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事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忍不住道:“哥,你這兩天心情很好。是不是有什麼高興地事?”
“也算不得什麼高興的事,突然有了一個主意…”雖然現在事業蒸蒸上,公司走高端路線,整
接觸的大多是一些先富裕起來的人,遠離普通人地生活消費水準,但大山卻無時不忘自己是農民的孩子。
這次西北之行,見到了當地農民的貧困生活,老實說,給了他很大的觸動。
大山決定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
怎麼樣才能幫助更多的人、幫助更多的農民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呢?
單純地靠基金會提供一些幫助。杯水車薪。本沒辦法解決問題。
前兩天他從公司回到家,董潔和長輩們在玻璃溫室裡忙碌。唐老爺子用驕傲的口氣跟他宣佈:他今天掙錢了!
原來。幾位老人家在溫室裡親手栽種了一些蔬菜,這種不施農葯不施化肥地蔬菜,受到了很多人的歡。
每次私人會所的會員,或者來馬廊騎馬玩的朋友,臨走時都要帶一些回家食用。
當天就有幾位會員,一下子高價買走了唐老爺子種的菜。
錢不錢的,幾個老人錢倒不是計較這個,他們的一切用度都由國家提供,每個月都有足夠的工資拿。但,這種親手勞動的果實換來地收穫,卻讓幾個老人家特別高興。
那時候,大山突然就有了一個主意。
數前,腦海中曾經閃過地念想終於成形:鼓勵農民種菜,大規模種菜,種綠
疏菜,提高附加值…
這樣農民既可以不離開土地,又可以依靠土地實實在在的致富。至於銷售渠道----他可以成立一個專門地公司來做這個。
公司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收購,僱用當地農民做菜農,而公司提供技術人員常駐指導,還有,每年技術人員統一培訓。
嗯,在全國各地形成規模化的種殖基地,除了國內消化,還可以出口…
有了這個想法,大山心裡歡快,第二天便派人蒐集這方面的資料。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出口國,這兩年,蔬菜出口增長比例顯著。
但是,卻一直依靠低價位參與國際競爭。
而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綠食品為代表的產品綠
革命已經成為國際
,蔬菜方面,已經提出了無汙染、安全、優質、營養綠
食品的要求。
一位農學院的老專家告訴他:我國的蔬菜生產水平太落後,產品質量是影響我國蔬菜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
其中,蔬菜產品農葯殘留是嚴重影響我國蔬菜質量的首要因素。而且國內出口的蔬菜包裝簡陋、裝潢水平太低,達不消費國的要求,不能很好的與進口國文化及消費習慣相吻合,從而限制了出口貿易的發展…
大山仔細考慮後,認為這個行業大有可為。
他借鑑自己公司在服裝經營上的成功,認為品牌化經營是個路子。
大山想,不能一味靠量大靠低價爭奪市場,那和現在國內的服裝出口不是一樣?利潤實在太低。蔬菜也要增強品牌意識才對,將產品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名牌優勢、出品優勢。
有了這種優勢,就有了經營國際化的基礎。
產品方面,自家的農場,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有了好產品,就可以立足於現有的東亞市場,積極開發歐美市場,全方位開拓國際市場…
這兩天大山都在忙這件事。
他熬夜查資料、跟人請教、悉產品…
倒不是為了賺多少多少錢,只要不賠,基本上大山並不在乎利潤大小,他很高興能為農民實實在在做些實事。
雖然這些目前還只是想法,仍然停留在書面計劃階段,但董潔問起,大山仍然一五一十的跟她解釋清楚。
兩個人一起創業,一路走到現在,外人眼裡,經營企業的是他,但實際上,董潔在某些時候,充當了一個智囊的角。
大山自己凡是要做出比較大的決定,別人可以不提,卻一定不會瞞著她,一定會與她一起討論,在討論中完善自己的想法。
吳亞楠最近十分煩燥。
自打做了模特,接觸的人多了,這兩年,吳亞楠也談過兩次情。
都沒有成,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還沒到見父母的階段就分了。
傷心一場後,吳亞楠回頭看看,還是覺得蕭燁穩妥。
雖說兩人現在的情份淡了,但她尋思著反正他與哥哥兩下里好,不看僧面看佛面,怎麼著也好說話不是。
現如今蕭燁正式進了大醫院,這全中國的病人都上趕著往北京這地兒奔,想進大醫院,想找個好大夫瞧病,正經不容易,不認識人一家家跑,連號都掛不上。因為有哥哥和蕭燁的關係,她就不止一次幫過朋友的忙。便有朋友嘆:人吃五穀雜糧,哪有個不生病的。還是嫁醫生最穩妥,尤其那在大醫院工作的,有前途的醫師,可不比什麼都強?
漸漸蕭亞楠也活動了心思。
想著兩個男人生活,收拾屋子總是不行,她雖說也較少動手,但總比兩個男人強些不是?又可以趁機拉近兩個人的關係。
便乘著哥哥回家,另外複製了鑰匙,原也是好心,想著給他們收拾一下。
卻不想撞上了意料之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