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無煙戰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經過大批探子的打聽,瞭解到梅香城詳細的經營模式,邱家商會的買賣規則,何定南便有樣學樣,在建業城用上同一套。
何定南在建業城開辦一座大形買賣中心,也讓全國各地的商人,到這兒買貨賣貨,從中賺取差價。
又令建業城商業貿易稅率,降到比梅香城更低的以十稅一,務求引到梅香城的商人,轉到建業城來買賣。
總之,邱家商會在梅香城的那一套,何定南就將它照抄過來。
在何定南認為,江東的基礎比起北海,穩固和雄厚多了,沒有可能會輸給北海的。
不過有兩個問題,何定南一直困擾著。
首先是海盜,自從在建業城的改變,東海大海賊宗永,便越來越猖狂,江東的海軍本無從對付。
很多很多到建業城的商船,都被宗永洗劫得一乾二淨。
何定南也學過邱家商會的作法,為商船提供’損失賠償’的保證,但不到二個月,他就發現實在得不償失,越來越多的商人前來索償,為了名譽,他又不得不賠。
到最後,他終於放棄實行這個計劃了。
他一直懷疑,為什麼邱家可以經營’損失賠償’而不倒閉。
何定南假想過,宗永有可能和林思勾結,不過很快他就打消這個念頭了。
在東海遇劫的商船,邱家也有不少,更不要說其他江南華北的商人了,而且邱家曾經因為反抗,全船人員被殺,邱家本沒可能和宗永有關係的。
第二個麻煩,就是與各地商人的關係了。
何定南一直和江南的上官武不和,過去時常留難一些江南的商船,令很多江南商人都不喜歡在建業城易。
同時,江南和江東大部份特產都是一樣,所謂同行如敵國,一直以來,江東和江南商人之間,都有種不友善的氣氛。
北海邱家本身是江南世家,因為和林思結成姻親,才將基地轉到北海。
邱家本身和江南的商人有很好關係,也和西南的商人有很多的商業易,江南和西南的商人,
易對象自然不作他想。
華北和西北的商船,倒是何定南沒有什麼過節,在他們看來,那兒有較高的利潤,就會去那個地方貿易。
不過,梅香海峽啟航三年多了,這些商人都習慣在梅香城,和邱家商會打道,形成一種慣
,邱家商會經營手腕十分高明,讓每一個商人都喜歡和它作買賣,省時省力。
清梅在梅香海峽還未建成前,已經著手和華北和西北的商人打好關係,雙方几年來一直合作愉快。
沒有大的商家會特地越過東海,到建業城作買賣,除了海盜的問題外,清梅的際手腕,梅香城的紙醉金
,舞會的演出,令商人們在梅香城
連忘返。
即使有這兩大問題困擾,何定南在建業城的改變,還是有好處的。
有不少小商人,都紛紛前來建業來買賣。
這些人都是來自華北或西北,他們都是看上江東有較大的利潤,而越過北海而前來。
這些商人,載著皮革,羊,鹿角,馬匹等北方特產,到建業來販賣,而後再盛著江東的絲綢和茶葉回華北。
由於沒有了邱家商會這個中間人,利潤自然比較多,減去梅香海峽的過海費和江東的稅收,這些小商人仍然比跟邱家易賺得更多錢。
事實上,開始時他們只是抱著嘗試的心態,一旦嚐到甜頭,便將消息散播出去,令到有很多商人跟隨著,做成一股熱。
何定南自然樂於見到這些小商人來易,即使他們
易額不大,可是勝在數量多,也可讓江東的貨物有個好銷路。
由於宗永時常帶著海盜來騷擾,何定南更下了血本,派遣十萬水軍,在長白水寨較遠的地方,集中護衛這些商船,令他們安心到建業城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