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終成傳承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荀玉雖然現在是第一次煉製神道的法寶,但也不會就這樣將就。
太平天君當初煉製太平鼎,用的是首山之銅,這銅現在也是大名鼎鼎,在修真大陸是一種奇特的材料,渾銅。
這銅一開始比路邊隨處可見的石頭還要脆弱一些,但只要埋在地下,就會不斷收靈氣,自動蘊養出靈機來。
時間越是久遠,威力也越是強盛,這渾銅也越發珍貴。
那太平鼎當初還看不出什麼奇異的,但後來荀玉才發現,這起碼是百萬年以上的渾銅了,之所以其中的靈機不勝,是因為太平天君將其中的靈氣全部發,換來了正壓四方的靈氣。
也將渾銅那一刻的氣運固定下來,所以這渾銅雖然後來在水中浸泡了無數歲月,靈機都散去了,但那威力卻絲毫不見,反而因為其鎮壓孽龍的名聲傳播,而引來了無數氣運,威力更勝。
荀玉猜想,若是神道大陸大乾太祖沒有想著將這鼎挖出來,害得其中大部分遺失了,還有一些發生不祥。恐怕到現在,這太平鼎就已經勝過了修真大陸無數的珍寶,可以稱得上鎮壓萬物,就連仙界的仙下來,恐怕也不一定能夠逃過一劫。
當然,那樣的太平鼎也不是荀玉能夠得到的,應該連煉製這鼎的太平天君也十分珍惜。
心中構想了一番太平鼎的摸樣,法身荀玉將融和在自己身體裡的統領百花符詔拿出來,對準其中一方灰巖運用神力。
“赦命,此石化為鼎,有傳承之能,氣運不壞,石鼎不毀。”那統領百花符詔化成一道看不見的光落在這灰巖上,隨著荀玉的運使不斷改變這灰巖的形狀,越來越像太平鼎的摸樣。
荀玉運使神力用來改變這鼎的摸樣,口中真言則賦予這灰巖氣運,將其本來的氣運改變。當然,這也能對無生命的死物才能作用,而對於生人,你喊一萬遍赦命也沒多大作用。
此時望氣就這灰巖的頭頂,逐漸顯現出氣運來,彷彿朦朧的大鼎,而這灰巖也逐漸變化為鼎形。
“只是白氣而已,看來我運用的才不順手。”這灰巖鼎的氣運,只不過被賦予為白氣運。
按常理來說,煉器的神,有多大的氣運,就能賦予這器多大的氣運,練成的法器,也有多大的威力。
但具體上來,還是與煉器的材料,神的手法與煉器的練程度有關係。
哪怕是通用的材料,兩次煉器下來,也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法器。
當然,這其中不包括太平天君的太平鼎。在荀玉想來,太平鼎的氣運能夠互相融合,其中的每一分材料不多不多剛剛相同,而氣運也是一般,才能有這效果。
時間沒有過多久,那方鼎就已經成形,上方的氣運鼎也已經凝聚,兩者看上去已經一般無二了。
“合!”荀玉大喝一身,就見上方的氣運鼎逐漸沉入灰巖鼎中,兩者重合到一起,不分彼此。
到現在,這灰巖鼎已經成形了,看上去古樸非常,彷彿放置了無數年才成這摸樣,而繼續放置下去,它還可以再放置無數年。
不過這灰巖鼎雖然成為了神道法器,但其實非常差,兩鼎沒用合併之前,在荀玉看來已經是一般無二了,可實際合併之後,才發現這其中有許多不能重合的地方。
而這些空隙就在重合之後,變成了這灰巖鼎的破綻。
這鼎的目的是作為傳承之器,本來應該經久長存,但現在若是長期擺放,那些沒有氣運的地方就會逐漸損毀。最終變成坑坑窪窪的摸樣,直到最後氣運失,徹底毀滅。
這鼎只是練手之作,荀玉當初在修真大陸就並不是什麼煉器高手,對此也不是十分有天賦。所以這灰巖鼎練成這樣,她也毫不吃驚,只是一揮手就將其壓得變形,最終那些氣運也提前失出來了。
“雖然這鼎只是白氣罷了,但若不是那些空隙在,也不可能連我一掌都經受不住,徹底毀滅。”荀玉暗道,但即使這樣她也不失落。
這鼎雖然在她看來一無是處,一掌就可毀滅,但她乃是這鼎的煉製者,自然知道它的破綻所在。而且荀玉現在這法身乃是繼承了百花仙子赦命的正神,氣運青紫,已經超過了百花仙子在天庭十幾萬年的累計,可以與星官相比,要知道星官的地位在天庭,也只在三位天君之下。
所以鼎擋不住荀玉一掌,但若是落到山海界其他修士手中,必定要驚奇萬分。
那些修士不能看到氣運這鼎在他們看來,靈氣已經失,連一半的灰巖都比不上。
但若是誰人想要破壞,即使花費極大力氣,也不能敲下去一角,化神修士的寶物打上去,只能留下一道白痕。
荀玉將這灰巖的氣運拍散之後,又開始不斷重複的煉製,這一練就是三個月。
期間她連真身那邊都顧不得了,只使用靈蘊劍聚合靈氣,護衛己身,全部的意識都集中在這灰巖之上。
不過好歹荀玉雖然對於煉器的資質不佳,但也不是蠢笨之人,三個月後終於勉強煉製出四座灰巖方鼎來。
見這灰巖已經退去灰,留下黑金屬半的光澤,正是煉製圓滿的表現,荀玉也沒什麼得意的,這只是最低級的神道法器一般土地河神都看不上,她一個堪比星君的天官來煉製,都花費了這麼多功夫,可見一般。
方鼎沒有留下任何文字。但其中有三幅圖畫,若是有人用神識照在其中,條件達到就能得到練氣道到金丹的坤丹之法了。
這其中也發生過一些烏龍,荀玉本來在五天之前就已經練成,但她發現那氣運並沒有完全降下來。後來才想到,她乃是直接用山海界的文字書寫了這坤丹的秘法,若是今後這文字消失,這法訣也傳承不下去了。
於是花費了五從新煉製。
就在功成的那一刻,荀玉的真身忽然分明應到,識海中的道經有了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