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海瑞候用的一些聯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明史關於海瑞的事蹟,有如下記載:隆慶三年(1569)6月,海瑞升遷為“右僉都御史”總理糧儲提督軍務,兼任應天(即南京)等十府的巡撫,達到其仕途的巔峰。他在江南勒令鄉官退田,疏浚農田水利,深得百姓愛戴,卻得罪了朝中權貴,當時的宰輔大臣高拱就設計排擠海瑞,逐漸削奪和架空他的職務和權力,讓他從隆慶四年(1570)天開始“候用”1570年4月,身無一職的海瑞回到家鄉海南島,等待朝廷的再次起用,誰知這一等就是16年,待到1585年復出時,海瑞已年過古稀。我不想對海瑞事件的曲折是非發表評論,只是這“候用”的做法叫我生出許多聯想。
海瑞從嘉靖二十八年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任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始,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可謂老資格了。如此,就簡簡單單打發回家,是不是太隨便了一點,這是其一;其二,一個堂堂國家大員,在家“候用”達十六年之久,享受的是什麼生活待遇?俸祿如何發放?是全工資?還是最低生活標準?書中未見記載。
海瑞是隆慶三年被打發回家的,在野的大多數時光是在萬曆年間度過的,萬曆帝朱翊鈞即位時只是個10歲的娃娃,且此公有點刻薄陰狡,不會想到海瑞的生活保障之類的問題,那麼,海瑞的罷官以後,其生活是如何保障的?我們臆斷以下幾種情況,且做分析。
一、工資照發,獎金、補貼之類就沒有了。明朝的俸祿制度是很嚴格的,且薪資水平很低,官員多是靠貪腐點銀子聊以養家,因此,海瑞罷官回家,萬曆帝不可能發給他全工資的。
二、工資全無,靠自己打工度。這也不可能,一個國家大員被攆回老家,已經夠慘烈了,再他要放下身段掙錢餬口,那就太慘了,如此,以後誰還會效忠朝廷呢?
三、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這個情況可能非常大,只是彼時不一定有“低保”這個詞,算是基本生活費用吧。
一個堂堂朝廷離崗大員吃“低保”實在混的有點窩囊,尤其用現在人的眼光來看,很是匪夷所思。我們不知道海瑞在這漫長的16年“候用”期間,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收入?否則他是如何度過這清貧如水、孤寂無聊的月?按說,憑著海瑞的影響力,個批條倒賣點什麼緊俏物質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不過“海青天”這個人有些倔強甚至於偏執,這等事體估計他是不會幹的。據說,海瑞罷官回家後,整讀書,居廟堂之高憂其民,處江湖之遠憂期君,如此一個好乾部,被打發回家,實在冤屈的很。
中國自有官吏制度以來,一直分“取仕”和“養仕”兩個部分,“取仕”自從隋文帝廢除維護門閥貴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於開皇七年設“志行修謹”、“清平幹濟”兩科,隋煬帝時始置進士科,因為是分科取士,所以名為“科舉”王朝開始用公開試考的方法來甄別人才高下,從而量才錄用,這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但基本上都是在“學而優則仕”的窠臼運作,看來,學習優秀是入仕做官的必備條件。通過試考招納賢才,不失為一個科學公平的辦法,所以至今一直沿用。
問題是“養仕“,一直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歷朝歷代都沒有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學子拼命苦讀,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一旦進入國家公職隊伍,就算端上鐵飯碗,俗語:“吃皇糧”所以范進考了一輩子,中上舉人就瘋了去了,大概是有了吃皇糧的資格,喜極而泣吧。至於吃上皇糧,可否有功於國家,那是很難衡量的。所以,多數官員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縱使小有差池,上司不過批評幾句,實在嚴重者,也不過調離崗位而已,即使離崗待用,其薪酬也少不了一文,生活質量絕對不會降低的。
“候用”一詞肯定不是明代發明的,但是,我們還是要謝隆慶皇帝朱載垕,把海瑞打發回家“候用”讓我們在浩如煙海的史冊裡,認真的思考了“候用”這個處理官員的方式,有意無意中給人類社會“養仕”指出了一條明道,國家公職人員,一旦有重大違法之過,立即歸入“候用”之列,其工資、生活質量都應該大大的降低,什麼時候歸崗須得有了空缺才能補上,否則就一直“候用”下去,這恐怕應該成為人類社會未來“養仕”的一個方向。尤其是現代社會,往往講究“高薪養廉”其實“低薪懲戒”也利用起來,那就擁有了雙刃劍了。
20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