成十六歲,卻是姿態曼妙,容豔冶,一舉一動隱含蕩意。
韋皇后把她留養在宮中,不知什麼時候,已與這位溫王重茂偷摸上了手。這重茂自有王妃,其勢不能再嫁為王妃,韋皇后作主,便賜配與馮太和為。
這馮太和官拜兵部侍郎,也因善於逢皇后,是一個少年新進,得配皇后之妹,便覺十分榮幸,終與七姨縱樂,那七姨年紀雖小,嬉樂工夫卻甚深。
她閨中自制去魅的白澤枕,辟的豹頭枕,用錦繡製成式樣,十分巧,人睡在上面,十分舒適。最動人的是伏熊枕,是在男子安睡時候用的。
七姨常誇說用伏熊枕可以宜男,馮太和是一個血氣未定的少年,如何經得七姨在枕蓆之上夜調著,馮太和鞠躬盡瘁地報效著,要圖得七姨的歡心,可憐不上一個年頭,卻活活地把個馮太和歡樂死了。
虢王打聽得七姨的好處,便親自向韋后求著,娶七姨去做王妃,直到韋后事敗以後,虢王怕連累自己,便親自把七姨的頭砍下來,送上朝堂去,這是後話。
如今再說安樂公主,自從再蘸與武延秀以後,因帝后寵愛、愈加跋扈,她和長寧、安定兩公主的僕役,打邇在一起。
在外面四處劫掠民間子女,拉進公主府中去充作奴婢。略有姿的女子,還免不了受豪僕的姦汙。因之,公主府中園林幽僻的地方,常常有女孩兒縊死的,投井投河的。
那失了子女的民家,一齊趕到刑部大堂告去,那官員一聽說公主府中的事,嚇得他問也不敢問,那子女的父母,受了一肚子的冤屈,無可告訴,便也在家中尋死覓活,鬧得家破人亡,民怨沸騰。
這信息傳到一位左臺侍御史袁從一的耳中,便十分憤怒,暗地裡打發衙役在外面四處探訪,訪到西城腳跟。
果然見一群豪奴在民間騷擾,強奪一家的女孩兒,那家父母哭著跪著,向豪奴求饒。豪奴捉住那女孩兒,轉身便走,連正眼也不去睬他。躲在暗地裡的一群衙役,見了這情形,便一擁而上,把那豪奴的手腳捆住,送回御史衙門去。
那袁從一坐堂一審問,知是安樂公主家中的奴僕,便喝令重責,打得那豪奴皮開皮綻,關在死囚牢裡去。
當時,還有走脫的豪奴,急急逃回府去,把御史衙門捉人的話告與公主。安樂公主一聽御史衙門膽敢捉她的人,便大起咆哮,立刻穿戴起來。
一乘軟車進宮去,向他父皇要回府中的奴僕來。中宗皇帝聽了安樂公主的話,便下一道手詔給御史衙門,命從速把安樂公主家的奴僕放了。
誰知那袁御史竟不奉詔,親自趕進宮去,奏道:“陛下聽公主一面之辭,縱令豪奴,劫奪良家子女。陛下若不從重治罪,將何以治天下!
臣明知釋奴可以免禍,殺奴便得罪公主,然臣終不願枉法偷生!”說著,連連碰頭。袁御史一番理直氣壯的話,中宗皇帝聽了,一時也無話可說,便令公主且退,那袁御史回到衙門。
立刻把那豪奴綁赴西城出事的地方,梟頭示眾!自己也棄了冠帶,上一本表章,丟下官去山中隱居了。
安定、長寧兩公主見殺了安樂公主的家奴,大家便覺膽寒,從此也斂跡起來,但安樂公主丟了這個臉,如何肯罷休?
便天天向父皇絮聒,說要把袁御史捉來,償她家奴的命。中宗百般安,又把臨川長公主的宅第賜給安樂公主,安樂公主才歡喜起來,立刻召集了五萬人夫去建造新宅第。
宅第四周的民房都被霸佔住,拆毀改造做府中的園林。可憐那穿家小戶,三瓦兩舍的聊避風雨,如今被安樂公主這一霸佔,但頓時站在白地上,無家可歸了。
大家紛紛地到京兆尹衙門中告去,卻是十告九不準,因此那班窮人紛紛到公主府門外去哭訴求告。
那公主吩咐一齊打出去,可憐有許多男女,被府中豪奴用子打死的,也有許多自己拿腦袋撞在階石上死的,更有許多悄悄地在半夜時分去在府門外吊死的。
一座新府第門外,得屍體累累,甚是悽慘,那地方衙門中伸冤的狀紙,便和雪片也似地送進來。
但官員們全是趨奉勢力的,有誰肯去替人民伸冤理枉?安樂公主宅第落成的這一天,用御林軍一萬騎,又用宮中的音樂,送公主和駙馬進宅。中宗皇帝和韋皇后,也親倖府中筵宴。
這時,安樂公主前夫崇訓的兒子,只有八歲,便來朝拜帝后,很懂得禮貌。韋皇后看了,甚是歡喜,把孩子抱在膝上,便下手詔,拜為太常卿,鎬國公,食邑五百戶。中宗皇帝見韋皇后擅自作主下旨,不把皇帝放在眼中,心中萬分地不願意,當時便攔住韋皇后的手詔說:“且慢下詔!待朕回宮去,再作計較。”韋后聽了,卻冷冷地說道:“什麼計較不計較?
陛下在房州時候,不是說將來一聽妾身所為嗎?為何如今又要來干涉妾身呢?”中宗皇帝,見皇后把自己私地裡的話當眾宣佈出來,心中愈覺耐不住了。
心想皇后如今一天跋扈似一天,不趁今收服她,將來不又要鬧成武太后的故事麼?皇帝便一句話不說,傳旨起駕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