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故事發生在七十多年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過海,來到了法國。這位小夥子背井離鄉,要報考著名的巴黎音樂學院。試考的時候,儘管小夥子將自己的水平充分發揮了出來,主考官還是沒有看中他。最終,小夥子落選了。
小夥子已經身無分文。甚至連返回故鄉的車船票都沒有著落。無奈中,他來到學院外不遠處一條繁華街道,在一棵老榕樹下拉起了手中的琴,想靠賣藝所得填飽自己的肚子。
小夥子拉了一曲又一曲。琴聲從滑動的弓下出,如醉如痴,使人震顫、神往。如駿馬奔馳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似洶湧澎湃的波在遼闊海洋盪;時而幽澗滴泉,時而山谷飛…
不時有人被小夥子的琴聲引,駐足聆聽,連忘返。人們紛紛掏出兜裡零錢,放入他面前打開的琴盒之中。
就在這時,一個青年無賴走了過來,他鄙夷地把錢扔在小夥子的腳下。
人們都緊張地注視著小夥子,不知道他會如何應對面臨的羞辱。
小夥子慢慢抬起頭來,面對無賴挑釁的目光,輕聲說道:“先生,您的錢掉到地上了。”說著,小夥子彎下來,拾起無賴扔到地上的錢,還給了他。
無賴接過錢,重新扔到了小夥子的腳下,傲慢地說:“窮小子,這錢已經是你的了,你必須收下!”場面有些尷尬。
小夥子並沒有被怒。他深深地向無賴鞠了個躬,說:“先生,謝謝你的資助!剛才您掉了錢,我為您彎撿了起來。現在,我的錢掉在地上,麻煩您也為我撿起來!”無賴被小夥子出人意料的舉動所震撼,在人們目光的視下,拾起地上的錢,放進小夥子的琴盒裡,然後灰溜溜地逃走了。
圍觀者中,有一雙眼睛始終默默注視著小夥子。他,就是巴黎音樂學院的主考官。
故事的結局是,主考官將小夥子帶回了巴黎音樂學院,錄取了他。這個小夥子後來成為挪威小有名氣的音樂家,他的代表作是《起的膛》…
胡水雲的故事講完後,黃畋意味深長地說道:“彎彎,拾起你的尊嚴!”
“對,是這個主題。”胡水雲眼睛一亮“沒想到,你有如此深刻的理解。”黃畋說:“同身受。你大概只知道面前的我,是風風光光的省長秘書,其實,我也是平民出身。並且,現在的我,也不過是冠冕堂皇而已。”
“黃畋,我出生在大山裡的農家,也就是你所說的平民家庭。但是,我喜歡這個故事,絕不是心態狹隘的緣故。”
“我明白,是生活態度。”市郊的落雁湖。黃畋和胡水雲駕一葉輕舟,如一條出水魚兒在浮游。澄碧的湖面,陽光閃爍,波光粼粼。一棵棵垂柳,在微風中擺動著柔軟的枝條,輕輕地擦過湖面,像美麗的少女在對著湖水梳理長髮。
今天是週末。本來,黃畋和林丹楓約好一起到落雁湖泛舟的。可是,行前林丹楓臨時接到電話,要去舅舅家裡。情急之下,她想出了個應急辦法:借好朋友胡水雲半天時間,替自己陪陪黃畋。之所以這樣,主要是林丹楓約了黃畋幾次去落雁湖遊玩,又都因為她的原因沒能成行。她知道他的心緒不佳,始終有陪他“落雁湖盪舟,一洗心中愁”的想法。另外,胡水雲既是自己的好朋友,同時與黃畋也悉。
此時的黃畋,也喜歡和胡水雲接觸。原因很簡單,胡水雲是林丹楓的好朋友,又來自紅楓湖。如今,紅楓湖三個字,在他的心裡分量很重。
因為團省委在全省農村團員青年中開展的活動,需要請省政府分管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副省長谷川給予支持,團省委青農部副部長鬍水雲便和黃畋有一些工作聯繫。今天,受林丹楓之託,臨時擔任黃畋遊伴,她沒覺得難為情,反倒認為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因為,可以藉此機會,在黃畋面前宣傳宣傳全省農村團的工作,以便爭取谷川副省長的支持和幫助。
黃畋對胡水雲的認識,不僅是因為她是林丹楓的好朋友。他知道,胡水雲和林丹楓二人都是北方大學的高材生,並且都是學生會幹部。林丹楓是胡水雲的繼任者,二人是北方大學學生會的新、老主席。黃畋對胡水雲的瞭解,還源於他是胡水雲的讀者。胡水雲經常寫一些很女化的散文,發表在國內一些很有格調的報刊上。當然,署的是“雲中漫步”的筆名。
不久前,黃畋在與林丹楓約會時,曾沾沾自喜地講自己讀到了一篇好散文,與之共享,散文的題目叫《家鄉的那山那水那樹》天高雲淡,清風徐徐,又是一年裡最讓人心動、最有詩意的季節。
昨夜又夢迴家鄉,那山那水那樹依舊清晰,讓我醉在夢中,不願醒來。
家鄉的山,叫染雲山。它沒有才華橫溢、壯志難酬的古仁人的手記,沒有歷史故事讓這個地方名聲在外,也沒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緻使文人或獨善其身者慕名而來的景緻。卻用它清靈神秀、質樸醇厚的身軀,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家鄉百姓,在他們淳樸憨厚的外表下,自然的是人最純淨的真、善、美。生活在都市裡的人們,人與人雖近在咫尺,心卻遠隔天涯,是不是在繁華的外衣下,在匆忙的腳步中,失去了很多?
在染雲山腳下淌著一條清清的河——川溪。與那山相依相偎,隨著季節的變化,水時而歡暢奔騰,響聲震徹山澗;時而安靜祥和,如歌如訴。那山和那水相遇在無限的時間,會於無限的空間,一個小小的戀情締結在那叉點上。染雲山袒護著川溪,就像一位男子愛著自己的子一樣凝望——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常聽進山出山的人唸叨:這(那)裡山好,水好,空氣好。除此之外別無他話。
在這裡待久了,會失卻憤世嫉俗的勇氣,會恬靜得淡泊如水,這裡是修身養的好地方,但會磨平風華正茂的我們的銳氣與意氣。所以對這句唯一的讚語,有時不免在心底跟這個地方賭氣。
雖然有時我也恨這高高的大山。山裡人心早已疲憊,每年風又綠這山這水時,總在想著:上天何時發慈悲,能讓我們走出這大山呀!千百次地問,千百次的沉默,只有山裡人自己知道。對一些事無望的時候,會累及對沿途的風景也麻木不仁,而且痛恨這山山水水,連帶怨恨所有山下的人了。甚至如果誰要說,這裡山好,水好,空氣好時,我就嗤之以鼻,要不你帶點空氣回去?
而今,大山外的我,享受著多彩的世界,翱翔於廣闊的天空,卻越發眷戀起家鄉那山那水那所有的一切,更讓我魂牽夢繞的是那滿山遍野的楓樹。
“曉來誰染楓林醉,總是離人淚”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萬里雲天看雁風,秋心一點嘆飄零,離人更遠山依舊,片片紅楓書幽情”古代詩人唱的楓葉,大多留下一種悽清悲涼的彩,總是蒙上一層傷情調。其實,滿山紅葉最是一幅值得讚頌的醉人圖畫!