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此霜非彼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鴻臚寺少卿葉知瑾葉大人嫁女兒,近百賓客盈門道賀,鞭炮聲響徹雲霄。
八抬大紅花轎從正門出府,一百二十八抬嫁妝隊伍長長地跟在後頭,陪房、丫鬟…從頭到尾細細數算,竟有六十六人之多。
幾個眼尖的看出那些不是普通下人,瞧她們的行止、氣度、表情…有人私下猜測,應該是從宮裡出來的人。
不過是嫁個女兒,怎麼搞出這麼大排場?何況幾天前,大夥兒還以為這場婚事定要黃了呢,哪裡曉得,出乎意料,婚事沒斷,熱鬧更盛。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吶?
唉,說來話長。
葉知瑾不過是個從六品小闢,家裡嫡女五個、庶女七個,眼下這個出嫁的名喚葉霜,雖是掛在嫡母名下,可知底的,誰不知她是小妾所出。
怎麼說都是婢妾所出,倘若低嫁還有機會當正,但要是對象不差,能當個侍妾就算頂天了,然而不管是高嫁或低嫁,嫁妝給個十六、三十二抬,人人都要誇一聲嫡母大方了,怎會有今風光?
理由是,葉霜嫁的不是別人,而是德王世子。
先來說說德王府吧!
已經過世的老德王爺是當今皇太后的親弟弟,昔年從龍有功,先皇下旨封為王爺,給邑田,享朝廷供奉。
老德王爺秉恬淡,不以功名為念,雖然與皇帝姊夫情誼深重,卻不得寸進尺,不像一般外戚要錢又要權,反倒在帝位漸漸穩固之後,出手中兵權,不再涉足權勢之爭,只在朝堂兼個閒職,每以觀花種竹、酌酒詩為樂。
先皇過世,他上奏新皇,讓獨生子衛鋅承襲爵位,從此過著閒雲野鶴的退隱生活,偶爾領著長孫進宮與妹妹閒話家常,倒像一般人家的兄妹。
只不過衛鋅與父親不同,他有野心,對於權勢名利汲汲營營。
未襲爵前,有父親壓在頭上,他處處隱忍;襲爵後便放開手腳,想盡辦法往上爬,心底想的、腦子裡盼的,是皇帝身邊的宰相位置。
當年,一句“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被當時仍是皇子的新帝看上,納入羽下。
新帝登基,對衛鋅頗有倚重,他亦竭盡全力,助皇上掃除朝堂障礙,成為得力的左右手,之後官越做越大,朝堂勢力也越拓越廣。
衛鋅二十歲得皇太后賜婚,娶王家姑娘為。
那是個賢良溫順的好女人,可惜福薄,生下嫡長子衛昀康之後因難產而亡,王氏過世不久,皇后見機,立刻從自己孃家挑選堂妹左氏嫁進德王府,從此左氏、衛氏連成一氣,彼此互為助力。
左氏福澤深厚,肚子爭氣,嫁進德王府,三年內接連生下兩個兒子之後,經過幾年又得一女,三人均教養成才。
長子衛昀賢、次子衛昀良都在十六、七歲考取進士,入朝為官。
朝中有人好辦事,他們的祖父是先皇的好兄弟,父親又是當今皇上的左右手,兩代人脈,多方經營,年紀輕輕便是四、五品官員,前途指可待。
左氏的女兒衛芙是京城第一才女,寫詩填詞、琴棋書畫,樣樣擅長,德王和左氏早有計劃要送她進宮,嫁予太子,如此一來兩家親上加親,左氏與衛氏從此在朝堂的地位亦能屹立不搖。
左氏的兒女各個能耐,相較之下,王氏所出的嫡長子衛昀康就…唉,讓人扼腕。
當年新婦進門,老德王爺體貼,知悉繼母難為,動輒得咎,便把孫子帶在膝下教養。
衛昀康樣貌好,五官長得比女子還要緻,有人說他和皇太后年輕時有八成像,因此打小便得皇太后寵愛,三不五時命人將他接進宮裡住上個把月。
然而衛昀康不光長著一張好臉蛋,那顆腦袋才叫值錢。
他早慧,學什麼都快,老德王不吝教導,還聘武師進府,指導他武功。他十五歲考上狀元,同年老德王上奏,立他為德王世子,眼看著光明前途就在眼前展開,沒想到老德王竟在那年過世了。
父親過世,衛鋅理所當然要丁憂三年,可當時他與左氏一族正齊心合力掌控朝政、擴大勢力,倘若丁憂三年後再返回朝堂,怕已人事全非,就在他左右為難之際,衛昀康自願替父親守孝三年。
消息一傳出,京城百姓紛紛讚美衛昀康對祖父、父親的孝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