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利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梁嘯在地形模型前坐了下來,徐樂坐在另一邊,示意郭文斌也坐。郭文斌入座,洗耳恭聽。梁嘯衝著徐樂抬抬手,徐樂說道:“郭府君父子經商西域多年,想必也知道西域對朝廷來說之所以如此關鍵,一在於玉,二在於馬。朝廷用玉,大多出自和闐,馬大多出自烏孫、大宛。”郭文斌點頭。這些道理他都明白。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祭祀必用玉,征伐必用馬,須臾不可缺。天子如此重視西域,當然有開疆拓土的雄心壯志在起作用,可若非朝廷對西域的玉和馬的嚴重依賴,他肯定不會這麼急著派梁嘯出征。
郭文斌是商人出身,察顏觀幾乎是他的本能,在宮裡呆了那麼久,天子的心思他大致知道一些。若非不得已,梁嘯想重回西域絕非易事。
“控制西域,是我們此次出征的目標,天狼雖然兇悍,卻不是全部。我和梁君侯商量,想借著擊殺天狼的機會收服南山諸國,先恢復玉石的商道。然後再以南山為據,與烏孫對峙。如果能控制住烏孫,蔥嶺以東,就沒有誰敢與我漢軍對抗了。”
“兵力的問題怎麼辦,要調河西駐軍嗎?”徐樂把目光轉向梁嘯。
“君侯,郭府君也不是外人,你就把計劃告訴他吧。”梁嘯點點頭。
“暫時還沒有這個計劃。羌中初定,但有想法的人還不少,這時候調動河西駐軍,對控制河西不利。相比之下,寧可放棄西域,也不能放棄河西。”郭文斌有些犯難。
“那君侯打算怎麼辦,你現在總共也就是一千騎,就算各部落能夠全力支持你,最多不過三千人,別說烏孫,就算是天狼,你也很難應付。”
“烏孫的事暫時放一放,獵驕靡首鼠兩端,還沒有決心和我大漢決裂。東方朔已經暫時穩住了他。我們現在要考慮的只有一件事:擊敗天狼,順便重創南山諸國,殺雞嚇猴。”
“那君侯需要我幹什麼?”
“我需要你在星星峽設伏,困住南下的匈奴人。天狼就是烏單,我估計他會召集渾舊部助陣。相比於南山諸國,他應該更信得過這些匈奴人。你如果能守住星星峽,困住他們一個月,我就能解決烏單。但是如果在我和烏單手時,渾舊部趕到,我會腹背受敵。”郭文斌想了想。
“我這就趕回去召集駐軍和各部落的勇士,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星星峽一個月。”
“太好了。”梁嘯大喜。
“我讓鄧國斌和你一起回去,希望你們二人聯手,打一場漂亮的阻擊戰。”徐樂道:“如果最終能完成任務,我一定上書陛下,為你們請功。”郭文斌大喜,躬身一拜。
“多謝徐君。”——郭文斌踏上了返回敦煌的歸程,鄧國斌與他同行。
郭文斌身為一郡太守,又是新立的邊郡,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他是押送戰略物資來的,隨行的除了兩百多羌人民伕還有三十餘銳騎士。梁嘯不怕心,又安排郭武率領兩百羌騎護送,還有五輛大車,四周全部用厚木板圍住,只出幾個一尺見方的孔。
郭文斌不盡,卻又覺得不合適。烏單隨時可能來襲,每一騎都梁嘯都非常重要,撥兩百騎保護他和鄧國斌,大可不必。他找到梁嘯,準備婉拒。梁嘯一聽就笑了。
“文斌,你想多了。這些人可不是為了保護你的,而是為了保護鄧國斌和那些大車。大車裡裝的是鄧國斌幾個月的心血,也是助你成功的利器。我不能讓它們落入其他人手中,必須派人保護。”郭文斌又驚又喜。他知道鄧國斌是什麼人,他幾個月的心血自然絕非普通發明,肯定是能克敵制勝的利器。梁嘯將這樣的人、這樣的利器給他,可見守住星星峽,扼守住渾部的援軍有多重要。當然,他如果完成了任務,功勞也肯定不小,徐樂說要為他請功恐怕也不是客氣話。
也許有機會封侯。
郭文斌一下子神起來,他看看梁嘯,出詢問的目光。梁嘯哈哈一笑,伸手按著郭文斌的肩膀,輕輕地捏了捏。郭文斌會意,連連點頭。
“君侯放心,城在人在。”
“最好是人在城在。”郭文斌點頭應諾,意氣風發的走了。
梁嘯的駐地離敦煌郡只有三百多里,郭文斌走了五天,進入敦煌郡。正當羌人民伕們都以為安全了,開始有說有笑的時候,他們遇到了一隊匈奴人斥候。
羌人並不太在意,秋風一起,匈奴人入境就成了家常便飯,看到匈奴人的斥候沒什麼好奇怪,只要不遇上匈奴人的騎兵就行。可是郭文斌不這麼想,他的隊伍中有鄧國斌和那件利器,不能讓匈奴人聽到一點風聲。
他命令立刻就地戒備,趕到大車旁,和鄧國斌、郭武商量。
鄧國斌站了起來,舉著千里眼四處看了看,和郭武商量了一番。郭武點頭,命令麾下騎士換上戰馬,準備戰鬥。鄧國斌則命令五輛大車分據五個點,錯擺開,兩個騎士翻身下馬,迅速打開車門鑽了進去,又迅速關上了車門。車門打開的那一刻,郭文斌隱約看到了一具強弩,不由得吃了一驚。
梁嘯所說的利器是五具車載弩?要五百步外的目標,這弩肯定是十石以上的強弩。怪不得梁嘯要保密,這種強弩不僅不能讓匈奴人看到,也不能讓普通漢軍將士看到。十石守城弩是皇城才能配備的強力戰弩,如果被有人心告發,這可是僭越之罪。
郭文斌大惑不解,十石弩是強,程遠程五百步,可是五架弩在野戰中能起什麼使用?而且,這麼大的弩,得用多少人作,這車廂裝得下這麼多人嗎?
就在郭文斌的疑惑中,郭武帶著五十名騎兵,緩緩馳出了戰陣。
匈奴斥候站在一個小土坡上,將漢軍的陣地看得一清二楚。他們並不緊張,直到郭武等人離他們還有兩百步,才撥轉馬頭,做出撤退的準備。
就在這時,一直在用千里眼觀察匈奴斥候的鄧國斌擺了擺手,五輛大車幾乎同時一顫,一個長不到兩尺,卻如手臂的黑影了出去,在半空中散開,化作一團淡淡的陰影,撲向遠處的匈奴人。
與此同時,郭武等人加速,從兩邊包抄了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