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李德失意油榨坪周恩來大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934年12月2,黃昏時分,從湘江衝出來的紅軍,終於陸陸續續地集結在了三面環山的油榨坪。
油榨坪是一個只有幾百戶人家的小鎮,紅軍指揮部就設在鎮中的一個小院裡。部隊接到了在油榨坪休整的命令,鎮裡鎮外到處可見紅軍臨時搭起的帳篷,還有神情疲憊的紅軍戰士的身影。
12月4,以朱德、周恩來、王稼祥的名義發佈了《後方機關進行縮編的命令》。命令縮小軍團以及師級機關直屬隊,取消師的後方機關及兵站,將後方機關直屬隊的多餘人員,全部編入團的作戰部隊中,立即檢查、拋棄、銷燬不必要的文牘、物資及行李。
湘江這一戰,使李德在紅軍中的地位徹底遭到了動搖。這兩天來,李德和博古的情緒都很低落,幾乎一言不發。關於紅軍到底該往哪裡走,他們也不再頑固地堅持以前的主張了。
周恩來坐在鎮外的一個小山包上,望著眼前忙來忙去的紅軍戰士們的身影,想的很多,也想的很遠。這支從血戰中衝出的部隊,此時已經沒有了後方,也得不到補充,更談不上休息,說不定什麼時候,又會立即開拔了。
部隊究竟要走向哪裡?是堅持原來的與2、6軍團會合的計劃,還是改變行軍路線,找到一個能讓紅軍站穩腳跟的地方?目前,李德和博古已經在紅軍中失去了威信,在這種情況下若沒有一個能統帥全軍的人,達到上下一致,想衝出敵人的重圍,仍然是個泡影。
此時,在他們“最高三人團”中,有誰能夠擔此重任呢?
對博古,周恩來是瞭解的,別說在如此危難關頭,就是在一次小戰役上,他也要依靠李德。那麼李德呢?實踐證明李德也不行,從廣昌保衛戰到這次紅軍西征的湘江血戰,李德已經失去了威信。不僅失去了威信,在紅軍廣大指戰員中還醞釀著一種敵視情緒。
一個念頭陡然躍入腦海,他想到了澤東。他了解澤東。從寧都會議澤東出兵權後,他就一直在冷靜地觀察著這個人。看來,只有澤東此時此刻才有能力也有威信拯救這支近乎癱瘓的部隊了。
周恩來想到這,心裡多少踏實了一些。但很快周恩來又想到了這次湘江的失利。兵貴神速,這是作為一個指揮員必備的常識,然而此次紅軍西征卻無視這種常識。從蘇區出發時,僅就中央和軍委縱隊,就有1.4萬人,還有2000多副挑子和擔架,以及大批的騾馬馱隊。這個沉重的包袱足足拉長有50多公里,兩面是保護他們的縱隊。這種緩慢的移動,使紅軍主力一次又一次失去了戰機。可以肯定,如果沒有這麼大一個包袱,紅軍就不會在湘江兩岸損失這麼慘重。
然而,這個包袱能扔掉嗎?
當時蘇區的紅軍有3種選擇。要麼丟掉機關;要麼丟掉戰爭的主動權;要麼不作戰略轉移,和敵人在蘇區一拼到底。
顯然這3種做法都不可取,他們只好折中地選擇了又揹包袱又轉移的策略。最後才有了湘江的慘敗。
這個責任究竟誰來承擔?周恩來一時想不清楚,也想不出個頭緒。
天漸漸地暗了,周恩來站起身,茫然四顧,他的心裡有股說不清的滋味。
小小的油榨坪鎮,一下子擠進了這麼多人,到處是匆匆忙忙奔走的身影,騾馬、擔架擠在一起,吵吵嚷嚷之聲像一鍋沸水。
博古擠在人群裡。天很暗,沒有人注意到他。此時,他也不想讓別人注意到他。他想找洛甫或王稼祥等人談一談。究竟要談什麼,他也沒有想好,總之他覺得應該談一談,他心裡空落落的。
他突然聽到一個人在高聲叫嚷著:打死我,快打死我。我不留下,你們打死我好了。
博古循聲望去,看見一個傷員躺在擔架上,和圍著他的一群人爭吵著。
一個指揮員模樣的人蹲在擔架前,安道:老王,你放心,我們把你安排到一個可靠的老鄉家,多留點錢財,他們會好好照顧你的。
不,我不想留下,我要見見周恩來,博古也行,我要告訴他們,不能這樣對待傷員。那個傷員仍然在叫嚷。
博古本想走到擔架前安撫一下這個傷員,看情形,傷著的這個人是名指揮員,可當他聽到這名傷員叫自己的名字,又改變了想法。最棘手的工作就是安傷員,這時的傷員是絕望的,他們什麼樣的話都能說得出來,任何人又都得忍著。想了想,博古還是快步向前走去。
博古找到了王稼祥的小院,他沒想到的是,澤東也住在這個小院裡。他一進門就聽見澤東在用那口湖南話高聲地說著什麼,他停下腳步,一腳門裡,一腳門外地立在了那裡,不知是進還是退。
這時王稼祥看到了他,喊了一聲:博古同志進來吧。
他進到小屋,說:路過這裡,順便進來看看你們。
他在這小屋裡沒有發現洛甫。
澤東一邊菸,一邊笑著說:我們都很好,不要擔心我們。
博古就有些尷尬,半晌才說:明天又要走了,翻山越嶺的你們吃得消麼?
王稼祥說:我沒事,這一路都走過來了,不能坐擔架就讓人背,反正不會掉隊。
博古點點頭,把頭轉向澤東道:這次轉移,比預想的要困難,在湘江又吃了敗仗,真是有許多教訓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